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位于广治省的丰芽-格邦国家公园自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以来,当地社区居民始终在遗产价值保护与弘扬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许多居住在森林附近的居民不再采伐林产品,而是通过承包方式参与森林保护。得益于林业发展项目和碳信用机制的支持,他们家庭不仅有了额外收入,也更加依赖并珍惜这片森林资源。
居住在丰芽乡的陈国现先生表示,近年来,在地方政府的宣传引导下,村民们逐渐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性,将保护森林、守护丰芽-格邦国家公园这一世界自然遗产的责任转化为内心自觉与具体行动。目前,他和护林巡逻组每月进山巡查至少12天,每次3至7人同行,在森林中搭建临时棚屋、露宿山林,每天步行10至15公里,拆除陷阱、阻止非法砍伐。
他每月和护林巡逻组进山巡查至少12天,每次有3至7人同行,在森林中搭建临时棚屋、露宿山林,每天步行10至15公里,负责拆除陷阱、制止破坏森林的行为。

在35个缓冲区村寨中,目前已有300多户居民参与森林保护承包。村民们日益认识到,守护森林正是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举措。通过这一具体实践,不仅推动了遗产保护,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可持续的生计和收入。
除了积极参与遗产保护工作,当地每一位居民也化身为“形象大使”,通过接待游客、摄影服务、售卖纪念品等方式,积极传播丰芽-格邦国家公园的独特魅力与价值。
丰芽-格邦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丁辉志表示,遗产的价值不仅属于全人类,更是社区共同的财富。因此,当地社区被确定为遗产价值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的关键主体。
近年来,当地政府不断加强宣传工作和森林防火工作,同时出台政策机制,调动多方资源,共同保护森林,改善居民生计。
丁副主任强调,地方政府和社区已深刻认识到,参与世界遗产保护不仅能够守护自然价值,更能为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和收入。因此,大家积极投身于保护工作,珍惜并共享自然赋予的宝贵遗产。这种积极参与的精神,赢得了国际组织及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