越通社河内——越通社谨向读者介绍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署名文章《发挥民族大团结 推进国家大发展》内容全文。
95年前,在党的主持下,反帝同盟会于1930年11月18日成立,成为越南统一民族战线的首个组织。在民族解放斗争和国家建设的整个进程中,尽管名称和形式各异,统一民族战线始终完成着凝聚、团结越南各阶层人民的使命。无论在任何阶段,战线的核心原则依然是全民团结致力于民族独立与人民繁荣幸福的共同目标。
胡志明主席吸取了民族及世界关于大团结的精髓,在我们拥有人民政权时期发起并锤炼了全民族大团结力量。他老人家的思想已被我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继承和发展。党始终将全民族大团结确定为战略路线、极其宝贵的传统、是民族与革命的力量源泉,是建国卫国事业一切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团结,团结,大团结 – 成功,成功,大成功”已成为我们的真理和生活准则。
在各漫长艰苦的抗争中,全民族大团结的力量真正成为汇聚起夺取胜利的磅礴力量。从1945年八月革命到1954年奠边府大捷,从1975年春季大捷到革新事业,每一个历史转折点都深深烙印在党领导下全民族团结一心的印记。凭借发扬“全民族大团结”精神,数百万属于不同阶级、宗教、民族的越南儿女汇聚在党的旗帜下,为国家的独立、自由和统一而战斗和牺牲。
如今,关于民族大团结的重大教训依然保持着其现实价值。放眼世界,在许多国家正面临社会分裂、种族宗教冲突和持续的政治动荡的背景下,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在一个“上下一心”、“投醪飨士,父子之兵一心”、“瓠兮怜彼葫芦伴, 异种同棚总一家”的民族能在龙 – 仙国土上和睦、安宁生活着的价值。战争、暴力和派系矛盾在不少地方上演,甚至有些地区的冲突已迫使人民流离失所,陷入极端贫困。全球地缘政治图景预计将继续充满不稳定和难以预测性。在此背景下,越南脱颖而出,成为一个亮点,其政治-社会环境稳定,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向往国家建设和发展的目标。
近期,越南社会团结和民主精神的典范例子是各项政治活动,为提交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建言献策。这是第一次广泛征求人民对党代会文件的意见,并应用数字技术,使国内外越南公民都能便捷参与。通过智能手机上的VNeID应用程序和在线信息门户,数百万民众为党建言献策。截至目前,全国已收集到近三百万条意见建议(其中通过VNeID平台提交的意见超过两百万条)。这是历次党代会中征集到的最多意见,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民主精神、共识和对国家重大决策的政治责任感。来自生活实践的人民声音将成为宝贵的参考,帮助我党完善路线方针,真实反映人民在越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中的意志与愿望。
另一个典范例子是自2025年初以来,全国许多省份,特别是北部和中部—西原地区连续遭受多场自然灾害和暴雨洪涝,造成了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面对此情况,在党和国家的密切领导下,军队、公安、医疗和民兵等力量迅速参加救灾工作,紧急帮助人民疏散到安全区域,并帮助灾民恢复生产生活。同时,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弘扬 “相亲相爱”、“物上其类”、“爱人如己”的传统美德。各级机关、团体、企业、社会慈善组织和青年志愿者队伍以及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捐款捐物,支援灾民共渡难关。
不仅在国内团结合力,旅居海外越南人也与祖国紧密相连。旅外侨胞始终心系祖国,以多种方式为家乡贡献智慧和力量。无论是“致力于越南海洋岛屿”的募捐活动,回国投资的侨商对接活动,还是由海外越南人社群开办的越南语免费培训班都源于心系祖国之心,彰显了他们的全民族大团结精神。可以肯定,从未有任何时候像今天这样,国内同胞和500万多名海外越南人的全民族大团结力量如此得到巩固。这是推动我国克服所有挑战,稳步迈入创新与融合之路的巨大内生动力和坚实支柱。
今后,为继续巩固民族大团结,首先必须增强党内团结,并在党的领导下巩固和发展全民族大团结力量。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将增强和弘扬大团结力量作为首要任务,将其视为引领国家迈入新发展时代的决定性因素。这要求每一名干部、党员真正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坚决挫败一切企图分裂我民族团结的敌对势力的阴谋与手段。
与此同时,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切实维护人民的正当权益。这既是目标,也是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动力。党明确指出,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幸福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要特别关心易受影响的群体和困难地区的群众,包括少数民族同胞、边远山区、边境、海岛、革命旧址以及经常遭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
要继续有效落实可持续脱贫计划和社会保障政策,确保“不让任何人掉队”。当人民富足、国家强盛、社会民主、公正、文明,每一位公民都能公平地享有发展成果时,全民大团结就会更加牢固,任何势力都无法挑拨离间。
此外,要大力创新祖国阵线及各群众团体的内容和工作方式,深入基层,把人民放在中心位置,为人民服务。祖国阵线要更好地发挥其在团结、凝聚社会各阶层和各界代表人士中的核心作用,共同朝着建设一个强大、繁荣的越南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
祖国阵线应成为一个广泛的平台,让各阶层人民、各民族、宗教同胞以及海外侨胞能够在这里交流、对话,民主、坦诚地表达意见与愿望。同时,要注重发挥社会名流、知识分子、专家学者以及在社会和海外越南人群体中有威望人士的作用,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另一方面,大团结不仅局限于国家范围之内,还要拓展到国际层面。通过这种方式,越南能够争取到国际友人的支持,为国家建设和保卫祖国的事业创造有利环境;与此同时,加强越南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团结合作,特别是与世界上热爱和平、追求进步的力量携手共进。一个稳定、和谐、充满仁爱之心的越南,必将为人类的和平、合作与共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95年来,全民族大团结事业的发展历程是一段光辉的征程,留下了许多深刻的经验教训。正因为有了团结精神,我国民族才能创造出那些看似不可能的奇迹,从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取得胜利,坚决捍卫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到奋力摆脱贫困与落后,实现国家繁荣发展。
如今,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更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而珍惜并巩固民族的大团结。每一位越南人民,无论地域、民族、宗教或职业有何不同,都怀着共同的决心:团结一致,为国家的繁荣未来而奋斗。
这正是越南民族意志、信念与力量的根源,是实现建设一个强大、繁荣、人民幸福的越南这一目标而不竭动力。凭借英雄的民族、团结勤劳且富有创造力的人民,越南必将创造新的发展奇迹,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应有的地位,与五洲各国携手并肩,共同奔向未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