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国家主席发表署名文章《抗美救国战争取得的胜利:在新纪元里建设强大人民武装力量中的经验教训》

越通社河内——抗美救国战争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但在战争中建设人民武装力量的经验教训,至今在理论和实践中仍具有重要价值。值此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纪念之际,国家主席梁强在国内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分享在新时代下建设强大人民武装力量的宝贵经验教训。越通社谨向读者介绍文章全文:

越南国家主席梁强。图自越通社
越南国家主席梁强。图自越通社

抗美救国战争取得的胜利:在新纪元里建设强大人民武装力量中的经验教训

越南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梁强

以1975年春季大捷为顶点的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成为我们民族几千年建国卫国斗争历史中的伟大胜利,"永远载入并铭刻在我们民族的史册上,成为最辉煌的篇章之一,成为革命英雄主义和人类智慧全面胜利的光辉象征,并载入世界史册,成为20世纪的伟大功绩之一,具有重大国际意义和深远时代价值"。这一伟大胜利开启了民族历史的新纪元——独立、统一、全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成果,其中包括:党和胡志明主席英明、睿智的领导,正确的战争路线和革命方法;是我军民在21年长期艰苦抗战中展现出的英勇顽强、机智灵活和创造精神;是全民族大团结的力量,北方后方的大力支援与南方前线的顽强斗志紧密结合;是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之间战斗友谊、唇齿相依的团结情谊;同时也离不开苏联、中国及兄弟社会主义国家的巨大和宝贵的援助,以及世界进步人民、热爱和平人民的支持和鼓舞。

为这场伟大胜利做出贡献还有人民武装力量的卓越战功和无数英雄烈士的英勇牺牲。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76年12月)指出:“大会表彰英勇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干部和战士们,他们在几十年来已顽强战斗,从使用竹竿、枪支,逐步发展成为强大的兵团,打败了凶狠的敌人,从奠边府大捷到胡志明战役,立下了许多赫赫战功,使我军的光辉传统更加辉煌,与全国人民共同谱写了越南革命战争的奇迹英雄壮歌!” 为了圆满完成抗美救国战争中的战略任务,我们党和我国高度重视并全力培育、建设强大的人民武装力量,使其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打败侵略者,牢牢保卫革命成果。战争虽然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但在抗美救国战争中建设人民武装力量的经验教训,至今在理论和实践上依然具有重要价值,尤为突出的包括:

第一,始终坚持并加强党对人民武装力量绝对、全面、直接的领导,以及国家对人民武装力量集中统一的管理和调控。

这不仅是抗美救国战争中的深刻经验教训,更是我们党我国在建设人民武装力量过程中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在抗战初期,党中央委员会第十二次扩大会议(1957年3月)就通过了关于建设军队、巩固国防的决议。该决议确定了“积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逐步走向正规化、现代化”的方针,并明确指出,建设军队、巩固国防是全党、全军和全民的共同任务。为了胜利完成建设军队、巩固国防的任务,决议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和政府的指导是决定性因素”。贯彻越共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的决议,在党对军队绝对、全面、直接的领导,国家的集中统一管理和调控以及人民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军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建立起包括陆军、海军、防空-空军和各大主力军团在内的完整力量体系;与其他力量及全民一道,形成强大的综合实力,连续粉碎了美伪政权的一系列战争战略。

我们党和国家在领导人民军队建设的同时 还特别重视人民公安力量与民兵自卫队的建设、巩固和发展。党中央、政治局、书记处已颁布多项重要的决议和指示,以领导和指导将人民公安力量建设成为一支绝对忠于党和国家、密切联系群众、具有战斗力强的武装力量,一支组织严密、业务精通、具备科技和技术水平的力量;将人民公安力量置于党“直接、全面、统一”的领导下。对于民兵自卫队,在抗美救国战争时期,党提出“以巩固为主,同时稳步发展,重点放在关键地区”的方针,“新建的厂房、工厂和农场都必须建立自卫组织,并有干部负责紧密指导”;据此,民兵自卫队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坚实有力且广泛发展,既保障劳动生产,又保障治安任务,并在必要时能参与作战。

uuidb111d04f-4724-432a-ac8d-2e65334c3296code001library1type1mode1loctruecaptrue.jpg
1975年4月30日中午,在西贡政府倒台前的最后一刻,以决战决胜精神,390号坦克撞倒独立宫铁门,标志着越南民族抗美救国战争取得完全胜利。图自越通社

