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8月10日,越南卫生部表示,目前本地区一些国家的基孔肯雅疫情呈上升趋势。基孔肯雅病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性疾病,会引起发烧和严重的关节疼痛。基孔肯雅病毒主要由雌性蚊子传播,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它们也能传播登革热和寨卡病毒。这两种蚊子在白天叮咬,但它们可能在清晨和傍晚最为活跃。
据卫生部的消息,自2025年7月22日起,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出警告指出,基孔肯雅热疫情正在迅速蔓延,印度洋部分岛屿报告出现大规模爆发。目前,该疫情已扩散至非洲、南亚及欧洲部分地区。
中国广东省疾控中心在2025年上半年已记录逾4800例基孔肯雅热病例,这是该地区迄今最大规模的疫情爆发。
从今年初至8月2日,新加坡也报告17例基孔肯雅热病例,比2024年同期增加8例,其中至少有13人曾前往海外疫情爆发地区。
虽然越南目前尚未在社区中发现基孔肯雅热病例,但据卫生部表示,由于传播该病的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在多个地方进入高密度活跃期,加之夏季游客进出越南频繁,因此该病有可能传入越南,存在潜在风险。
针对这一情况,卫生部强调,要加强各口岸、社区、旅游景点和医疗机构的疫情监测,特别是对从疫区入境的病例,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另外,卫生部要求疾病诊疗管理局对医疗干部进行培训,指导各地方保障患者急救药品、机械设备和物资充足。
卫生部要求疾病诊疗管理局密切监测疫情发展,与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各国国家联络点密切协调,分享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及时报告并提出适当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
卫生部同时劝告,从疫情高发国家或地区返越人员应主动在12天内,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若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如突然高烧、关节疼痛、皮疹等),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咨询与及时治疗。
各家庭及居民区应做好环境卫生工作,每周开展清除孑孓和蚊虫滋生地的措施。如有发烧,请立即前往医疗机构检查并接受治疗。请勿自行在家治疗。(完)

继续抓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
从2025年初以来,全国27个省市出现零星新冠肺炎病例,近期病例数持续增加。尽管被列为B类的的传染病,但越南卫生部仍要求各专业单位和地方卫生机构加强监测工作,及时制定新冠肺炎疫情有效防控方案,同时建议人民采取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