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社区行动奖” (2025)在河内启动 聚焦社区贡献与可持续发展

由《人民报》主办的第三届“为社区行动奖(Human Act Prize 2025)”20日下午在河内正式启动,本届奖项以“坚韧奉献”为主题,旨在表彰那些通过可持续倡议和项目默默推动社区发展的优秀个人与组织。

越共中央委员、《人民报》总编辑、中央宣教与群众工作部副部长、奖项组委会主任黎国明在启动仪式上发言。图自越通社
越共中央委员、《人民报》总编辑、中央宣教与群众工作部副部长、奖项组委会主任黎国明在启动仪式上发言。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由《人民报》主办的第三届“为社区行动奖(Human Act Prize 2025)”20日下午在河内正式启动,本届奖项以“坚韧奉献”为主题,旨在表彰那些通过可持续倡议和项目默默推动社区发展的优秀个人与组织。

作为一项全国性年度奖项,“为社区行动奖”致力于发掘和肯定在社区服务中表现卓越、具有示范意义的社区倡议和项目。

越共中央委员、《人民报》总编辑、中央宣教与群众工作部副部长、奖项组委会主任黎国明在启动仪式上指出,一个能够持续发挥影响、广泛惠及社区的倡议,不仅需要真挚的情怀和人文关怀,更离不开清晰的战略、持续的创新、可持续的资源支撑以及坚韧不拔的执行力。他强调,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社区项目成功的关键,也是该奖希望倡导的方向。

“坚韧奉献”被确立为2025年度奖项的主题,既彰显了对奉献者长期努力的尊重,也突出对其实际社会影响的认可。

该奖项鼓励不论项目规模、领域或出发点,只要能体现持续人文关怀与社会价值,均可参与评选。黎国明表示,“服务社区不仅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勇毅的选择。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那些默默坚持、切实改变社会的行动被看见、被支持、被传承。”

本届奖项得到15家新闻机构正式支持,并有数十家中央及地方媒体单位共同参与宣传。为提升公众参与度和体验感,颁奖典礼及相关展览将于《人民报》社院区举办,并延伸至还剑湖步行街区,形成开放、互动、面向市民的展示空间。

展览策划突出“实物叙事”和“互动体验”两大特色,现场将展出来自社区项目中的再生材料制品、废旧弹药壳手工艺品、残疾人创作成果以及其他环保实践产品,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承载着创新的努力、重生的意义和奉献社会的精神。展览期间还将举办多项公众参与活动,如再生手作 workshop、“垃圾换树”环保行动、绿色生活倡导研讨会等,积极传递“从小事做起、共创改变”的可持续理念。(完)

越通社

更多

河内市大力促进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图自互联网

河内绿色交通转型:优先发展充电站和基础设施

近年来,河内市在交通运输领域的绿色转型取得了初步进展,体现了该市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坚定决心。然而,充电站基础设施不足、优惠政策不够完善、车辆投资成本高等问题,仍是推进这一进程的主要挑战。

附图。图自互联网

东盟在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上加强合作

7月30日,第36届东盟环境高官会议(ASOEN-36)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东盟各成员国及对话伙伴一同出席会议,共商加强环境与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关系。

代表们参观展览上的产品。图自越通社

胡志明市展示百个绿色、再利用、循环利用的模型和产品

在2025年绿色转型论坛暨专项回收日活动框架下,越南优质商品企业协会同企业扶持与经营研究中心(BSA)于7月31日在胡志明市联合举办展览会,展示和介绍50家企业、创业团队及高等院校的100个绿色、再利用、循环利用的模型和产品。

庆和省人民委员会以线上方式与法国发展署举行工作会议。图自庆和报

庆和省启动抗旱、防冲蚀、防洪及应对气候变化项目

庆和省计划于2026年1月启动“抗旱、防冲蚀、防洪及应对气候变化”项目。该项目利用法国发展署(AFD)的贷款资金,总投资额近9450亿越盾(约合3700万欧元),其中AFD贷款约为6890亿越盾,无偿援助超过430亿越盾,其余为地方自筹资金。

分阶段、因地制宜推行低排放区。图自越通社

英国专家:分阶段、因地制宜推行低排放区

技术、经济与社会方面的挑战,正成为河内等摩托车和私家车仍占主导地位的发展中城市推进绿色转型的主要障碍。英国华威大学能源创新中心的副教授、博士丁光长接受越通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