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10月26日下午,在《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简称《河内公约》)开放签署仪式框架下,题为 “联合国公约:主权保障与多边主义的支柱”的专题讨论会在河内举行。越南驻柬埔寨大使阮明宇主持本次讨论会。
帕劳财政部数字居住办公室主任兼信息安全总监杰·安森、伊朗外交部国际司法合作司司长巴赫拉姆·海达里、中国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处长杨玉娅,以及联合国裁军研究所(UNIDIR)所长罗宾·盖斯博士等代表与会。
阮明宇大使在开场发言中指出,《河内公约》的达成具有里程碑意义。公约既肯定各国根据自身法律体系界定网络犯罪的主权权利,也为开展跨国合作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他强调,《河内公约》不仅是多边主义的重要成果,也是对数字时代主权内涵与实践的一次深刻审视。
讨论环节中,与会专家围绕公约中主权原则与国际合作机制的关系展开深入交流,并就公约落实路径提出多项务实建议。
《河内公约》开放签署仪式圆满成功 彰显越南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与声誉
10月26日下午,《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又称《河内公约》)开放签署仪式在河内圆满成功举行。在闭幕式后,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公安部部长梁三光大将就活动的成功及其对越南在构建安全、健康网络环境中的意义接受了媒体采访。
帕劳财政部数字居住办公室主任杰·安森表示,《河内公约》为各国提供了共同行动框架,有助于推动更高效、顺畅的跨境调查、信息共享与司法协作。他指出,国家主权是国际关系的基石,但若缺乏互信与合作,主权也可能成为阻碍。对帕劳等小型岛国而言,网络安全能力建设任务艰巨,而《河内公约》正为其加大投入、培养人才、深化国际合作注入了重要动力。
伊朗外交部国际司法合作司司长巴赫拉姆·海达里认为,《河内公约》是全球打击网络犯罪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为此类犯罪建立了首个全面的国际法律框架。他指出,《公约》第5条明确规定尊重国家主权、不干涉内政及维护领土完整原则,这一条款构成贯穿整个公约的“保护伞”。
他同时强调,公约专设章节规范引渡、司法协助与罪犯移交等国际合作机制,体现了在维护主权与促进协作之间的精妙平衡。海达里也表示,尽管伊朗在涉及儿童性剥削及数字内容管理等部分条款上持保留意见,但伊方认可公约所体现的灵活性,允许各国根据本国法律体系进行适应性调整。
阮明宇大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讨论再次重申,《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不仅是一份法律文书,更是国家间信任、协作与共同责任的基石。通过交流,各方深入探讨了如何在坚守国家主权的同时,加强应对日益复杂严峻的网络安全威胁的国际合作。这一议题在当前尤为关键,越来越多的国家已将网络安全提升至国家安全战略核心,将数字主权视为国家主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并将其定位为数字时代的新防线。
阮明宇大使总结指出,与会发言人均认同,《河内公约》实现了多重原则的有机平衡:既重申各国在网络空间中的主权权利,又建立起共同行动框架,以应对任何国家均无法独自解决的网络安全威胁。
他强调,随着公约进入实施阶段,各国应在坚定维护主权原则的同时,继续弘扬多边主义精神。
“我们应保持当前积极势头,使《河内公约》真正成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合作框架,为全球应对网络威胁、推动数字时代的公平与正义作出贡献。”——阮明宇大使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