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 ——第四届绿色增长与全球目标伙伴2030年峰会(P4G)(简称峰会)于4月14日至17日在河内举行。此次峰会是在优先促进绿色增长、落实2030年全球目标正面临诸多挑战,要求采取更有效和更有力的新措施的背景下召开的。
《越南之声》报道,题为“全球伙伴致力于可持续、以人为本的绿色转型”的第四届绿色增长与全球目标伙伴2030峰会在国际社会对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增长的兴趣和投入出现分化迹象的背景下希望为各国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偏离可持续发展的风险
联合国去年9月在美国纽约总部举行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上,公布了令人震惊的数据,数据显示,国际社会设定的2030年前要实现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绿色增长目标都面临无法实现的风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缺乏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国家之间、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
联合国秘书长说:“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个大胆的愿景,是对更美好、更健康、更安全、更繁荣和可持续未来的承诺。然而,这些目标面临着巨大的阻力。目前,超过五分之四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尚未实现。”
与此同时,联合国副秘书长阿米娜·穆罕默德也指出了另一个悖论:可再生能源变得越来越便宜、越来越容易获得,但各国之间的绿色转型往往更加不公平,贫穷和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经济绿色化、迈向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继续面临诸多困难。
联合国副秘书长警告:“一个危险的现实是,清洁能源转型正在重复并加剧过去的不公正现象:发展中国家拥有转型所必需的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却被推到了价值链的底端,他们的人民被剥削,他们的环境被破坏,而其他国家却凭借这些资源变得富裕。”
因此,绿色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机制、资金支持和启动资金需要改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通过林业、农业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在发展碳信用市场方面仍有很大潜力尚未开发。
第四届绿色增长与全球目标伙伴2030峰会和新做法
源于丹麦设想并于 2017 年创立的绿色增长与全球目标伙伴2030峰会旨在协调政策,促进公私合作,连接政府、企业和社会政治组织,促进绿色增长,为2030年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做出贡献。目前,峰会合作的重点领域包括: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适应气候变化的智慧农业;可持续水资源;可再生能源和零排放运输。峰会自创立以来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例如:建立了100多个合作伙伴关系,为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小微企业筹集了超过1亿美元的资金,助力减少约108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对各国160多万人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越南举行的第四届绿色增长与全球目标伙伴2030峰会有望推动合作机制升级,为绿色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峰会首席执行官罗宾·麦古金,表示:“越南在创新和技术领域占据着非常有利的地位。越南具备成功的基本要素,包括越南是新兴经济体,尤其是拥有具备创业精神和勤奋工作的年轻人口。此外,越南制造业能力也非常出色,不仅在传统出口行业,在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电池或人工智能(AI)等高科技行业也同样出色。”
预计越南第四届绿色增长与全球目标伙伴峰会将通过《河内宣言》,有力重申对绿色、可持续、以人为本的增长的承诺,决心采取负责任的行动,应对当前的全球挑战。(完)
更多
绿色能源基础设施赋能智慧城市发展
11月7日上午,越南农业与环境部在河内举行了“绿色能源—洁净城市”论坛。该活动吸引了国家管理机构、专家、科学家、企业及国际组织的代表,共同探讨发展绿色能源与建设可持续城市的解决方案。
第13号台风来袭:得乐省损失超1700亿越盾 集中力量加快救灾复产
