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胡志明市——自7月1日起,胡志明市与全国同步运行两级地方政府模式。运行一个多月的情况显示,从思维到行动都出现了积极转变,尤其是政府机构逐步健全,运转顺畅稳定;干部、公务员队伍逐步适应新模式,服务态度热情、专业;行政手续不断精简,同时加大分级分权力度,迈向“无地理界限”办事模式,为民众和企业带来便利。
从“一对一”模式
新政府一开始运作,胡志明市168个乡、坊、特区的政府机构便立即投入运作,果断行动,同时完成两项重要任务:一是确保机构运转顺畅稳定,不中断文件、行政手续的办理;二是完善机构,合理安排人员,做到“人尽其才、事得其人”。
在福胜坊(原巴地-头顿省)的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从最初几天起,前来办理行政手续的市民都能得到志愿者的积极协助。每当有市民走进大厅,就会有志愿者前来引导和帮助。
来自莱耶(Rạch Dừa)坊的陈成信一走进门,志愿者就上前迎接,引导取号并办理土地相关手续。他表示,自己刚进门时还不熟悉流程,不知从何入手,就有志愿者细心指导。
“志愿者不仅热情周到,这里的公务员服务态度也友善、虚心,让我对行政机关的印象很好。合并之后的这些积极变化让我非常满意。”陈成信高兴地说。

福胜坊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的公务员阮氏香介绍,一个多月来,前来办理手续的市民都有志愿者引导和帮助,这大大减轻了公务员处理大量民企行政手续的压力。
“年轻市民多已掌握科技,但年长者中不少人不熟悉,甚至不会用智能手机,因此总是需要帮助。志愿者协助公务员完成了许多工作,从扫码取号、填写表格到指导市民在线提交文件等。”阮氏香说。
凭借“一对一”模式和公务员的努力,福胜坊在一个多月的运作中未收到市民对服务态度或延误办事的投诉。国家公共服务门户网站的民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该坊的行政办理满意度达94%,对投诉处理的满意度为17.9/18分(相当于99%)。
到机构“走入正轨”
以安坊是胡志明市人口最多的坊,达227817人,自7月1日起进入两级地方政府模式的运作阶段,工作量非常大。仅一个多月后,机构便迅速“进入轨道”,每天受理和处理数百份文件,服务市民达300—400人次。
以安坊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现有一名由坊人委会副主席兼任的主任、一名专职副主任、15名公务员和职员、2名非专职干部以及2名合同工。从8月1日起,“无地理界限”工作组的5名成员正式上岗,扩大了对市民的服务范围。
据该中心副主任吴嘉大介绍,行政手续中最多的是公证、户籍、土地、个体工商户登记和社会保障。网上提交文件平均受理时间仅约5分钟,需要指导的情况也只需15分钟。从7月1日至今,共解决6312份文件,全部按时完成。

为减轻公务员压力,坊里采取多项措施:升级网络和设备,安排团员、青年和非专职干部指导网上提交文件,提前公示表格样本,当天办理完结认证、公证等手续,并推动通过邮政服务寄送结果。
吴嘉大表示,文件处理速度快,很多手续当天就能完成,大大节省了市民和企业的时间与出行成本。
不过,由于该坊人口众多,工作量比以前增加2-3倍,公务员必须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完成任务。
已安坊居民黄氏英表示,调整行政区划并未影响办理手续,反而感觉流程更快、更稳定。
58岁的阮氏花住在富立村,家距中心近20公里,她说,以前办证要上县里,一天都耗在路上,现在在乡里就能办好,方便很多。如果能在偏远村设流动受理点,将更方便村民。
秉持“办完事,而不仅是到点下班”的精神,富教社人委会设定目标,在2025年下半年既要办好行政手续,又要全面推进高标准新农村建设,实施公共投资项目,推动与企业对接,并将数字化转型落实到每个村,从而助力完成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未完待续)

从行政办事到服务型转变的有力步伐(第二期)
自新政府开始运作以来,胡志明市涌现出许多富有创意和灵活性的做法,在为民众和企业办理文件、行政手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