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五年取得的成果基础上,本着团结、民主、创新、敢想敢干、敢于担当的精神,建设部全体干部、公务员、职工决心在2025—2030年阶段圆满完成政治任务。
形成国家基础设施架构
在新近发布的《建设部干部职工奋力完成2025—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竞赛计划》中,建设部明确的任务是发展同步、现代、智能的基础设施体系,集中中央资源建设战略性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基本形成国家基础设施架构,重点投资东部南北高速公路主干线、西部南北高速公路若干路段,以及重要的东-西公路干线。
将重点建设门户港结合国际中转港;大型国际机场;南北高速铁路干线、连接国际的铁路和国际中转港;建设跨区域高速公路,优先投资连接国际门户港口、国际机场、大型口岸的高速公路。
具体而言,道路方面,在2026—2030年阶段,将再建约2000公里高速公路,力争2030年前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5000公里;建成沿海公路;升级若干连接运输需求大的国道;贯通胡志明公路;扩建河内首都圈和胡志明市门户连接线。
航运方面,优先升级和扩建公用航道,如宜山、锦普、历县、盖梅-市布、后江(完善阶段);重点港口将结合国际中转港建设,包括历县、盖梅、连昭桥(岘港)、南涂山(海防);重点发展海运船队、内河运输船队、搜救船队和全国海上交通监控系统。

内河航运方面,优先实施提高国家内河航道桥梁净空项目,便于大型船只通行,减轻公路运输压力;投资发展南部水运及物流走廊项目,建设西南部、东南部和红河三角洲地区的内河港口、码头;大力发展江海联运和沿海南北运输。
铁路方面,力争2030年前建成老街—河内—海防铁路线;投资建设南北高速铁路;加快连接国际门户港口的铁路、与中国连接的铁路、边和—头顿铁路、守添—隆城机场连接铁路、河内东部环路铁路线、胡志明市—芹苴铁路、河内—下龙铁路;建设谅山—河内、芒街—海防铁路等的投资程序。
航空方面,将实施隆城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升级荣市、连姜、内排、朱莱等重点机场以满足运输需求;呼吁投资新机场建设。
按公共交通导向发展城市
在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建设部提出要同步、现代发展,尤其是在大城市,结合绿色、智能、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发展要求;优先投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环城路、供排水、污水处理、防涝工程;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重点投资并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建设部重视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推动紧凑型城市与公共空间、绿色空间、生态空间结合,提高土地与资源利用效率;选择具特殊优势的城市并把其建设成为具有区域乃至国际竞争力的经济、金融、贸易、服务中心。

建设部强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走在前面,尤其是关键技术基础设施和基本社会基础设施;目标是有效开发地下空间,特别是地铁系统。
在运输管理和交通安全方面,建设部将实施《至2035年交通运输服务发展战略(,2050年展望)》及其他方案,以推动运输量在未来几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具体而言,建设部将研究提出各项促进在主要运输枢纽(海港、内陆港、铁路站、机场等)形成按照“中转中心”模式,连接多种运输方式运行的高自动化物流中心的方案;继续调整运输市场结构,降低公路运输份额,提升水运、海运、铁路和航空运输比例。
建设部还将研究并同步实施措施,大力发展水运与江海联运;推动建立货运交易平台;加快建设河内与胡志明市的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