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关于《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又称《河内公约》)开放签署仪式即将举行的消息已吸引路透社(英国)、亚洲金融(香港)、海峡时报(新加坡)、每日时报(巴基斯坦)、日本时报、孟加拉国每日时报、现代外交(欧洲)等多家国际媒体关注。这项历史性协议预计将于10月25日至26日在河内举行。
据悉,公约只需获得至少40个联合国成员国批准即可生效。公约开放签署仪式由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亲临见证。
国际媒体一致认为,在数字威胁日益加剧、网络安全系统承受巨大压力的背景下,该公约标志着首个应对网络犯罪的全面性、全球性框架正式确立。公约旨在处理各类网络犯罪行为——从网络诈骗、勒索软件到人口贩运和网络仇恨言论,以期遏制每年对全球经济造成数千亿美元损失的网络犯罪活动。
多国已确认派代表出席并签署公约。世界银行博客平台刊文指出,若获有效实施,《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将助力实现数字时代的承诺,使人们在畅享网络机遇时免受欺诈、滥用和网络威胁的困扰。若缺乏统一界定工具与司法互助机制,反网络犯罪努力将事倍功半,严重损害网络安全。《河内公约》的制定凝聚了二十余年来国际社会加强该领域司法与执法合作的探索成果。
2001年通过的《布达佩斯网络犯罪公约》曾是该领域首份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框架。目前该公约拥有80多个成员国,其中近半数来自欧洲以外地区。而《河内公约》的签署,必将成为全球网络治理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