预计今后一段时期,世界形势仍将持续发生深刻、快速变化,复杂且难以预测。在国内,革新事业、国家建设和保卫祖国已取得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成就;国家的基业、潜力和国际声誉不断提升,为国家在新纪元奋发图强奠定了重要基础。

然而,除了有利因素之外,国家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许多新的和复杂的问题出现,尤其是社会中仍存在一些尚未彻底解决的复杂问题和矛盾;敌对势力加大破坏力度,否认党的领导,意图“非政治化”武装力量。这一形势要求必须坚定和加强党对人民武装力量的绝对、直接、全面的领导,以及国家对国防、安全与保卫祖国事业的集中统一管理。这对人民武装力量的发展、成长、战斗和取得胜利的过程具有紧迫性和具有决定性意义。

新形势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涵盖政治、思想、道德、组织和干部等方面的各项坚决、同步、不间断、不懈怠、全面的主张和措施来继续大力推进党和政治体系的建设和整顿工作。在提高对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等领域领导效能的同时,党和国家继续领导、指导建设与巩固全民国防体制、全民国防阵势以及人民安全体制、人民安全阵势,将其与构建和加强坚实的“民心阵地”相结合;建设革命化、正规化、精锐化、现代化,在政治上坚定,综合素质和战斗力强的人民武装力量,使其成为在新形势下国防、安全和保卫祖国事业中的中坚力量。同时,继续开展理论研究、实践总结,完善党对人民武装力量的领导机制和国家对其的管理、运作机制;结合加强党的工作、政治工作的效能,有助于保持并增强党对人民武装力量的绝对、直接、全面领导,以及国家对该力量的集中统一的管理和调控,切实满足新的任务与要求,确保在任何情况下不陷入被动状态。

二是,特别重视人民武装力量的政治和精神因素培养。

深刻贯彻列宁的论点:“在任何战争中,胜利归根到底是由在战场上流血的群众的情绪决定的”,以及胡志明主席的观点:“没有任何军队、没有任何武器可以打垮一个整个民族的牺牲精神”,我们党和我们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人民武装力量乃至全民的政治、精神因素的建设与发挥,尤其是在抗美救国战争中,当我们的军民必须对抗一个世界上极具经济与军事实力的强大敌人时。我们党明确指出:“在思想方面,必须更加深刻贯彻长期艰苦、自力更生、必定胜利的观点;必须培养坚强意志、英勇战斗、克服一切困难艰险,坚决杀敌救国,迈向彻底解放南方、统一祖国的精神;必须提高警惕,巧妙保存和藏匿力量,反对冒险主义和急躁心理;必须教育大家胜不骄、败不馁的意识”。

为建设一支强大、精干的人民武装力量,满足长期、艰苦卓绝、激烈的抗战任务要求,我党主张首先必须加强政治教育、思想领导,在全军范围内大力推进政治整训,巩固工农阶级立场,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与真正的国际主义精神紧密结合,提高革命警惕性和战斗力;克服斗志衰退、居功自傲、骄傲自满、组织纪律松弛等错误思想。正因具备坚强的政治和精神力量,人民武装力量才无惧艰苦与牺牲,不屈服于任何凶恶敌人,机智勇敢、富有创造性地完成各项作战任务,取得辉煌战果,与全国人民一道赢得了抗美救国的伟大胜利,使越南国家和人民在胡志明时代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人民武装力量的实力由多种因素构成,其中最根本的是政治和精神因素。贯彻胡志明主席提出的“要打好枪,先做好人”的思想,在当前形势下,继续把加强人民武装力量的政治建设视为首要任务和原则性问题,是提升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基础。贯彻这一原则,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使人民武装力量的干部、战士深刻理解党在军事、国防、安全方面的主张和路线。在全面贯彻“保障国防安全是关键性、经常性任务”的基础上,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持高度的革命警觉,掌握形势,积极提供参谋并直接参与处理国防、安全、外交等突发情况,避免陷入被动局面,避免战争和冲突,践行未雨绸缪地捍卫祖国,做到“防患于未然”。

