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凭借新技术,初创公司 CO2L Tech 开辟了不同的方向:将二氧化碳(CO2)转化为对多个行业有用的原材料。
为商业化铺路
在胡志明市一家除湿剂生产工厂内,一套紧凑型电化学系统正在运行,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物质。这一技术有望为工业界带来巨大的变化。
这是由3名越裔科学家在加拿大创办的初创企业CO2L Tech在将碳排放转化为新资源征程中结出的第一颗“硕果”。
这些研究专家相信,绿色经济的最大问题不仅在于碳捕获,更在于捕集后的碳处理问题。因此,CO2L Tech 应运而生,以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技术(ECR)为核心基础。该技术模拟自然界的光合作用过程——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水和阳光,产生氧气和有机化合物。ECR系统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化学物质。
与现有ECR技术相比,CO2L Tech 的突破性在于无需使用金、银、铂或铱等稀有且昂贵的金属作为电极,转而采用价格便宜数百倍的常见材料,显著降低成本。此外,该技术可直接处理含高浓度杂质的二氧化碳气流,这是多数技术尚未攻克的难题。
2024年11月,CO2L Tech联合创始人陈李月映博士在胡志明市举办的“净零挑战赛”决赛中向投资人展示了这些技术成果。最终,该团队的可再生能源与碳中和项目荣获一等奖,赢得50亿越南盾奖金及Touchstone Partners基金5万美元资助。
陈李月映博士向记者透露,获奖后公司已与胡志明市除湿剂制造商Helen科技研发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并在其工厂启动试生产,完成设备安装与初步测试。目前团队正优化电化系统,目标使每个ECR单元年减排二氧化碳超1吨。
开拓市场
尽管开局顺利,CO2L Tech认为征程才刚起步。最大挑战在于市场说服力——当前多数碳捕集与利用(CCU)技术成本仍居高不下。
除经济可行性外,绿色初创企业还面临技术瓶颈、资金压力、政策不确定性及时间约束等挑战。气候技术市场更深受碳定价与补贴等国家政策影响。
Touchstone Partners基金首席执行官吴垂玉秀指出,全球向可持续增长转型的浪潮中,气候技术投资至关重要。“越南是受气候变化冲击的首批国家之一,凭借吸引全球越裔科研人才的潜力与低成本制造优势,有望成为应对全球气候挑战的创新策源地。”
对CO2L Tech而言,其ECR系统通过采用廉价材料与工艺优化,使产品价格较传统化学品更具竞争力。
该公司的商业模式聚焦工业合作,初期通过联合企业整合基础设施与行业资源,验证技术价值。主要收入源自二氧化碳衍生中间产品的销售,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此外,团队正探索合资或定制服务等灵活模式,以响应合作伙伴需求与市场机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