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在建设首座核电站前着力培育核安全与核安保文化

越南正以坚定而审慎的态度推进核安全与核安保文化建设,目标是在2030年底前建成首座核电站建设,并在此基础上高效、可持续地开发利用这一特殊能源。

大叻核反应堆事故应急演练现场。图自越通社
大叻核反应堆事故应急演练现场。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越南正以坚定而审慎的态度推进核安全与核安保文化建设,目标是在2030年底前建成首座核电站建设,并在此基础上高效、可持续地开发利用这一特殊能源。

自1957年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以来,越南始终重申致力于核安全、核安保及和平利用核能的承诺。这一长期承诺在2025年2月迈出了关键一步——政府总理颁布第245/QĐ-TTg号决定,批准《至203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国家原子能发展总体规划》。该文件明确提出加强技术能力建设、完善法律政策体系,并确保宁顺省核电项目的安全实施等目标。

紧接着,2025年6月27日,越南国会高票通过《原子能法》(修订版),赞成票达441票,占92.26%。新法新增多项内容,涵盖辐射安全、国家管理、核电项目投资与运营机制等方面。

政府副总理黎成龙指出,该法案的通过将“进一步提升国家在辐射安全、核安全与核安保方面的治理能力,推动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可持续发展,履行越南所作出的国际承诺与责任,加强国际合作,为国家在新时代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不过,专家普遍认为,除了营造有利于核电安全发展的法律环境外,越南仍需制定具体可行的路线图,集中力量完成实现核安全与核安保目标的核心任务。

法国Edvance公司核地质技术专家武文山强调,核电作为高技术行业,对安全要求极高,建设核安全文化和强化全员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古贺庆亦持类似观点。他指出,越南核电项目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建立一套能应对本地区复杂自然条件的高标准安全体系。他表示:“东南亚尤其是越南,频繁遭受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核基础设施必须具备极强的抗灾能力,并配套完善的风险管理战略。”

越南原子能研究院院长陈志诚博士则指出,历史上美国三哩岛(1979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1986年)以及日本福岛(2010年)等核事故的经验表明,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健全核法规体系、开展严谨的安全评估、设计审查、施工监管和设备运行监控,是确保核电安全的基础前提。

2-441.jpg
岘港市辐射与核事故应急演练场景。图自《人民报》

越南海外核能专家网络(VietNuc)秘书长范俊协表示:“文化建设不能仅靠行政命令,关键在于‘理解’。当安全文化成为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为习惯,每位工作人员都将自觉履行安全职责。”

目前,越南正常态化开展核与辐射应急演练,提升多部门协同应对能力,同时加强公众对核安全的认知,推动核安全文化在全社会的深植。

范俊协建议,应将核电知识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他指出,尽管现行物理课程中已有核物理内容,但对核电站运行与安全的系统性教育仍相对欠缺,应从教育源头抓起,逐步培育公众的核认知水平。

人力资源是关键

专家一致认为,发展核电的核心在于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的专家队伍。核电安全高度依赖于人为因素的控制与操作。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卡尔·塞耶指出,为确保核反应堆及相关核技术实现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安全运行,越南必须持续培养数量充足、专业能力过硬的核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据悉,越南当前核电相关从业人员约400人,主要集中在科技部直属机构、若干大学、研究院及越南电力集团(EVN)。根据《至2035年核电发展人力资源培训提案》,到2030年,越南需为宁顺1号和2号核电项目配备足够人力资源,预计两座核电站将需要约4000名工作人员,其中约2000人具备大学以上学历,超过600人需赴国外接受专业培训。

3.jpg
河内辐射与核事故医疗应急演练模拟场面。图自《新河内报》

国际合作同样重要

除了人力资源建设,加强国际合作对核电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同样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选择国际合作伙伴方面,需进行全面评估。

古贺庆指出,在选择合作方时,技术能力是首要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对核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机制及长期发展战略的深入理解。他强调:“潜在合作方必须具备严谨的安全标准和良好的运营记录,能够有效应对核风险,并设有完善的应急响应体系,包括自然灾害应对计划、实时监控系统和对IAEA等国际标准的全面遵守。”

他还提到,得益于越南独立、灵活的外交政策,越南在选择合作伙伴方面具有广泛空间。截至目前,越南已与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韩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马来西亚、新西兰、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泰国在内的13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筛选具备高技术能力、安全记录良好、具长期合作意愿的合作对象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区域层面上,塞耶教授建议,越南可与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深化合作,分享核能开发与管理经验,并共同制定区域安全标准,推动东南亚核电事业安全、可持续发展。(完)

越通社

更多

岘港市已吸引近70家企业在半导体芯片和人工智能领域开展业务。图自《新河内报》

岘港以优惠政策吸引人工智能投资

中央为岘港市出台的优惠政策正在显现成效。具体是,科技巨头在半导体芯片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浪潮不断涌入,使这座城市正成为技术投资的新高地。

截至2025年初,全球已有300多家运营商部署了5G服务。图自越通社

5G商业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越共中央政治局2024年12月22日发布关于科技发展、创新和国家数字化转型突破口的第57号决议(57-NQ/TW)中已设定至2030年越南实现5G网络覆盖全国的目标。凭借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以及电信企业扩展网络的高度决心,有望助力越南实现既定目标。

新山一国际机场启用生物识别认证系统应用程序。图自越通社

在新山一国际机场启用生物识别认证系统应用程序

7月26日上午,在新山一国际机场T3航站楼,胡志明市公安局与国家人口数据库中心、越南机场总公司、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越南航空公司(Vietnam Airlines)及相关单位,正式启动在VNeID应用程序上实施电子身份识别和生物识别验证解决方案,为乘客在新山一国际机场T3航站楼办理登机手续提供服务。

附图。图自VOV

57号决议:推动越南科学技术融入并引领发展的杠杆

科技正在重塑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在这一潮流中,越南正逐步通过越南人的创新举措和科学成果确立自己的地位,同时加强与国际科学界的联系。关于发展科技、创行创意和国家数字化转型取得突破的第57号决议的出台为国家获取新知识、新技术和可持续发展进程注入了强劲动力。

来自韩国的专家代表就越韩两国在创新、科技领域的合作机遇进行分享。图自https://tuoitre.vn/

推动越南与韩国在创新创业领域的合作

2025年“韩越市场连接之门“贸易博览会(MEGA US EXPO 2025)将于8月14日至16日在胡志明市举行。此次活动聚焦食品、化妆品、科技与内容创意、生活用品等四大热门领域。

胡志明市新平工业园区。图自qdnd.vn

打造现代化工业杠杆赋能经济增长

在合并重组后发展空间得以拓展的背景下,“超级都市”胡志明市正站在工业发展全新阶段的门槛上,最大限度释放潜力,打造全国领先的增长极,并迈向区域发展新高地。

附图。图自AFP

越南首次跻身全球人工智能认知与应用准备度前十

根据全球独立市场研究网络(WIN)于7月16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AI)指数》报告,越南在40个国家中排名第六,首次进入全球前十。此次排名基于对五大洲40国民众的社会学调查,在越南由印度支那研究组织(Indochina Research)在河内、胡志明市等四大城市对900名居民进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