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实施革新40年来取得的巨大、伟大且较为全面的成就,加之第四次工业革命如暴风骤雨般的发展,正为越南带来历史性的机遇,带领国家迈入新的纪元——民族奋发图强新纪元。这一现实同时也对越南提出了迫切要求,即必须坚决推进一场革命,以建设一个真正精简、高效,有效力、效果的政治体系,从而满足新革命阶段的任务与要求。然而,敌对势力、反动分子及政治机会主义者不断散播歪曲、反动的言论,蓄意歪曲问题本质,企图在人民中制造疑虑,煽动不满情绪,破坏民族大团结,阻碍国家发展进程。
2025年2月14日,在越共中央政治局发布关于2025年继续精简优化政治体系组织机构的若干内容与任务的第126号结论(126-KL/TW)之后,敌对势力、反动分子与政治机会主义者便迅速发起了一场“污名化宣传”攻势,旨在抹黑越南党和国家。多个社交平台,尤其是一些与越南存在敌对立场的外国组织的账号,开始散布大量信息、文章和视频,其中声称:“合并不过是党派清洗的工具”、“国家机构所谓精简其实只是人员调岗,徒增开支和复杂性”、“越南的编制精简只是形式主义、愚弄民众”等。事实真相究竟如何?
首先,我们必须坦率承认一个现实:当前国家机器仍存在臃肿、重叠的现象,导致运行效率不高。各机关、单位之间在职能上存在重复;中间层级过多,使决策和政策执行过程变得缓慢、缺乏灵活性。职能重叠、职责划分不清,直接导致责任不明确、出现“越权”现象,甚至彼此掣肘、“相互抵消”,从而造成推诿责任,发生消极现象,妨碍了发展,还催生腐败现象,降低国家机构的运作效力与效率。
例如,同一种食品却由三个不同的部门——卫生部、工贸部及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共同监管。当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往往不清楚具体应由哪个部门负责,导致事件处理延误,进而削弱了民众和企业的信心。甚至在一个部门内部也存在多个总局、司局拥有相似职能的情况。比如,农业与农村发展部下设四个总局(渔业总局、水利总局、林业总局、防灾减灾总局)共同管理自然资源和防灾减灾工作,造成职能交叉、职责重叠,难以协调处理跨部门问题。这种机构臃肿、职能重叠的情况,不仅仅是组织结构上的技术问题,而且直接、深远地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权利、企业的经营效率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继续优化组织机构设置,精简主管部门,明确职能、任务和主管部门是建设现代化行政体系、以人民和企业为服务中心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此外,机构臃肿所带来的财政负担也十分沉重。根据越南内务部于2023年公布的数据,整个政治体系中的干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总数约250万人,其中以事业单位人员为主。行政机构的经常性开支在国家预算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财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多年来,经常性支出一直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65%至70%左右,其中大部分用于支付干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及津贴。这对国家财政构成了不小的压力,尤其是在当前国家亟待优先将资源投入投资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以及疫情、数字化转型、能源转型等全球性挑战的背景下。在预算有限的条件下,精简机构编制规模是减轻财政压力、提升资源使用效率的先决条件。

不仅如此,精简机构的改革也是在国际一体化和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必然要求。随着越南日益深度融入国际社会,构建一个现代化、透明、灵活的公共行政体系,已成为吸引投资、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此外,越南设定到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8%以上,并在后续几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的目标,力争到2045年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在这一进程中,一个臃肿低效的行政体系将难以适应数字时代的快速变革和现代治理趋势。
此外,精简机构也是防治腐败和消极现象的必要举措。
事实如此清楚,但敌对势力、反动派和政治机会主义者仍不肯承认。他们鼓吹越南的改革只是“走走过场”、不彻底,因为“没有进行政治改革或重塑政治体制,机构合并就毫无意义”等。这是一种危险的诡辩,是偷换概念,企图否定越南的切实性改革努力,更是一种蓄意歪曲、煽动行为,旨在破坏人民对党的领导和革新道路的信心。
近40年来,自1986年越南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推出革新政策以来,越南在多领域取得了巨大而具有历史意义的成就。从一个贫困落后、饱受战争创伤的国家,越南已成长为亚太地区颇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经济体。2024年,越南经济规模超过4760亿美元,跻身全球32大经济体;人均GDP从1988年的不足100美元增至近5000美元。越南跻身全球20大贸易国之列,自2019年起持续跻身全球20大吸引外资经济体,并成为全球10大侨汇收入国。出口额突破4055.3亿美元,列入全球20大出口国行列。民营经济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超过40%。贫困发生率从1986年的70%以上降至不足3%(多维贫困标准)。同时,国防安全和社会秩序得到保障,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医疗保险覆盖率超过92%。
在对外领域,越南已与全球193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其中包括18个战略伙伴和全面战略伙伴。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越南积极参与多边机制,推动地区与全球和平与合作。成功主办东盟峰会、世界经济论坛、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并两度担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充分彰显了越南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提升的地位与影响力。
实践证明,越南的政治体制革新始终坚持有原则、有步骤,符合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现实。如果没有思想观念的转变、体制机制的优化、法律制度的健全以及治理能力的提升,就不会有今日发展稳定、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的越南。政治革新是具有越南特色的全面革新模式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历史证明,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变革——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社会——都离不开牺牲,甚至是重大的牺牲。当前,越南正在推进的机构精简与体制改革同样如此。
成千上万名干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离岗、调岗、提前退休,甚至放弃续任机会,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出于对国家发展的高度认同和责任担当。他们因为深知臃肿低效的体制将会阻碍国家的发展,所以选择放下个人利益,成就更加高效、精干、法治化、服务型的现代化国家机构,为国家和人民创造更大利益。
国家机构改革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形式主义或“走过场”,更非所谓“半途而废”“蜻蜓点水”的改革。这是越南根据发展实际、立足长远,稳步推进的一场系统性、深层次行政改革,体现出对全面革新道路的坚定信心,也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和民族根本利益注入强大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