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越南国会常务委员会第49次会议于9月5日上午在首都河内开幕。会议听取并审议政府关于反腐败工作、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2025年司法执行工作等多项报告,同时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述职报告,并全面总结本届任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情况。
会议指出,要持续推进法治建设,强化预防预警能力,坚决整治消极腐败现象,尤其要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回避责任、怕出错、不作为”等问题。
国会副主席黎明欢在讨论中指出,当前诸如高薪招工诱骗人员赴柬埔寨和零元旅游欺诈老年人等犯罪手法仍频发,社会反映强烈。尽管有关部门已多次开展宣传教育,仍有群众上当受骗,反映出防范工作仍需加强。他强调,公安机关和地方政府应进一步深化数字化转型成果应用,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提升公众认知教育和风险防范能力。
在部署2026年反腐败、反浪费与防消极现象工作时,常设委员会建议政府继续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严格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指导委员会工作要求,推动反腐措施协同高效落地。要坚持以预防为主,提升早期识别与预警能力,努力做到早发现、早阻断。
除加强对腐败高发领域的监督检查、提升大案要案查处质效外,会议特别强调要着力治理“微腐败”与各类寻租行为,切实减轻群众与企业负担。要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肃整治回避责任、推诿扯皮、畏难怕错、不敢担当等不良现象。
国会民愿与监督委员会副主任黎氏娥指出,虽然反腐预防工作已得到重视,但仍存在明显短板。部分预防措施实效不足、流于形式,该问题虽经多次提出却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她表示,党的一些方针政策在转化为具体制度过程中进展缓慢,与反腐、反浪费直接相关的法律修订工作——如《节约防浪费法》和《反腐败法》——也存在滞后,建议政府深入评估并汇报制度构建进展缓慢的原因。
黎氏娥还提到,部分干部和公职人员中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的消极心态,导致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担当精神。她建议政府全面评估此类现象,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坚决纠正敷衍塞责、推诿回避、怕负责任、不敢作为等突出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