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同省:及时救助并将野生动物放归自然

近日,林同省有关单位将两只珍稀野生动物放归自然环境。这一举措不仅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还能提升社区民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林同省有关单位将两只珍稀野生动物放归自然环境。图自越通社
林同省有关单位将两只珍稀野生动物放归自然环境。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据林同省农业与环境厅下属南吉仙防护林管理委员会8月15日发布的消息,该单位近日同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协调,将两只珍稀野生动物放归自然环境。这一举措不仅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还能提升社区民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此前,8月10日,林同省广信乡居民阮友配一家在自家后院发现一只短尾猴(学名:Macaca arctoides),随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并临时进行救助和照料。

到8月12日,广信乡林检站同乡人民委员会及南吉仙防护林管理委员会协调,将该只短尾猴安放归自然森林,确保安全并符合规定。

此前,8月7日,职能部门与南吉仙防护林管理单位协作,将一只侏蜂猴(学名:Nycticebus pygmaeus)放归自然。这只侏蜂猴由广信向居民陈玉谦在自家园中发现并交予相关部门。广信乡人民委员会同林检单位依规接收,并检查确认其健康状况,确保符合放归自然的条件。

南吉仙防护林管理委员会称,居民在发现濒危、珍稀野生动物后主动上交,并与职能部门一道将其放归自然,是一种值得表扬和推广的切实行为,有助于共同保护正面临灭绝风险的珍稀野生动物。(完)

越通社

更多

河内市大力促进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图自互联网

河内绿色交通转型:优先发展充电站和基础设施

近年来,河内市在交通运输领域的绿色转型取得了初步进展,体现了该市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坚定决心。然而,充电站基础设施不足、优惠政策不够完善、车辆投资成本高等问题,仍是推进这一进程的主要挑战。

附图。图自互联网

东盟在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上加强合作

7月30日,第36届东盟环境高官会议(ASOEN-36)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东盟各成员国及对话伙伴一同出席会议,共商加强环境与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关系。

代表们参观展览上的产品。图自越通社

胡志明市展示百个绿色、再利用、循环利用的模型和产品

在2025年绿色转型论坛暨专项回收日活动框架下,越南优质商品企业协会同企业扶持与经营研究中心(BSA)于7月31日在胡志明市联合举办展览会,展示和介绍50家企业、创业团队及高等院校的100个绿色、再利用、循环利用的模型和产品。

庆和省人民委员会以线上方式与法国发展署举行工作会议。图自庆和报

庆和省启动抗旱、防冲蚀、防洪及应对气候变化项目

庆和省计划于2026年1月启动“抗旱、防冲蚀、防洪及应对气候变化”项目。该项目利用法国发展署(AFD)的贷款资金,总投资额近9450亿越盾(约合3700万欧元),其中AFD贷款约为6890亿越盾,无偿援助超过430亿越盾,其余为地方自筹资金。

分阶段、因地制宜推行低排放区。图自越通社

英国专家:分阶段、因地制宜推行低排放区

技术、经济与社会方面的挑战,正成为河内等摩托车和私家车仍占主导地位的发展中城市推进绿色转型的主要障碍。英国华威大学能源创新中心的副教授、博士丁光长接受越通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