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越南共产党政府第一次代表大会(2025-2030年任期)在河内召开之际,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党委书记、政府总理范明政发表了署名文章《渴望、胆识与智慧——政府党委在新纪元奋进走在前、与民族同行》,以下是文章全文。
渴望、胆识与智慧—政府党委在新纪元奋进走在前、与民族同行
越南共产党政府第一次代表大会(2025—2030年任期)在全国上下正奋力竞赛,努力实现2025年及2021—2025年五年规划的各项目标与任务,为迈进民族的富裕、繁荣、文明、幸福的奋发图强纪元和稳步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上做好准备的背景下召开。大会也在整个政治体系、全民、全军、政府党委始终保持高度团结,凝心聚力、同心同德,以坚定的信念、强烈的担当和不懈的奋斗精神,发扬勇于开拓、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彰显本领、智慧与发展渴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走在前列,为实现党、国家和人民所确立的两个百年战略目标作出积极贡献的情况下召开。
政府党委目前拥有51个党组织,党员人数达数十万名,是按照越共中央政治局于2025年1月24日签发的第243-QĐ/TW号决定成立的直属中央的重大党组织,旨在适应机构组织改革革命的要求与任务,确保党对政府——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履行国家行政权机关各项工作的一切、绝对、直接领导。这一举措具有战略性意义,不仅是对原政府党组作用的继承与发展,更为政府党委在领导和指挥工作,尤其是在新时期国家发展决策、各支柱和动力支柱中奠定了现代国家建设与治理的基础。
在2020—2025年任期内,世界和地区形势快速变化、复杂多变,难以预料,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超出预测的问题。我国同时受到来自外部的消极影响和长期积累的内部局限的“双重冲击”,总体上困难与挑战多于机遇与顺利。在党中央,而直接为以已故总书记阮富仲和现任总书记苏林为首的中央政治局、书记处的的坚强领导下,政府党组干事会、各部委党组干事会、两个直属党委,当今为政府党委继承并发扬以往的成果,集中力量领导和指导各级党委、直属党组织,紧密围绕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全面有效地贯彻落实党十三大已确定的“三大战略突破”“六项重点任务”和“十二项主要解决方案”。各级党组织全面推进各领域的任务与措施,既着力解决日常工作,又能及时、灵活、有效地应对新出现的问题,展现出顽强拼搏、不畏艰难、不断创新的精神风貌,提出了一系列能够“扭转局势、化危为机”的重大决策。特别是在任期的最后两年,政府党委已集中力量,积极参谋并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机构精简、优化组织架构、构建两级地方政府体制等方面的战略性任务和具有历史意义的决策,同时推动中央政治局各项决议的实施,推动各重点领域在新阶段实现突破性发展做出巨大努力。【1】在整个政治体系的坚定行动、广大企业界与全国人民的团结努力以及国际朋友的支持下,我国取得了重要而全面的成就,各领域亮点纷呈,充分证明:“我国从未有过像今天这样的基业、实力、威望和国际地位”
在党建工作方面,政府党组(政府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工作,明确指出这是推动革新的动力,是确保政府党委在各项工作中实现一切、有效领导、指导和执行的决定性因素。在干部工作方面,注重改革创新,集中力量建设和培养一支德才兼备、能力过硬、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维护党的思想根基方面持续加强。学习和践行胡志明思想、道德、作风的活动不断深化,日益体现出务实性和成效性。民运工作(群众工作)以及对各政治—社会组织的领导得到创新,方向更加贴近人民、深入基层,尤其是在政权机关、国家机构的群众工作方面,切实加强了基层民主建设,推动直接民主在基层的落实。党的纪律检查、监督工作持续强化,对消极、腐败和利益集团等问题的查处更加严肃,许多典型案件得到公开、公正处理。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政府党组始终贯彻“把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抗疫如同抗敌”的一贯方针,集中力量统一领导、及时指挥、迅速应对,坚持安全、灵活、有效的防控疫情策略。政府党组积极推进“疫苗外交”,果断、高效地实施全国范围内最大规模的免费疫苗接种运动,使越南在全球疫苗接种覆盖率排名中位列第五。同时,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累计为6840万人次劳动者和140多万家遭受困难的用人单位发放约119万亿越南盾,向困难群众发放救济大米逾2.33万吨。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及时制定并高效实施《新冠疫情后经济社会恢复与发展计划》,从中央预算中安排约175.5万亿越南盾投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卫生、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的项目建设。成功战胜新冠疫情,使越南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抗疫典范”之一,不仅有效保护了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2】,还保持了经济社会的稳定、恢复与发展势头。

在发展经济方面,任期初至今国内外形势极其复杂困难的背景下,政府党组/政府党委始终集中力量,坚决、同步、高效地领导和指导各项工作任务与解决方案,着力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增长,确保国家经济各大平衡。尽管持续受到疫情、供应链中断、战略竞争与局部冲突、全球增长投资贸易下行以及极端气候变化等不利因素的严重影响,越南依然展现出顽强的韧性与快速恢复能力,经济增长速度位居世界前列。国内生产总值(GDP)从2020年的3460亿美元(居世界第37位)增长至2025年的5100亿美元,上升5位,位居世界第32位、东盟第4位;人均GDP从3552美元提高到约5000美元,增长1.4倍,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3】。通货膨胀率保持在每年约4%的较低水平;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贸易规模跻身全球前20强,并连续多年保持贸易顺差。2021—2025年期间,国家预算收入预计达到9.6百万亿越南盾,是2016—2020年阶段的1.36倍,超出既定目标(8.3百万亿越南盾);各项税费、土地租金、水面租金的减免、延缴总额约1.1百万亿越南盾;国家预算增收与节支合计约1.57百万亿越南盾。公共债务、政府债务、外债及财政赤字均得到有效控制,远低于规定上限,其中公共债务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44.3%降至2025年的约35%。全社会总投资规模达17.3百万亿越南盾,相当于GDP的约33.2%;重点纠正投资分散现象,提高公共投资效率。2021—2025年五年期公共投资总额(含经济社会恢复与发展计划)约为3.4百万亿越南盾,比2016—2020年增长55%。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继续保持亮点【4】,企业发展态势积极向好。各国际权威组织对越南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经济运行成果及发展前景给予高度评价。
