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人工智能(AI)正在为越南图像领域打开全新创作空间。从漫画、插画、动画电影到电子游戏,带有越南文化特色的项目正逐步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优化制作流程、提升质量,并在叙事方式上实现突破。
尽管“图像产业”在越南仍属新概念,但打造一个结合人工智能的创意生态系统,正被寄予厚望,将有助于推动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
人工智能——艺术家的得力助手
5月底,作家黎文操的漫画《蟋蟀骑士》成为越南首部完全由人工智能绘制插图的作品。全书200多幅插图由5套人工智能系统协作完成,包括人物建模、场景布置、光影处理到后期制作。
黎文操表示,他早在20年前就完成了手稿,但直到人工智能出现,才有机会全面实现插图创作并推向读者。他分享道:“人工智能并不取代人类,而是为创意开启新大门”。
另一引人注目的项目是由年轻导演范永姜创作的科幻电影《月光下的诅咒》(Shadow of the Wolf),于6月中旬发布。影片长达3小时,完全使用人工智能制作,无需摄影棚和庞大团队,仅凭一部智能手机和导演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即可完成。
在动画领域,阿尔法动画工作室(Alpha Animation Studio)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内容创作,如动画系列《顽皮小状琼》和6月上映的3D电影《顽皮状琼:金牛传说》。人工智能不仅协助收集创意数据,还参与构思剧情和设计富有艺术性的画面。
为图像产业创造新突破
人工智能在图像产业中的应用带来显著优势,如缩短制作周期、降低成本、拓展创意边界,尤其让小型团队也能创作出高质量作品。导演范永姜表示,人工智能还能辅助编写剧本、分析大量数据以构建故事结构,为独立创作项目提供更多自主性与创新空间。
越南电影协会主席杜令雄秀认为,艺术的关键在于唤起观众情感,而这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因此,除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取得新成果外,还需重视在创作、传播、发行、存档、培训及艺术作品进出口等方面的政策投资与支持,推动图像产业实现飞跃发展。
黎文操认为,人工智能正改变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例如在美术领域,艺术家不再只是“手绘者”,而是创意的“指挥者”,负责构思并把控最终产品。他表示:“我们不是失去了位置,而是‘升职’成了创意总监”。
当艺术家掌握技术、政策与配套基础设施,越南将有能力创作出既具本土特色、又紧跟全球潮流的作品,为越南图像产业在数字时代开辟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