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 ——第四届绿色增长与全球目标伙伴2030年峰会(P4G)(简称峰会)于4月14日至17日在河内举行。此次峰会是在优先促进绿色增长、落实2030年全球目标正面临诸多挑战,要求采取更有效和更有力的新措施的背景下召开的。
《越南之声》报道,题为“全球伙伴致力于可持续、以人为本的绿色转型”的第四届绿色增长与全球目标伙伴2030峰会在国际社会对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增长的兴趣和投入出现分化迹象的背景下希望为各国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偏离可持续发展的风险
联合国去年9月在美国纽约总部举行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上,公布了令人震惊的数据,数据显示,国际社会设定的2030年前要实现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绿色增长目标都面临无法实现的风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缺乏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国家之间、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
联合国秘书长说:“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个大胆的愿景,是对更美好、更健康、更安全、更繁荣和可持续未来的承诺。然而,这些目标面临着巨大的阻力。目前,超过五分之四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尚未实现。”
与此同时,联合国副秘书长阿米娜·穆罕默德也指出了另一个悖论:可再生能源变得越来越便宜、越来越容易获得,但各国之间的绿色转型往往更加不公平,贫穷和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经济绿色化、迈向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继续面临诸多困难。
联合国副秘书长警告:“一个危险的现实是,清洁能源转型正在重复并加剧过去的不公正现象:发展中国家拥有转型所必需的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却被推到了价值链的底端,他们的人民被剥削,他们的环境被破坏,而其他国家却凭借这些资源变得富裕。”
因此,绿色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机制、资金支持和启动资金需要改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通过林业、农业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在发展碳信用市场方面仍有很大潜力尚未开发。
第四届绿色增长与全球目标伙伴2030峰会和新做法
源于丹麦设想并于 2017 年创立的绿色增长与全球目标伙伴2030峰会旨在协调政策,促进公私合作,连接政府、企业和社会政治组织,促进绿色增长,为2030年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做出贡献。目前,峰会合作的重点领域包括: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适应气候变化的智慧农业;可持续水资源;可再生能源和零排放运输。峰会自创立以来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例如:建立了100多个合作伙伴关系,为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小微企业筹集了超过1亿美元的资金,助力减少约108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对各国160多万人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越南举行的第四届绿色增长与全球目标伙伴2030峰会有望推动合作机制升级,为绿色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峰会首席执行官罗宾·麦古金,表示:“越南在创新和技术领域占据着非常有利的地位。越南具备成功的基本要素,包括越南是新兴经济体,尤其是拥有具备创业精神和勤奋工作的年轻人口。此外,越南制造业能力也非常出色,不仅在传统出口行业,在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电池或人工智能(AI)等高科技行业也同样出色。”
预计越南第四届绿色增长与全球目标伙伴峰会将通过《河内宣言》,有力重申对绿色、可持续、以人为本的增长的承诺,决心采取负责任的行动,应对当前的全球挑战。(完)
更多
河内市自2026年起不完全禁止燃油摩托车在环城一号路区域内通行
河内市人民委员会刚向河内市人民议会递交关于规定低排放区的决议草案,明确依据《2024年首都法》对造成污染的交通工具实施限制的路线图。
白万公顷水稻项目:改变稻米生产者的思维方式