关于各战略性突破,根据越共十三大决议的精神,政府党组/政府党委集中精力领导、指导各级、各部门和各地方,着力推动实现“三大战略性突破”,并与经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按照提高生产率、质量、效率和竞争力的方向推进,以“体制通畅、基础设施畅通、治理智能”为方针,形成强劲的发展动能,开辟新的空间与机遇,助力国家腾飞远航。在立法与法律执行工作方面,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实现了重大创新,坚定推进将制度建设从“瓶颈中的瓶颈”转变为“国家竞争优势”;许多长期存在的障碍与体制约束得到有效破解与疏通。政府党委集中领导制定并提交政治局审议通过多项具有突破性的决议,提交国会审议、通过的法律项目和决议数量为历届之最【5】;政府已颁布820项政府令和近1400项政府决议。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获得集中资源投入,并以“战胜烈日、无惧风雨”、“抓紧吃饭、加班赶进度”、“三班四倒”、“白天干不完、夜里再加班”、“节假日不停工”、“只议做、不议退”的精神,坚决推进实施,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5年底,预计将建成3245公里高速公路和1711公里沿海公路【6】;完成扩建新山一、内排、富牌、奠边府等机场;基本完成隆城国际机场一期工程——越南首个符合4F标准的国际机场;扩建盖梅-市布、海防港口;推进各条环路建设并投入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力争开工建设标准轨距的老街–河内–海防铁路;在创纪录的短时间内完成广平–兴安及老街–永安500千伏输电线路。文化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得到重视和投入,有效提升了人民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人力资源质量不断提高,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劳动结构积极转变,农业劳动力占比从2020年的33.1%下降至2025年的约25.8%;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劳动者占比从66.9%上升至74.2%;受过培训的劳动者比例从64.5%提高至70%。科技创新、创新驱动与国家数字化转型得到全面、强力推进,切实贯彻政治局第57号决议精神。2025年,越南全球创新指数在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44位。
关于文化、社会与人民生活方面,政府党组/政府党委高度重视文化、社会与民生事业,始终集中力量领导、指导各级、各部门切实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文化、育人、实现社会进步与公平、保障社会福利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方针政策。文化工程和传统文化价值不断弘扬,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享有水平显著提升。隆重和成功地举办了纪念奠边府大捷70周年、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八月革命成功与九·二国庆节80周年系列重大活动,极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团结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值国庆节之际,向全国人民发放资金,每人10万越盾,总经费近11万亿越南盾。基层医疗、预防医学能力和诊疗质量不断提升。医疗保险覆盖率从2020年的90.9%提高到2025年的95.2%(既定目标为95%以上)。国家教育体系基本实现开放、贯通式发展;积极推进边境乡镇建设贯通式学校工程,力争2025年开工建设100所学校,资金来自节约开支;自2025—2026学年起,对学前及普通教育阶段实行学费减免和资助政策;教育培训质量总体稳步提升。切实、及时落实对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优抚政策,推动可持续脱贫,确保“不让任何人掉队”。多维贫困率持续下降,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偏远、边境和海岛地区(从2021年的4.1%降至2025年的1.3%)。劳动者月均收入从2020年的550万越南盾提高至2025年的840万越南盾。提前5年4个月完成基本消除临时房、危房目标,共维修住房33.4万户。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共63.3万套,力争2025年完成10万套;向人民群众发放大米68.95万吨。用于社会保障(包括各项国家目标计划)的国家预算总支出达1.1百万亿越南盾,占国家预算总支出的17%。越南幸福指数上升37位,从2020年的第83位升至2025年的第46位。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应对与防灾减灾工作持续加强。近年来,面对台风“摩羯”“ 博罗依”“ 麦德姆”等强度大、变化复杂的极端气象情况,党中央到基层各级党委均高度重视并及时统一指挥防汛抗灾工作;用于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的中央预算预备金总支出超过4.7万亿越南盾,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帮助受灾地区迅速恢复生产生活与社会经济活动。

