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 ——近年来,河内市在交通运输领域的绿色转型取得了初步进展,体现了该市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坚定决心。然而,充电站基础设施不足、优惠政策不够完善、车辆投资成本高等问题,仍是推进这一进程的主要挑战。
制定统一标准
河内市建设局副局长陶越龙表示,目前尚无统一的充电站及充电接口标准,不同品牌车辆共用充电站存在困难;全市缺乏电网及充电站总体规划。充电基础设施社会化投资缺乏明确的法律框架和详细规定。
目前,全市仅有V-Green全球充电站发展股份公司报告安装约1000个充电站。电动公交车充电设施匮乏,仅有5家公交企业在16条线路安装了113个充电桩,且无法与Vinbus的系统共用。
充电站发展速度未能跟上车辆电动化步伐,尤其在中转站、车站、居民密集区尤为突出。车辆售后、配件供应链不完善,尤其是电池依赖进口。
河内市政府正同相关部门配合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动员社会化资金投入,提高公众认知,以确保绿色转型的进度和质量。
该市政府要求建设局加快完善充电站相关标准与规范,要求企业在建设前与建设局对接,更新符合条件的站点名单,淘汰不达标站点,完善充电站规划。

河内市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孟权指出,绿色交通工具转型是城市建设中的重点任务,充分体现了首都在迈向绿色可持续都市道路上的坚定决心。城区投资项目在审批规划时应注意合理布局充电站,确保其在全市范围内的统一性。
优先建设充电站
专家建议,河内应制定充电网络总体规划,覆盖居民密集区、车站、商业中心及交通干道,跨部门联合选址,确保技术标准与互联互通。
与此同时,尽快出台鼓励社会化投资政策,允许灵活使用符合条件的土地,简化充电站建设许可和土地用途变更程序。
根据《清洁能源使用转型政策决议(草案)》,到2026年底,现有建筑停车位中至少10%、新建项目中至少30%须配备充电桩;优先在人行道建设充电桩,并鼓励投资加氢站及其他清洁燃料补给设施。
市财政将对清洁能源基础设施项目提供银行贷款利息70%的前5年补贴;汽车站、停车场若充电位比例达30%以上,可获征地费用50%补贴,并在前5年免收土地租金。政府还将保障能源供应,免费提供电网接入勘测、设计及宣传推广。
同时,河内鼓励以PPP模式投资清洁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优先供地并在2033年底前免收土地租金;加快完善交通及技术基础设施,与清洁能源站项目高效连接。该《决议(草案)》目前正广泛征求意见,预计将于2025年9月提交河内市人民议会审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