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战争已远去半个多世纪,但橙剂毒害留下的创伤仍是许多越南家庭挥之不去的阴霾。面对跨越数代人的可怕后遗症,受害者们仍在为争取正义而不懈奋斗以及肯定了强烈的求生欲望。他们不仅是历史悲剧的承受者,更是一个更加人道与公正的未来的灵感源泉。
胡志明市橙剂/二噁英受害者协会主席、人民医生阮红山副教授透露,目前,全国第二代二恶英受害者约85万人,第三代受害人约35万人,第四代受害人约500人。
他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非常困难,特别是那些有多代受害者、患有重病、疾病反复发作、生下畸形、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高昂的特殊医疗费用更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
阮红山认,这些家庭迫切需要医疗照护、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来稳定生活。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携手共建更人道、更公正的未来。

以陈素娥女士起诉案为例。曾是解放通讯社记者,陈素娥女士(于1942年出生),在战争时期感染了橙剂。她用了三分之一的人生寻求正义,为数百万名受害者发声。
陈素娥女士起诉了在越南战争时期为美军提供有毒化学品的美国各化学公司。她说,橙剂是摧毁了一代又一代的家庭和家族的遗传毒性,子女孙辈至今仍在承受毒害。数百万受害者的健康也受到了严重损害。
尽管年迈体衰,陈素娥仍誓言"将抗争进行到生命最后一息",并已完成法律文件委托后继者继续诉讼。
胡志明市橙剂/二噁英受害者协会数据显示,合并后的新胡志明市登记在册受害者超1.3万人,实际人数估计达2.8万。
回溯这场持续16年的跨国诉讼,可见这位耄耋老人的非凡毅力以及国内外和平力量的支持。
据胡志明市橙剂/二噁英受害者协会的统计,越南全国约480万人感染橙毒剂/迪奥辛。数十万名受害者已死亡,数十万人每日与橙毒剂所造成的病魔作斗争。
阮红山表示,尽管越南党和政府持续为橙剂受害者出台多项帮扶政策,包括为抗战人员及化学毒剂感染者亲生子女提供月津贴,但仍难以满足多数受害者的生活需求。
阮红山期待,每个人既以责任、更以仁心参与医疗帮扶、技能培训、就业扶持等工作,让受害者成为社会关切的焦点和传播善意的源泉,通过他们的自强故事传递生命的坚韧。
近20年来,通过"阮友寿奖学金"、爱心住房等项目,受害者生活逐步改善。社会各界的关爱不仅创造了轮椅捐赠、康复治疗等实质帮助,更助力许多受害者成为勤学奋业的典范。
这些善举既是越南民族同舟共济美德的见证,更为无数饱经风霜的生命点亮了希望之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