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在全面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网络安全已成为保障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及组织个人权益的关键要素。网络安全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国家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必选项”。
恶意信息与网络犯罪肆虐
当前网络安全面临诸多挑战:恶意歪曲信息、散布虚假新闻、网络诈骗形势复杂多变。越南正面临重大挑战:犯罪的跨境性和匿名性使得追溯难上加难;网络安全人才短缺;虚拟电话卡和银行账户为犯罪提供便利;共享数据系统零散缺乏互联;民众防范意识薄弱、数字防护知识欠缺等。
网络犯罪给越南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民众心理。原信息与传媒部2024年报告显示,每220名智能手机用户中就有1人遭遇诈骗,总损失估计达18.9万亿越盾(折合人民币51亿元)。0.45%的受骗比例显示出问题的普遍性。冒充职能部门、伪装亲友借款、诱导金融投资等骗术层出不穷,深度伪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更让伪造音视频真伪难辨。常见手段包括捏造事实、篡改图片视频、伪造领导人言论,或利用新冠疫情、自然灾害、选举等敏感议题散布不实信息。特别是随着AI和深度伪造技术的出现,不法分子可轻易制作精细伪造内容,大大增加核查难度。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敌对势力持续通过脸书、抖音、优兔等平台不择手段散布歪曲内容,企图制造思想分裂和破坏。2024年,国内职能部门处理近1.6万条不实帖文视频,同时查处数千起社交网络诈骗、冒充银行和政府机关案件。截至2024年12月,隶属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广播电视与电子信息局的越南假信息处理中心共受理1378条举报,其中近600条涉恶意信息,430余条涉网络金融诈骗。该中心已公开阻断多起虚假及恶意信息,发布50篇警示文章提升公众防范意识。
据广播电视与电子信息局局长黎光自由介绍,自2017年起该中心便组建专业队伍扫描发现并阻断违法内容、虚假信息、恶意不实信息、侮辱组织或攻击个人等行为。目前正同步推进两项措施:既组织专业力量配合技术工具扫描违规内容,又要求优兔、抖音、脸书等跨境平台按规在24小时内下架违规内容。2024至2025年违规内容下架率达90%以上。
在涉及新闻传媒和网络空间的问题上,中央宣教与民运部会同文化体育旅游部始终坚持构建安全、健康、有益的网络空间。凡影响民众认知道德观念特别是青少年价值观的内容,广播电视与电子信息局将立即审查处理。黎光自由透露,2025年第三季度恶意信息处理数据显示:脸书下架10713条反党反国家、违反越南法律帖文(占比96%);优兔删除705个违规视频(92%);抖音屏蔽下架798项违规内容(97%)。

法律与技术对策及社会参与
《人民报》副总编辑潘文雄表示,数字时代中,数据与网络安全是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建设数字社会与数字政府的关键动力。但与此同时,信息安全风险、个人数据泄露、网络攻击与数字主权侵犯等问题日益凸显。数据保护与网络安全不仅是各国责任,更是全球共同挑战。近期越南将主办名为《河内公约》的网络犯罪公约签署仪式,这标志着首部联合国法律文件的诞生。该事件表明国际社会日益重视多边合作,为构建透明、安全、人文的网络空间奠定基础。
为管控遏制恶意虚假信息,今后广播电视与电子信息局将协同相关机构继续完善法律文件规章;巩固专业队伍并构建覆盖广泛的"网络空间阵势";筹建民众网络不良内容举报渠道,设立热线电话,建设反虚假信息、恶意信息专题网站。该局主动联合新闻媒体、人民群众和主力机构三方力量,强化网络空间监管。此外,职能部门需研发投入技术监管工具,提升网络监管时效性与有效性;持续开展宣传教育,提高民众认知水平,强化网络言行责任意识,自主过滤不实信息与欺诈内容。
目前,政府正在整合现行法律制定新版《网络安全法》,构建统一法律框架;同时推广公民电子身份认证应用应用程序VNeID以核实身份、打击虚拟匿名账户。
专业力量队伍正推进现代化装备升级,配备安全运营中心(SOC)、入侵检测软件、双重认证等先进技术。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高素质人才培养以及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的国际联合培训正备受重视。越南主流新闻机构在警示公众、指导识骗辨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广播电视与电子信息局局长黎光自由强调,越南积极同各国及国际组织开展信息共享、技术交流、跨境调查合作,并要求优兔、抖音、谷歌等平台遵守越南法律,接获要求后主动下架违规内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