面对新形态的战争、新作战方式、新战略空间和新型战争手段的出现,中央军委—国防部,公安部党委—公安部及各级党委、指挥机关和地方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对人民武装力量干部、战士的领导、教育与锤炼,不断提升政治素养、爱国精神与革命英雄主义,锻造吃苦耐劳、甘于牺牲、敢打、能打、必赢的战斗作风,在任何形势下牢牢保卫社会主义越南祖国。

第三,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组织严密、结构合理、成分齐全、综合素质和战斗力强大的人民武装力量。

为满足抗美救国的战斗任务,我党和国家继续推进由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所组成的“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的建设与发展。越共中央政治局于1962年12月6日至10日召开会议,明确了南方革命当前形势、方向和工作任务,提出了在南方建设与发展武装力量的方针,其中明确提出“广泛发展游击队和民兵,提高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的质量” [10];同时明确了南方三类军种的建设方向及具体数量。

在这场抗战中,我党和国家建立并发展了包括各军种兵种在内的主力军,重点建设主力军团,作为南方战场的核心力量。防空—空军军种、海军军种不断壮大,与人民及其他力量一道击败了美帝对北方的空战与海战。同时,组织和发展了各阵线、各主要力量及长山路沿线的战略运输部队,使主力军真正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掌握战场主动权、向敌人发起进攻的核心力量,与全国人民一起完成南方解放、实现国家统一的伟大使命。

在党的领导和国家的指导下,地方部队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并在抗美救国战争中实现了质的飞跃。北方的地方部队建设满足了保卫社会主义北方的任务要求,组建了多支步兵、防空、工兵、炮兵等部队;在南方战场,所有郡、县、市镇、省和城市都组建了地方部队,推动武装斗争与政治斗争同步发展,形成军事、政治、兵运三结合的“三个方向的进攻”战略,覆盖高山、平原农村和城市三大战略区域。

民兵自卫队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根据不同地方、工地、农场、工厂、企业的不同条件在各地广泛发展,以中小规模建设,适应不同类型战争和各种情况的需求。

在抗美救国战争中,人民武装力量的建设确保了各类军种、各支力量之间的协调与平衡,符合革命武装斗争的发展要求和各军种的战略地位,也符合各个时期、各个战场乃至全国范围内人民战争路线。每一类军种、每一支力量都经过全面训练和锤炼,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战斗力,满足作战任务要求;与其他力量紧密配合,形成人民战争阵势的综合力量,与全民一道,创造了1975年春天的伟大胜利。

当今,面临在新形势下的任务要求,人民武装力量需要继续研究、调整、重组与整编,确保其质量和合理的数量、成分、组织和结构。为此,人民武装力量要深入贯彻并严格、高效地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政治体系组织机构改革,使其精简、高效运行的主张,以及关于建设人民军队和人民公安的主张,尤其是中央政治局于2022年1月17日颁布关于2021-2030年及后续阶段越南人民军队组织建设的第05号决议(05-NQ/TW)、2022年3月16日颁布的关于加快建设真正清廉、强大、正规、精锐、现代化、适应新形势下要求和任务的人民公安力量的第12号决议(12-NQ/TW)。继续按照精、简、强方向调整人民军队组织结构,同时重新部署力量、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确保各组成部分与力量之间的整体性、配套性与合理性,符合全民国防、人民战争路线及武器装备保障能力;按“部委精干、省级全面、乡社坚强、扎根基层”的方向调整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建设强大的后备力量和广泛分布于各地区及海域的坚强民兵自卫队。重视军事训练创新、提高技战术水平,进行政治教育和全面素质训练,同时保障人民武装力量的后勤和技术;加快国防安全领域的国际一体化与对外工作,进而提升人民武装力量的综合素质与战斗能力,适应新形势下国家防卫和安全任务的要求。

uuidc2dafea8-8908-47c7-961a-77dd9dd52c16code001library1type1mode1loctruecaptrue.jpg
越南空军装备先进的苏-30MK2战斗机。图自越通社