关于行政改革、机构重组精简、反腐败、反浪费和防治消极现象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重绘山河”的重大决策部署,政府党组/政府党委坚决、果断地领导和指导行政改革、机构调整工作,确保政府机构精简重组的目标、要求和进度顺利实现。政府系统已精简8个部、直属机构和政府所属机构,现保留14个部、3个直属机构,相当于减少32%;地方政府“两级地方政府”模式已逐步走上正轨,实现了体制机制上的统一、高效、顺畅运作,并与放权、分权改革紧密结合。国家行政机关编制共减少14.5万名公务员与事业单位人员,年度经常性支出减少3.9万亿越南盾。大力推进行政改革,加强纪律与秩序,坚决整顿干部、公务员推诿、逃避、畏责现象,推动行政体系由“管理型”向“服务型、发展型”政府转变。严格落实党中央反腐败、反消极现象指导委员会的各项计划与结论,强化监察、信访与群众接待工作。已制定并提请政治局审议实施处置4家薄弱银行的方案,同时正向有权机关提交关于处理SCB银行的解决方案;集中力量解决12个进度滞后、效益低下的项目和长期积压、浪费资源的工程【7】;同时正在审查、提请有权机关解除近3000个项目的障碍,这些项目总投资额约5.9百万亿越南盾,用地规模约34.7万公顷。其中,已根据权限解决868个项目面临的障碍,从而恢复运营、投入生产经营或继续投资建设,涉及总金额约37.3万亿越南盾。
关于国防、安全与外交工作,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主张、路线和政策,政府党组/政府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并集中领导、指导加强和巩固国防与安全力量,确保社会治安与安全秩序,坚定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政府优先安排资源,实行节约开支、增收创源,以实现自建国以来国防、安全支出规模最大的增长;同时投入研发、自主生产部分重要武器装备。力争到2030年,建设一支革命化、正规化、精锐化、现代化的人民武装力量。外交工作与国际融入成为突出亮点,经济外交取得显著成就,越南的国际威望与地位持续提升,为国家发展创造了和平、稳定与有利的外部环境。越南积极参与解决地区和全球性问题,作出实质性贡献,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与高度评价。截至目前,越南已与195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其中与38个国家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战略伙伴关系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包括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二十国集团(G20)17个成员国以及所有东盟国家。
迈入2026—2030年任期,预计今后世界形势将继续复杂多变、难以预料,战略竞争日益激烈,全球经济持续大幅波动,潜藏诸多风险。在国内,我们仍将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面对体制机制上的不足与限制,以及非传统安全,如疫情、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和网络安全等问题日益严峻。总体来看,困难与挑战依然多于机遇与有利条件。在此背景下,政府党组/政府党委必须付出更大努力,以更高的决心、更有力的行动,积极为实现党建一百周年(2030年)战略目标作出贡献,并为实现建国一百周年(2045年)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党的第十四大是越南进入新纪元的起点——一个分发图强,走向富强、繁荣、文明、幸福,坚定迈向社会主义的的新纪元。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在《越南稳步迈入新纪元及保卫祖国事业面临的问题》文章中强调:“我们正站在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时刻和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具有革命性、科学性的突破,及时消除社会生活各领域中的堵点与瓶颈的较高要求。”
贯彻上述指导精神,政府首次党代会(2025—2030年任期)将成为一个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政治里程碑,彰显全体政府党委的远景目标、历史使命和全面革新的坚定决心,为根据党的第十四大决议,推动国家坚定迈入新时代作出积极贡献。本次大会不仅是对上一任期进行全面总结,更是开启实现民族发展宏愿的崭新征程,推动越南在工业化、现代化和深度融入国际进程中加快步伐、稳步前行。大会提出的行动方针是:“团结纪纲·民主革新·突破发展·贴近人民、为民服务”。其中,“团结、纪纲”是根本和基础;“民主、革新”是原则与方法;“突破、发展”是目标与要求;而“贴近人民、为民服务”则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人民是根本,力量源自人民,这将成为新纪元政府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政府党委将集中力量领导、指导建设一个廉洁、高效、行动型、具有创造性的政府,坚定实现突破,胜利实施建设富强、繁荣、文明、幸福国家的发展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的各项主张与指示,发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自信前行的精神,勇毅迈进新纪元的发展征程。建设全面坚强的政府党委,在一切活动中紧紧遵循党的“五项建党原则”和“五种领导方式”,率先贯彻落实党中央的主张、决议和指示;巩固全党委的团结统一;着力提升党组织和党员的领导力、战斗力以及国家管理和治理效能,这是核心任务。特别重视干部工作,把干部工作视为“关键中的关键”;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品德高尚、能力突出、威信卓著、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尤其是政府党委的领导干部。创新各级党委的领导方式和干部工作机制,使之与组织、机构体系相适应,确保机构精简、运转高效;大力推进权力下放,明确区分党委与行政机关、国家机构的职能与职责。深入、务实、有效地加强群众工作和对各政治—社会组织的领导。强化并切实落实党的检查、监督和纪律执行工作,与反腐败、反浪费、反消极斗争紧密结合。

