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开放签署仪式在河内隆重举行
10月25日上午,以“打击网络犯罪——共担责任——面向未来”为主题的《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又称《河内公约》)开放签署仪式暨高级别会议在河内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10月25日上午,以“打击网络犯罪——共担责任——面向未来”为主题的《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又称《河内公约》)开放签署仪式暨高级别会议在河内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在东盟经济共同体理事会(AECC)关于《东盟数字经济框架协议》(DEFA)的特别会议上,马来西亚呼吁各成员国加强合作,提出战略性方向,确保于2026年签署DEFA。
越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杜雄越大使表示,《河内公约》经过多年谈判得以通过是多边主义在困难时期走上正确道路的重要体现,再次强调了多边主义和国际法在全球治理中起着作用和重要性。
由宁平省委常务副书记丁氏洛率领的宁平省工作代表团从10月22日至23日在欧盟部分国家开展投资促进活动期间,展开了一系列重要活动,介绍该省发展潜力与优势,寻找与欧洲伙伴的投资合作机会。
今日(10月25日)上午9时,《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又称《河内公约》)开放签署仪式暨高级别会议在河内国家会议中心正式拉开帷幕。
当今,全球超过六成人口正使用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无限机遇,但与此同时,网络安全威胁也日益严峻。在此背景下,于10月25日至26日在越南首都河内正式开放签署《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被视为国际社会在这场“无声战争”中的一项关键性举措。
联合国大会选择河内作为《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开放签署仪式的举办地,并把这一重要文件命名为《河内公约》,这是越南多边外交的重要里程碑。按计划,《公约》开放签署仪式将于今年10月25至26日在河内举行。
10月23日上午,河内市公安局交通警察科在范雄-屈维进交叉口安装人工智能(AI)摄像头系统。共有1873个AI摄像头系统将于今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旨在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助力保障首都交通安全并减少交通拥堵。
当今世界正加速迈入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不仅是技术防线,更是越南在国家数字化进程中巩固成果的重要屏障。10月25日,越南将作为《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又称《河内公约》)开放签署仪式的东道主,彰显越南在全球网络安全治理中的地位、作用与承诺。
自1977年9月20日正式加入联合国以来,越南从一个受援国逐步成长为国际社会中一个值得信赖、积极且负责任的成员。
第47届东盟峰会即将在马来西亚举行,重点讨论在全球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加强经济一体化,并巩固地区凝聚力。
DEFA有助于加快国家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强数字服务出口和电子商务发展,创造高技能就业岗位,发展数字人力资源,降低合规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为技术、创新和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吸引更多外资。
关于《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又称《河内公约》)开放签署仪式即将举行的消息已吸引路透社(英国)、亚洲金融(香港)、海峡时报(新加坡)、巴基斯坦每日时报、日本时报、孟加拉国每日时报、现代外交(欧洲)等多家国际媒体关注。
10月23日,韩国Cicon组织与Q&S娱乐集团公司在胡志明市联合举办2025国际创新城市文化融合产业论坛。本届论坛以“Cicon ASEAN5+2025——城市文化融合产业”为主题,旨在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建设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越南将于2025年10月25日至26日在首都河内主办《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简称为《河内公约》)开放签署仪式及高级别会议。此次会议主题为“打击网络犯罪——共担责任——面向未来”。
至于越南与俄罗斯在预防和打击网络犯罪方面的具体合作,柳克马诺夫表示,双方通过联合国安理会、两国内务部、各场研讨会、会议和信息安全专家培训项目等多种渠道定期分享经验并加强配合。两国的突出共同点是在保障信息安全工作中都重视人的因素。
第二届“科技从心出发”图片和视频奖颁奖典礼及获奖作品展览于10月23日在河内李常杰街5号国家通讯中心举行。该活动由越通社与越南军队工业与电信集团(Viettel)联合举办。
《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河内公约》)开放签署仪式将于2025年10月25日至26日在河内举行。该活动不仅是全球网络安全国际合作的重要转折点,也带有越南多边外交的特殊意义,这是首份以越南地名冠名的联合国公约。
在网络犯罪日益蔓延,互联网、人工智能(AI)、区块链及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在网络犯罪防控领域开展全面合作的需求愈发迫切。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又称《河内公约》)的诞生,正是为回应这一现实需要,旨在为全球数字安全合作建立共同的法律框架。
越南政府总理签发了第2326/QĐ-TTg号决定,批准《至2030年越南零售市场发展战略及2050年愿景》(以下简称《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