第四,切实保障人民武装力量的武器装备和技术装备;积极研究并灵活、熟练地运用越南军事艺术,以应对各种类型战争和作战对象的发展实际。

在抗美救国战争中,我党我国始终秉持“先有人,后有枪”的观点,确定武器装备是构成武装力量战斗力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我党我国采取了多项领导与指导措施,推动武器、装备和技术手段的改进与保障工作,其中“结合使用简易武器、常规武器与相对现代化武器,逐步迈向更加现代化”。在这一阶段,为人民武装力量改进和保障武器装备的主要措施包括采购、接受援助、国内自制以及从敌方缴获;同时,熟练且富有创造性地高效运用现有武器装备。凭借上述措施,人民武装力量,特别是人民军队,已构建起一套较为同步、相对现代的武器装备体系,为提升综合素质与战斗力提供了保障,足以打败在武器装备上占有明显优势的侵略敌人。

在保障人民武装力量武器装备的同时,我党我国特别重视领导和指导对军事艺术的研究、发展与创造性、灵活而熟练的运用军事艺术,适应抗美救国战争的新条件。这场战争在南方的发展规律是武装斗争与政治斗争相结合,革命战争与武装起义相结合,军事进攻与群众起义相结合,歼灭敌人并争取掌握政权。其中,武装斗争通过一系列大规模军事战役,在战争后期阶段发挥决定性和主导性作用。人民武装力量各部队在每一次战斗、每一场战役中都灵活、柔性并不断创新地运用作战艺术,尤其是组织和使用兵力的艺术、兵力机动的艺术、构建战局的艺术、佯动欺敌的艺术以及选择进攻方向、进攻重点、进攻目标与战法的艺术等,从而在力量上形成压倒性优势,一步步取得胜利,直至赢得最终胜利。

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保障武装力量拥有新一代、现代化的军事安全武器装备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发展趋势。加强武装力量,尤其是人民军队和人民公安的现代化建设,是我党和国家的正确主张,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也符合世界军事、安全科技的发展趋势。

为实现这一主张,除了将人力资源建设作为核心和决定性因素外,还必须重视为人民武装力量配备先进的武器和技术装备,而一个长期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是发展国防工业和安全工业。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发展国防工业和安全工业的各项主张和路线,秉持主动、自力更生、自主自强、军民两用、现代化的方针,使其紧密结合,并成为国家工业的尖兵力量,满足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在各种情况下为武装力量提供良好的武器装备。同时,要加强理论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借鉴国际经验,以发展适应新形势的军事艺术及国家安全、社会安全防卫艺术。

五是与全民一道,培育和构建血肉相连、鱼水情深的军民关系,落实好党的人民战争路线。

越南人民武装力量由越南共产党和胡伯伯组织、领导、教育和锤炼,具有深厚的工人阶级性质、人民性和民族性,为实现党的目标和理想、人民的幸福而战。坚定依靠人民、绝对忠于人民、服务人民,与人民团结一心、血肉相连,既是加强武装力量革命性、人民性和民族性的重要原则,也是人民军、人民公安和民兵自卫力量的优良传统。

胡志明主席曾教导:“关键在于,任何主力部队、地方武装、游击队,都必须紧紧依靠人民。脱离人民,一定全失败。依靠人民,就是赢得民心,让人民信任、喜爱、支持。这样,无论任务多么艰巨,都能完成,一定胜利。”[12]

在抗美救国战争中,人民群众的养育、庇护和支援,以“米不缺一斤,兵不少一人”的精神提供了人力和物力,使人民武装力量迅速发展壮大。1962年12月,中央政治局在一项决议中指出:“南方人民卫国战争的发展,是一场反抗强大、残暴、凶狠敌人的全民性、全面性、长期性的游击战争的发展过程。”[13]

