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3月1日整合以来,科学技术部就开始构建法律框架,引导该领域的发展,旨在解决制度性瓶颈问题。
到2025年6月,科技部向国会提交并通过了五部基础性法律,包括:《科技与创新法》、《数字技术工业法》、《原子能法(修订案)》、《〈产品、商品质量法〉部分条款修改补充法》、《〈标准与技术规范法〉部分条款修改补充法》。
到了2025年11月,科学技术部集中完善五部法律草案,准备提交国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分别是:《数字化转型法》、《高技术法(修订案)》、《〈知识产权法〉部分条款修改补充法》、《〈技术转让法〉部分条款修改补充法》、《人工智能法》,预计这些法律将在年底前获通过。
在2025年10月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科学技术部副部长裴黄方强调,完善法律体系是首要任务之一,确保符合党和国家在关于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的第57号决议中提出的指示精神。
科学技术部在短时间内已制定了10部法律,并提交约30项条例(不含若干通知)。当前一个重要的区别是法律制定方式有显著变化,法律和条例发布后即可“立即执行”,无需等待指导性通知,从而使法律快速落地生效。
《数字化转型法》
该法律草案明确,数字化环境下的管理和运作为默认方式,纸质管理为例外。国家负责确保所有公民,无论年龄、性别、教育水平或地理经济条件,都有机会接触和使用在线公共服务。
法案将数字化转型定义为“首要突破”,优先发展基础设施、数据、人才与国际合作。法律原则包括:以民众为中心、从源头数字化、基于数据管理,确保“不让任何人掉队”。
《高技术法(修订草案)》
在颁布近20年后,该法被提议修订,以推动技术自主、建立战略产业、提升高新技术园区效益,并鼓励企业“越南制造”。
法案明确,技术不仅是投资优惠领域,也是保障经济安全、国防和国家主权的战略支柱。
法律引入“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概念,以集中发展。
草案将高技术划分为三类:核心技术(越南必须自主研发并掌握),战略技术(确保自主性)和高技术(助推国家发展)。
《〈知识产权法〉部分条款修改补充法》
本次修订该法旨在将越南人的科研和发明成果转化为可交易资产,推动知识产权在经济中的份额提升。
法案允许知识产权定价、交易并入资产,标志着从权利保护向资产化、商业化及市场化的转变。由此,知识产权成为企业与国家的战略竞争工具。
法案还将推动知识产权市场发展,以满足商业化需求,提高生产力、质量与经济竞争力。
《〈技术转让法〉部分条款修改补充法》
新法案简化行政程序,更新新技术与战略技术目录,并扩大转让优惠。
法案规定三种转让等级:应用、掌握与研发,并提供逐级支持和激励政策,鼓励企业掌握与创新技术。
法案引入技术转让中介机构规定,这类机构在许多国家已普遍存在,但在越南仍不足,帮助中小企业及边远地区企业接触、吸收和掌握新技术。
法案还强化跨境技术转让监管,保障技术安全,同时促进越南技术出口。国家将建设透明、专业的科技市场,以交易所和技术发布中心为核心连接供需双方。
《人工智能法》
人工智能发展速度快于制度建设,产生法律空白,尤其是AI造成损害时的责任认定问题。
法案将AI风险划分为四个等级,并设置相应管理机制。
法案将推动AI基础设施发展,包括计算与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平台与核心技术、人才与智库、应用与创新生态系统,以及制度、标准与AI安全体系。
“越南AI之路”以开放AI数据计算中心、开放技术与测试框架为核心。
与《人工智能法》同时,部委还将向政府提交国家AI伦理原则手册及AI标准与规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