据得乐省家民事防护指导委员会11月7日上午公布的消息,截至今晨,第13号台风已减弱为热带低压。预计未来12小时内,低压区将主要向西西北方向移动,继续减弱并逐渐消散。
河内与法国研发中心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合作
河内市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孟权于11月6日上午会见了法国研究发展中心(IRD)驻越南代表处首席代表西尔万·乌伊永(Sylvain Ouillon),商讨双方在首都河内空气监测与污染减缓领域中开展合作的可能性。
第13号台风已减弱为低压区
据国家水文气象预报中心消息,11月7日清晨,由第13号台风“海鸥”(国际名称“KALMAEGI”)减弱而来的热带低压已在老挝下寮地区减弱为低压区。
越南推动国际合作实现可持续能源转型
11月5日下午,在由胡志明市工贸局、工贸部电力局能源信息与电力市场发展中心、亚太城市能源协会联合举办的越南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聚焦能效解决方案与电力市场机制展开探讨。
扩展“无香烟绿色区域”模式
越南约有1500万吸烟者,每年产生的香烟垃圾量达数千吨,加剧塑料垃圾危机。为种植烟草,每年约有450万公顷森林被毁,排放达8.54亿吨二氧化碳。
受“海鸥”台风影响:顺化至得乐沿海地区需防范海水上升
据国家气象水文预报中心消息,受台风影响,从顺化市到得乐省的沿海地区预计将出现 0.3–0.6 米的海水上涨。
广义省主动应对第13号台风 减少台风造成损失
第13号台风(国际名称为“KALMAEGI”-台风海鸥)将从11月6日至7日进入东海并直接影响中部各省份,最大风力可达17级。第13号台风登陆后可能对广义省沿海地区造成严重损失。当前,当地政府和职能力量正积极采取早期防范措施,努力将损失降至最低。
顺化暴雨致逾5.46万栋房屋受淹,多地发生山体滑坡
目前,香江金隆段水位已回落至三级警戒线以下0.07米,而葡河水位虽呈下降趋势,仍超出三级警戒线0.3米。
广治省集中力量克服道路塌方与洪涝影响
连日来的强降雨使广治省多条国道、省道以及乡村道路出现多处塌方、积水,交通受阻。
旅游业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
气候变化与全球竞争日趋激烈,使越南旅游业面临必须以可持续、适应性强且富有创新的方式重构发展模式的迫切要求。在此背景下,绿色转型与数字化转型被确立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两大战略支柱。
让越南生物圈保护区成为全球理想目的地
越南UNESCO国家委员会代表阮南庆透露,越南目前拥有11个经UNESCO认证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总面积超过465万公顷,在东南亚仅次于印度尼西亚。
越南计划到2035年将种植业温室气体排放减少至少15%
到2035年,越南种植业将帮助减少至少15%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与2020年基准年相比。
紧急支援中部各地尽快有序有效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政府总理10月31日签发第205/CĐ-TTg号指令,要求紧急支援中部各地克服暴雨洪灾造成的后果。
越南中部洪涝灾害:逾4870公顷水稻及农作物受损
据农业与环境部堤坝管理与自然灾害防治局消息及越通社驻各地记者报道,截至10月31日7时,持续强降雨与洪水已导致4871公顷水稻和农作物受淹受损。
越南政府副总理梅文政前往顺化皇城检查内涝情况
10月31日上午,越共中央委员、政府副总理梅文政前往顺化皇城(又称顺化大内)检查内涝情况。
JICA向芹苴市提升城市排水能力提供逾90亿越盾援助资金
芹苴市人民委员会主席刚签署决定,批准由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提供的总额91.46亿越盾(约合384683美元)的无偿援助款项。该笔援助资金将用于开展"通过排水领域技术合作提升芹苴市气候变化适应能力"项目,实施期限为3年(2025-2028年)。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召开紧急会议 应对中部地区大范围暴雨洪涝灾害
29日清晨,鉴于中部多省市出现特大暴雨洪涝灾害,越南政府总理 范明政 主持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应对和灾后恢复工作,力争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至最低。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
岘港市宣布部分交通基础设施工程进入自然灾害紧急状态
岘港市人民委员会主席范德印在10月28日下午召开的应对暴雨洪水、山体滑坡工作的紧急部署会议上,一致同意将部分交通基础设施工程进入自然灾害紧急状态。
岘港市盂嘉—秋盆河遭遇特大洪水 预计超过2007年的历史最高洪峰记录
越南中部水文气象台于10月27日晚发布了盂嘉—秋盆(Vu Gia – Thu Bồn)河流域特大洪水的紧急通告,警告称27日夜晚至10月28日早晨洪峰水位超过三级警戒线,部分地区甚至可能超过2007年的历史最高洪峰记录。洪水灾害预警等级为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