因此,构建和巩固血肉相连的军民关系,与全体人民共同战斗、共赴胜利,不仅是原则性问题,也是成功贯彻党的人民战争路线的重要战略举措。

在党的领导下,1959至1960年间,武装力量大力支援南方人民发动“总起义”运动,掌控了大片农村地区。在美国帝国主义推行“特种战争”战略(1961—1965年)期间,南方军民大力推进“两条腿、三面出击”的斗争方针,结合政治斗争与武装斗争;同时动员战略村庄中的群众开展斗争,结合军事进攻和兵运活动,粉碎了美伪政权建立战略村的计划。美国帝国主义转而实施“局部战争”战略(1965—1968年)后,我军民继续开展全民抗战,主动在三大战略区域向敌人发起进攻,并成功粉碎了美国对北方的破坏性战争。1968年戊申春节总进攻与总起义,以及1975年春季总进攻与总起义的胜利,彻底解放了南方,实现了国家统一,是在党的英明领导下,以人民武装力量为核心的全民抗战力量最生动的象征。

在当前阶段,人民军队、人民公安和民兵自卫力量需不断发扬光荣传统,尤其要构建同人民血肉相连、团结紧密的关系,弘扬服务人民、保卫人民的责任精神。人民武装力量要继续发扬本质、传统和既有成就,以切实行动深入开展群众工作,为提升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和社会安宁作出贡献;在防灾减灾、抗击疫情、搜救等方面发挥先锋作用,随时准备挺身而出,奋战在重点区域和危险区域,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积极宣传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建设人民武装力量、全民国防和人民安全体系,结合推进坚强“民心战线”的建设,进一步发挥人民在实施全民国防、全民安全战略中的巨大作用,形成强大的综合力量,确保国家建设和保卫事业取得胜利。

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是越南民族在20世纪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体现了党和胡志明主席在制定抗战路线、建设人民武装力量方面的英明领导,有效应对了侵略战争的严峻挑战。人民武装力量圆满完成了崇高使命,与全国人民一道完成了解放南方、统一国家的伟业。抗美救国战争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关于人民武装力量建设的宝贵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应继续深入研究、灵活运用并进一步弘扬,为在新时代中实现社会主义越南祖国的建设和保卫事业作出贡献。(完)

越通社

更多

范明政总理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越南政府总理:推动九龙江三角洲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包容性发展

4月21日下午,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在关于南方重点交通项目实施情况的各部委和地方会议上作结论时认为,打通公路、航空、海运、水路、铁路等所有交通堵点,九龙江三角洲才能摆脱贫困,实现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下定决心去落实,每一代人都为实现既定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附图 图自越通社

国际社会的宝贵支持是越南赢得最终胜利的重要力量

唯有越南能在冷战时期最激烈的战线改变边界线,唯有越南能在1975年实现国家统一。上述是值此越南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1975年4月30日—2025年4月30日)之际,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胡志明研究所所长弗拉基米尔·科洛托夫(Vladimir Kolotov)教授接受越通社记者的采访时所强调的内容。

越南驻文莱大使陈英宇向文莱外交与贸易部第二部长艾瑞万介绍越南美食。图自越通社

在文莱传统节日传播越南美食文化

文莱外交部日前隆重举行开斋节(Hari Raya)。文莱外交与贸易部第二部长艾瑞万(Dato Erywan Pehin Yusof)以及国内外1000多名嘉宾参加活动。

苏联和平基金会董事会成员、苏联援越委员会成员维克多·彼得罗夫接受越通社驻莫斯科记者的采访。图自越通社

国家统一50周年:从民心到国际友谊的胜利力量

“我为曾‘参与’越南国家统一事业感到自豪”,苏联和平基金会董事会成员、苏联援越委员会成员维克多·彼得罗夫(Viktor Petrov)值此越南南方解放和国家统一50周年之际,接受越通社驻莫斯科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河内市委常委、市人民议会常务副主席冯氏红河与布拉格市长博胡斯拉夫·斯沃博达。图自越通社

加强河内市与捷克各地之间的合作关系

越通社驻捷克布拉格记者报道,4月16日至19日,以河内市委常委、市人民议会常务副主席冯氏红河为首的河内市人民议会代表团对捷克进行工作访问,旨在进一步加强河内市与捷克各地方在各领域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