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谈到落实越共中央政治局2025年5月4日颁布的《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第68-NQ/TW号决议》的成效,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强调,要制定一套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用于衡量营商环境、公众与企业的满意度,并能量化反映政府服务成效。
指标体系要“不粉饰、不抹黑”
8月10日,在主持与政府总理行政改革咨询委员会下属民营经济发展研究部(第四部)的工作会议时,范明政总理指出,要继续高效落实越共政治局第68号决议,真正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类似农业“包产到户”式的突破。
总理要求第四委员会持续掌握并评估决议落实情况,确保数据准确,不粉饰、不抹黑;各部委、行业和地方必须强化监督检查和督促落实;完善监督机制,发挥越南祖国阵线和各政治社会团体的监督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地方监督计划。
要准确掌握实情,除检查监督外,还必须有明确、可操作的指标体系作为客观评价依据。
为此,总理责成财政部、第四委员会及相关机构尽快制定分阶段的“落实成效测评指数”,并评估民营经济环境是否真正开放。
指标体系必须满足“六个明确” (明确人员、明确事项、明确时间、明确成果、明确责任和明确权限)和“三个易”(易跟踪、易推动、易评估)的要求。政府将依托该指标体系提供的精准数据来制定民营经济相关的政策方针。
在衡量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方面,应依据第68号决议所规定的企业评估标准,涵盖守法情况、就业贡献、财政贡献、社会保障履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土地、资金和人力资源获取、科技应用与创新、数字化与绿色转型以及商业道德等。
制定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对于全面、客观认清形势,避免主观臆断或片面判断至关重要。评估准,决策才准;反之将难以决策。
有了指标体系,才能准确衡量成效,找出不足及其原因,识别制度和法律上的障碍与瓶颈并加以破解。这也是掌握企业和社会对第68号决议信心程度以及企业参与度的重要依据。
这一要求体现了政府和政府总理在民营经济领域推进实质性改革的决心—— “言必行,行必果”。范明政强调,要让决议真正落地,形成“可称、可量、可测、可数”的成果,而不是停留在形式上。最终目标是推动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提高GDP占比,提升劳动生产率,与全国一道迈入新时代。

“神速行军,作战必胜”
范明政总理要求各级各部门团结一致,“全国如一支大军,向目标神速行军,敢打必胜,胜而必稳”,既要满足当前任务要求,又要兼顾长远发展,全面贯彻第68号决议精神。
今年8月,正值回顾3个月来“神速行军”的历程——为全国94万多家民营企业和520万户个体工商户疏通发展资源。
68号决议颁布90天以来,最显著的变化是,全社会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认知明显转变,创业精神被激发,企业发展热情高涨。
新注册和恢复经营的企业、个体户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6月份,新成立企业数量创纪录地达到2.44万家,同比增长近61%,是2021年至2024年平均水平的两倍。
7月份新增企业1.65万多家,使前7个月新注册企业总数达10.77万家,同比增长近11%;现有企业新增注册资本超过2400万亿越盾,同比增长186%以上。
7月份,新成立个体工商户61460户,注册资金达12.4万亿越盾,使前7个月新成立个体工商户总数接近53.62万户,同比增长165%。
上半年,近13700户按定额纳税的个体户改为申报纳税,近1480户个体户转为企业。
前7个月,有66300多家企业恢复经营,同比增长近50%;其中7月份恢复经营的企业近1.5万家,同比增长78%以上。
截至8月初,近56700户个体工商户注册使用由收银机生成的电子发票,完成计划的150%以上。
这些初步成果为实现到2030年拥有200万家民营企业的长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届时,民营经济将贡献GDP的55%至58%、国家财政收入的35%至40%,并创造全国84%至85%的就业岗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