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积极促进绿色生活方式

今年,联合国将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定为“万物共生和美永续”,旨在呼吁全球共同推进《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GBF)目标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SDGs)的协同实施。

菊芳国家公园占地面积达2.5万公顷,拥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具有热带雨林的典型特征。图自越通社
菊芳国家公园占地面积达2.5万公顷,拥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具有热带雨林的典型特征。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今年,联合国将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定为“万物共生和美永续”,旨在呼吁全球共同推进《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GBF)目标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SDGs)的协同实施。

今年的主题呼吁在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平衡,并强调只在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候,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才能实现。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改变发展途径,从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转向在国家和全球发展战略中融合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越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6个国家之一,但同时也是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多年来,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越南制定并积极实施《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许多地方积极主动制定本地区的物种保护项目和规划。因此,自然保护区体系得到了加强与扩展,退化的自然生态系统也日益受到重视并开始恢复。

越南也是积极参与履行生物多样性国际承诺的国家之一。越南早就加入了多个与自然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国际公约,如:《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7年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1994年加入)、《拉姆萨尔湿地公约》框架下的各项议定书(1989年加入拉姆萨尔公约)、以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1994年加入)等。

vna-potal-ngay-quoc-te-da-dang-sinh-hoc-225-song-hai-hoa-voi-thien-nhien-va-phat-trien-ben-vung-8043534.jpg
宁顺省宁海县主山国家公园海洋保护区内的珊瑚礁区。图自越通社

越南也是190多个缔约国之一,2022年底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上,共同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GBF),该框架旨在为全球到2030年,展望到2050年的自然保护与生物多样性工作提供方向。

越南承诺将与世界各国合作,共同实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提出的各项目标。越南出台的2030年,展望至2050年《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鼓励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公众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服务的各项活动,并首次在《2020年环境保护法》中确立了自然资本的概念,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为落实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相关工作,越南农业与环境部已发布文件,指导各机关、组织与社区开展多项切实行动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议各级机关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多样化生物多样性宣传渠道;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及时发现、推荐并表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具有典型模式、切实行动和有效倡议的个人、集体和社区。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每个人都应提升意识与责任担当,采取行动,与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物种和谐共处,共同为子孙后代保护一个健康的地球。(完)

越通社

更多

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图自越通社

陈红河副总理:立即采取紧急措施,解决严重污染问题

5月21日下午,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在政府驻地与各部委、行业以及河内市和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领导召开会议,讨论政府总理关于提高法律政策执行效力和效率,坚决防止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若干紧迫任务的指示草案(以下简称“指示草案”)。

越南大力推进城市公交系统绿色发展

越南大力推进城市公交系统绿色发展

河内和胡志明市老旧公交车系统正在逐步被电动公交取代,力争在2035年前实现全部公交系统“绿化”。目前这一过程取得了许多积极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投资资金、基础设施、政策机制等方面的困难。

消除一次性塑料:从年轻人做起

消除一次性塑料:从年轻人做起

据越南自然资源与环境部(现为农业与环境部)的统计,越南人平均每天使用尼龙袋超过一个,每年排放到环境中的尼龙袋数量约为314亿个,但其中只有17%的尼龙袋被再利用和回收。

平阳省东方国际大学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创新中心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和应用现代技术,推动本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图自越通社

越南创新生态系统迈向更大规模发展

越南政府正推动一项雄心勃勃的经济转型计划,通过《2021—2030年国家总体规划》和中央政治局第57号决议,明确提出要有效吸引并利用各类资源,聚焦发展科技、创新以及国家数字化转型等关键领域。

顾客了解越南企业利用废咖啡渣和菠萝纤维制作的时尚产品。图自越通社

香港国际时装展:越南带来“绿色呼吸”

越南企业在2025年香港时装展览会(Fashion InStyle)上大放异彩,带来一系列可持续、环保的时尚产品,采用咖啡渣、蕉纤维、菠萝纤维和莲花等天然或再生材料,吸引了国际和本地观众的广泛关注。