关于落实经济发展任务、加快科技进步、推进实施三大战略突破工作,政府党委将按照越共十四大精神、政治局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以及政府首次党代会决议的精神,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全面、系统、坚决、高效地落实涉及各领域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措施。着力推动经济快速、可持续、充满活力的发展;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控制通货膨胀,确保国民经济各项重大平衡;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0%以上,人均GDP到2030年达到约8500美元;努力到2030年建成具有现代化工业的中高收入发展中国家,跻身世界GDP规模前30位的经济体行列。完善发展体制机制,释放生产力,充分调动和高效利用各类资源,形成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力争使越南的投资与营商环境进入东盟前三名。加快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确立新的增长模式,以科技创新、创造性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作为主要驱动力;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创意经济和循环经济。
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培训与素质提升,重点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高质量人才队伍,其中包括培养10万名半导体芯片与人工智能(AI)领域工程师。继续大力建设现代化、同步化的基础设施体系;科学开发并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以城市化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集中力量实现到2030年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000公里,全面建成沿海公路的目标;推进高速铁路、城市交通、港口和机场等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集中资源发展能源、数字、通信、文化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若干具有区域乃至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体育、教育和医疗工程项目。
关于实现社会进步与公平,确保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政府党委将着力推动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发展,促进越南人的全面发展,在道德、人格、智慧、创造力、审美和体质等方面全面提升。重点提高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和健康水平,建设具有现代化水平、与地区和世界接轨的国家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各级教育质量。做好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保障,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有效管理与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防范并减轻自然灾害;同步实施多项措施,基本解决城乡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在大城市。大力推进建设廉洁、行动、服务人民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注重建设促进发展的治理体系;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打造现代化、高效能、高效力、具有地区和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治理体系。
关于加强和巩固国防、安全实力,提高外交工作和融入国际的实效,政府党委将继续集中力量,建设巩固的全民国防阵势、人民安全阵势,并与“民心阵势”紧密结合;坚决维护国家独立、主权与领土完整;保持社会秩序与安全稳定。大力发展国防与安全工业,走自主、自立、自强、双重用途、现代化方向;紧密结合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与国防、安全保障。
积极推进对外工作与融入国际工作,重点发展经济外交,不断发挥并提升越南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地位和声誉;维护和平稳定的环境,为国家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以迅速具体化党中央的主张、路线及时转化为机制、政策、任务、方案与具体行动,让党的决议真正走进生活实践为宗旨,政府党委全体坚决奋进,努力成为贯彻落实越共十四大,尤其是关于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的先锋与模范力量,努力推进体制改革,强化纪律与规矩意识,提高领导与指导工作的效力和效率,确保政府对各部委、行业及地方的指挥、协调顺畅有力,为建设富强、繁荣的国家作出贡献,让人民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党委书记、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
【1】越共中央政治局涉及科技发展、创新、国家数字化转型,融入国际、立法建设与执行,民营经济发展,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教育与卫生事业发展的第57、59、66、68、70、71、72号决议,目前正在完善关于国有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决议,待政治局审议通过。
【2】越南新冠肺炎死亡率为0.3–0.4%,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2%)。
【3】 2025年,世界银行(WB)规定的中高收入国家标准为人均GNI≥4600美元。
【4】2021–2025年登记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总额达1850亿美元,高于2016–2020年(1700亿美元)
【5】从任期初至今,本届政府已提请国会通过88部法律、2部法令、34项决议;若算上第10次会议,总计135部法律、2部法令、42项决议,为历年之最。
【6】所完成通车的高速公路里程超过3000公里,沿海公路达1700公里,超额完成党的十三大决议目标。
【7】例如:后江一号电厂、太平二号电厂、云峰BOT电厂、宜山二号电厂、乌门燃气发电项目、乙区块气田、河北化肥厂、宁平化肥厂以及老街DAP二号化肥厂等重点工程项目,都在积极推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