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胡志明主席生前始终强调,除了祖国、阶级、民族的利益之外,我党没有其他利益;一切利益都是为了人民。虽然胡主席已经离开我们半个多世纪,但他的话语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成为指引全党在一切主张和决策中的红线。特别是在当前背景下,国家正站在迈入民族奋发图强新纪元的历史节点上,这种“以公为上”的精神在每一项主张和决策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最终目标是为祖国奉献,为人民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
精简政治体系组织机构——建设为民服务的行政体系
在领导越南革命的整个过程中,越南党始终坚定不移地确立这样一个任务:建设一个稳健、精简、高效能、高效率的国家机器,以满足现代国家治理的要求,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资源,为人民和可持续发展事业服务。这个观点通过多项中央决议得以具体化,例如关于加快行政改革、提高国家机器管理效能和效率的第17号决议(2007年);关于精简编制和重组干部、公务员、职员队伍的第39号中央决议(2015年);关于继续朝着精干、高效方向推进政治体系组织机构革新和重组的第18号决议(2017年)等。
然而,实践表明,当前国家机器的组织机构仍然臃肿,存在过多的中间层级与不必要的机构;各机关、单位之间的职能、任务、权力分工和工作关系仍有交叉、重叠、不清晰之处,削弱了整体系统的统一性和运行效率。值得关注的是,行政机构的经常性开支已占国家预算总支出的近70%——这一比例远高于许多行政管理体系较完善国家的48%至50%,导致国家缺乏足够资源用于发展投资,并可能潜藏落后风险,甚至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削弱国家竞争力,进而影响2030年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及2045年成为高收入国家的目标。
越共中央宋书记苏林曾多次强调:“精简政治体系的组织架构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必须实施,越早推进,越有利于人民、国家。”
事实上,在两级地方政府模式实施一个月后,各省、市基层政权机构初步运转顺畅、稳定,有效保障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前来办理行政手续的群众对新政府模式带来的变化表示满意。广义省义江乡居民谢玉荣表示:“我来为母亲申请办理婚姻状况证明。我看到新的机关办公环境明亮整洁,工作人员礼貌、热情、周到。从接待到办理手续,流程快捷、简明、高效。”

免除和资助学费:切实惠民的决策
在组织机构精简革命中,第一个“甜美果实”已经显现:2025年2月28日,越共中央政治局在听取政府关于通过精简政治体系组织机构而改善财政能力的报告后,决定自2025–2026学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对所有从幼儿园至高中阶段的公立学校学生实行全面免学费政策。根据这一决策,对在国家教育体系内接受教育的幼儿、普通教育阶段学生及普教课程学习者,若在公立教育机构就读,将获免除学费;若在私立教育机构就读,则可获得部分学费补助。这一政策不仅仅是教育领域的决策,更是一项具有深远人文意义的社会保障政策,体现了始终如一的“以民为本”理念,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据越南教育与培训部统计,全国目前约有2320万名学生,其中2150万名在公立教育机构就读,170万名在非公立机构就读,贫困和相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多达数百万名。可见,教育费用负担依然沉重地压在数百万个家庭的肩上,尤其是贫困、近贫困家庭,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同胞及低收入劳动者家庭。河内市陈垂阳女士有三个孩子,其中两个分别在初中和高中就读,另一个在公立幼儿园上学,她分享道:“这是一项非常好的政策,让人民感受到国家的关怀。”
这一深得民心的政策,是越南教育战略中的重大突破,巩固了教育改革的成果,切实保障了学习机会的公平性,并为国家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奠定基础。该政策同时彰显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坚定决心,有力支撑越南共产党提出的"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发展目标。
在今年5月25日对乂安省进行工作访问期间,苏林强调:“胡志明主席在世时特别关心青年一代的教育与培养事业,因为他们将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党和国家始终将教育培训视为首要国策,是实现发展突破、建设国家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关键任务。” 这一重要论述再次强调了教育的战略意义,以及免除和资助学费政策的深远人文意义,体现了切实为人民谋福利的宗旨。
在数字时代,仅仅免除学费还不够。越南正在发起一场名为“数字扫盲”的新一轮教育革命,面向全民普及数字知识与技能,从儿童到老年人,扫除“科技盲”,确保在4.0时代不让任何人掉队。正如1945年的平民教育运动曾成功消除文盲一样,如今的数字平民教育赋予每位公民掌握知识与科技的权利,激发自力更生、自主奋斗的精神,提升收入,改善生活,共同建设一个在新时代背景下繁荣、幸福的国家。
消除简陋危房 —— 不让任何人掉队
消除危旧房,不仅是一项社会保障计划,更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决策,充分体现了我党“为人民服务”的真正革命本质。因为,党和国家不仅关注国家发展的重大民生问题,也关心到每一户人家、每一个居所,特别是弱势群体、贫困家庭、近贫家庭、优抚对象以及有革命功勋的人民。
苏林强调,越南党的一贯方针是“必须把人民置于所有决策的中心位置,确保在发展道路上不让任何人掉队。”
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全国携手消除危旧房”运动,不仅保障了人民拥有安全居住权这一基本需求,更生动体现了感恩优抚的精神,弘扬人文价值,凝聚全民族的大团结精神,展现了党、国家和整个社会对人民的最高责任感。
据民族与宗教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19日,全国已消除266511间危旧房,其中231513间已竣工,34998间正在修建中。政府提出的目标是在2025年10月31日前基本完成全国危旧房的清除工作。太原省贫困户量氏乃女士在获得住房扶持项目资助后,满怀感激地说:"这些天来我激动得夜不能寐,仿佛置身梦中。经过多年艰辛,我们终于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一间间坚固新房不仅驱散了风雨的忧虑,更点燃了数万名不幸者心中的希望,激发了他们自立自强的意志,成为摆脱贫困、稳定生活的强大动力,为巩固民族大团结、实现一个发展进步、有温度的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回顾近年来党的诸多重大主张与政策,从精简政治体系、免除学费,到推动“数字扫盲”、消除危旧房等,可以坚定地说:越南党没有任何别的利益,唯有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所有路线、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服务人民、不断提升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正是这一点,构成了党的力量之源,凝聚起人民对党的信仰与热爱,使党有能力继续引领民族稳步迈入新纪元,兑现构建繁荣强盛、能与世界强国比肩的越南的伟大愿景 —— 正如胡志明主席所殷切期望的那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