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驱动越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引擎

越南国家创新中心(NIC)、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及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最近联合发布的《越南人工智能经济2025》报告预测,到2040年,人工智能有望为越南国内生产总值贡献高达 1300亿美元,相当于当前经济规模的 约25%。

这一数字不仅令人瞩目,更凸显了人工智能在越南国家发展战略中的 核心地位。

越南人工智能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越南是东南亚最早发布人工智能研究、开发与应用国家战略的国家之一。根据该战略,越南的目标是 到2030年跻身全球AI前50强,建设 10个创意创新中心,并打造 至少1个人工智能高科园区。

自战略发布四年以来,越南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已初见成效,人工智能不再是陌生的新兴技术,而是被视为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

《越南人工智能经济2025》报告显示,2024年越南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已达 7.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 15%至18%,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12%)。其中,人工智能应用增长最快的领域为金融科技,其次是在线教育、医疗健康及电子商务。

数据显示,目前越南拥有765家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初创企业,在东南亚地区排名第二,仅次于拥有1100家初创企业的新加坡。FPT、Viettel、VNPT、VinGroup等越南大型计软也纷纷设立了人工智能研发中心,聚焦 本土化产品 和 创新应用。

MedCAT股份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邓氏莹雪: “越南的非结构化数据市场极其广阔。如果能将这些杂乱的数据转化为干净数据,就能为AI模型提供高质量输入。这正是我们打造 Make idus 平台的原因,旨在实现数据的智能化读取与自动提取。”

全球独立市场研究网络(WIN)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指数显示,越南表现突出,在4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6,得分为59.2分(满分100分)。

需要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尽管在数量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越南人工智能市场在质量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专家指出,越南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仍处于初期,数据基础设施薄弱、专业人才不足、法律框架尚不完善。目前的人工智能应用——从聊天机器人到文本识别——仍仅限于试验或展示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在整个经济中的普及程度仍较有限。根据2024年越南信息与传媒部调查,只有 约12%的中小企业 尝试过AI应用,而一年后仍能持续使用的不足 5%。高成本、技术门槛和缺乏实施支持是主要原因。

RMIT大学人工智能硕士项目负责人丁玉明副教授:“首先是基础设施问题,发达国家拥有海量数据和超级计算机,而越南在这方面仍受限。需要制定国家数据战略,以便企业能够参与其中。”

越南国家创意创新中心副经理杜进盛:“人工智能的核心依然是数据,而即便是大型企业,也不可能掌握关于越南人、消费者行为以及具体需求的完整数据。这正为越南初创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需要抓住机遇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全球经济创造约5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这被视为越南进入技术新时代、实现突破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然而,创新周期的窗口往往极其短暂,仅持续数年。越南若不能 尽早建立自主可控的AI生态体系,就可能被迫依赖进口技术、失去数据控制权,并在全球竞争中落后。

越南国家创新中心副经理杜进盛:“越南或许是人工智能领域最为开放的国家之一,AI发展几乎没有任何限制。一些国家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后果存在担忧,因此设定了诸多限制。这对越南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遇,有助于支持和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驻越南副首席代表久保佳友:“越南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中具备一定的优势。除了战略方向外,越南政府还需出台更切实的支持措施。具体,除了为初创企业和年轻AI研究团队提供财政支持外,政府应推动技术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开源数据发展并支持市场准入。我们相信,凭借潜力巨大的人工智能人才,越南可以利用这些支持,推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越南自主研发产品。”

《越南人工智能经济2025》描绘的 1300亿美元 只是一个潜力数字,能否实现取决于 政策、技术与资本 的协同发力。

AI不仅是产业升级的新引擎,更是越南在全球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力量。

机遇稍纵即逝,唯有抓住窗口期,越南才能在AI时代占据一席之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