与会代表参观林同省大叻核能研究院核反应堆。图自越通社

核能是新纪元的战略发展方向

4月25日下午,题为"发展与应用原子能,服务新时代国家快速可持续发展"的专题研讨会在林同省大叻核能研究院举行。

越南近海风能技术潜力巨大。图自越通社

越南近海风能技术潜力评估报告正式公布

越南自然资源与环境部气象水文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越南代表处以及挪威驻越大使馆日前在河内联合举行“至2025年越南近海风能技术潜力评估报告”发布会。活动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在28个沿海省市设有分会场。

越南外交部常务副部长阮明武主持2025年越南P4G峰会国际新闻发布会。图自《越南之声》

绿色增长与2030年全球目标

第四届绿色增长与全球目标伙伴2030年峰会(P4G)(简称峰会)于4月14日至17日在河内举行。此次峰会是在优先促进绿色增长、落实2030年全球目标正面临诸多挑战,要求采取更有效和更有力的新措施的背景下召开的。

资料图。图自Vietnam+

越南与亚行开展战略合作 推动绿色发展打造清洁环境

越南农业与环境部于4月8日透露,越南农业与环境部部长杜德维同日会见了由亚洲开发银行(ADB、亚行)驻越南首席代表尚塔努·查克拉博蒂(Shantanu Chakraborty)率领的亚行2025年计划工作代表团一行。会见中,亚行承诺将为越南水稻产业可持续转型、生态系统保护和环境质量改善重点项目提供援助。

越南是易受气候风险影响的国家之一。图自越通社

越南是易受气候风险影响的国家之一

4月8日,总部设在泰国曼谷的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ESCAP)发布了联合国新报告,其中指出越南被列为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易受气候风险影响的11个国家之一。

碳市场正成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工具,为越南农业带来新的机遇。图自越通社

越南农业:从碳排放到碳信用的产生

碳市场正成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工具,为越南农业带来新的机遇。越南在减排方面的承诺为该行业带来了巨大机遇,通过建立和运营金融机制、动员国内外资源、发展碳市场以及促进碳信用交易来实现目标。

国际认证机构Control Union向H乳业股份公司和仙山清洁水(TH集团)公司代表颁发碳中和认证。图自越通社

越南首两家公司获得国际碳中和认证

4月4日,TH乳业股份公司和仙山清洁水(TH集团)公司通过国际认证机构Control Union的严格核查,成功获得PAS 2060:2014标准碳中和认证。这是获得该证书的首两家越南公司。

芹椰红树林奇迹般的重生与发展

芹椰红树林奇迹般的重生与发展

位于胡志明市的沿海地区,芹椰红树林生长在西贡河和同奈河沉积的冲积土之上,结合了近赤道热带季风气候、半日潮潮汐制度以及密集交错的河流和水道网络。

财政部副部长胡士雄会见了法国经济财政部国库总司长玛格丽·塞萨娜。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法国分享碳市场管理经验

据越通社驻法记者报道,在3月31日至4月3日访问巴黎期间,由财政部副部长胡士雄率领的工作代表团先后与法国能源和气候管理总局(DGEC)、法国国家信托储蓄银行(CDC)及法国开发署(AFD)举行工作会议,旨在为越南拟于2025年6月初试点运营碳交易平台、2029年正式运行并与区域及全球市场对接奠定基础。

瑞士驻越南大使托马斯·加斯。图自越通社

世行支持芹苴市实施新的发展项目

4月2日在芹苴市,世行代表和瑞士政府代表与芹苴市人民委员会举行了会谈,探讨关于增强城市适应能力项目(3号项目)的实施成果,以及世行、瑞士政府与芹苴市在未来的合作机会。

宁顺省发现的一种新植物。图自baomoi.com

宁顺省发现多种珍稀植物

宁顺省福平国家公园和主山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近日透露,他们发现了多种新植物以及极为珍稀的植物物种。

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陈红河副总理:应制定国家行动计划 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强调,应制定应对空气污染问题的一项国家行动计划,其中设定每年及五年一阶段的具体目标。他要求各部委和地方政府根据国际标准对污染现状进行全面评估,明确污染源,以提出同步且有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