实施“至2030年发展100万公顷优质低碳的水稻种植区,促进九龙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项目(简称百万公顷水稻项目)至今取得的成果,不仅体现在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面积、参与家庭户数)上,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九龙江三角洲稻米生产者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保护世界遗产免受极端气候变化影响
自2025年10月底以来,顺化和岘港两座城市持续遭受历史性洪灾的侵袭。其中,顺化古都遗迹群和会安古镇两处世界文化遗产长期被洪水淹没,对许多建筑工程的结构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破坏和长期影响,亟需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长期适应的保护措施。
庆和省应对强降雨及严重洪涝 多趟列车因洪灾影响暂停运行
庆和省连日持续强降雨,加之辖区内各水库泄洪,导致河流水位急速上涨,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11月19日23时,宁和营江水位已超过1986年历史洪峰纪录,多处区域深陷"汪洋",民众不断发出求救信号。
到2030年河内和胡志明市全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清洁能源
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日前签发了越南政府总理于2025年11月19日发布的第2530/QĐ-TTg号决定,批准2026~2030年阶段和远期展望至2045年空气污染治理与大气环境质量管理国家行动计划。
11月19日南中部暴雨洪涝致4趟统一列车停运
受南中部地区持续暴雨洪涝影响,特别是芽庄站至瑶池站区间线路受阻,越南铁路部门于2025年11月19日暂停运营4趟南北统一列车。
11月19日天气预报:冷空气持续增强 北部地区出现寒潮 多海域风力增强 浪高显著增加
据国家水文气象预报中心通报,11月19日,冷空气继续影响中中部多个区域,并进一步向南扩展至南中部。陆上普遍出现东北风 3—4 级;沿海地区 4—5 级,局地可达 6 级,阵风 7 级。
中部地区降雨量大 存在洪水和滑坡风险 北部地区迎来强降温天气
越南国家水文气象预报中心天气预报处处长阮文享表示,此次降雨影响几乎覆盖中部各省市,因此中部多条河流也将受到影响。预计从11月17日至20日,从河静到庆和省各条河流可能出现洪水。同时,北部地区也将进入强降温期。
世界自然基金会向岘港市捐赠4万美元用于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11月12日下午,岘港市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氏英诗会见了正在对岘港市进行工作访问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国家办事处主任马丁·卡巴鲁阿帕·卡平加(Martin Kabaluapa Kapinga)及其工作代表团。
顺化市塑造垃圾循环经济
顺化市的“科技拾荒合作组”模式正在为城市垃圾管理带来积极变化。从以拾荒为生的妇女,如今她们已成为运用科技的“绿色战士”,通过mGreen应用与再生供应链实现连接。不仅改善了成员的生计、提升社会地位,还助力构建可持续的垃圾循环体系,彰显顺化在建设绿色、清洁、循环城市中的先锋作用。
绿色能源基础设施赋能智慧城市发展
11月7日上午,越南农业与环境部在河内举行了“绿色能源—洁净城市”论坛。该活动吸引了国家管理机构、专家、科学家、企业及国际组织的代表,共同探讨发展绿色能源与建设可持续城市的解决方案。
第13号台风来袭:得乐省损失超1700亿越盾 集中力量加快救灾复产
据得乐省家民事防护指导委员会11月7日上午公布的消息,截至今晨,第13号台风已减弱为热带低压。预计未来12小时内,低压区将主要向西西北方向移动,继续减弱并逐渐消散。
河内与法国研发中心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合作
河内市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孟权于11月6日上午会见了法国研究发展中心(IRD)驻越南代表处首席代表西尔万·乌伊永(Sylvain Ouillon),商讨双方在首都河内空气监测与污染减缓领域中开展合作的可能性。
第13号台风已减弱为低压区
据国家水文气象预报中心消息,11月7日清晨,由第13号台风“海鸥”(国际名称“KALMAEGI”)减弱而来的热带低压已在老挝下寮地区减弱为低压区。
越南推动国际合作实现可持续能源转型
11月5日下午,在由胡志明市工贸局、工贸部电力局能源信息与电力市场发展中心、亚太城市能源协会联合举办的越南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聚焦能效解决方案与电力市场机制展开探讨。
扩展“无香烟绿色区域”模式
越南约有1500万吸烟者,每年产生的香烟垃圾量达数千吨,加剧塑料垃圾危机。为种植烟草,每年约有450万公顷森林被毁,排放达8.54亿吨二氧化碳。
受“海鸥”台风影响:顺化至得乐沿海地区需防范海水上升
据国家气象水文预报中心消息,受台风影响,从顺化市到得乐省的沿海地区预计将出现 0.3–0.6 米的海水上涨。
广义省主动应对第13号台风 减少台风造成损失
第13号台风(国际名称为“KALMAEGI”-台风海鸥)将从11月6日至7日进入东海并直接影响中部各省份,最大风力可达17级。第13号台风登陆后可能对广义省沿海地区造成严重损失。当前,当地政府和职能力量正积极采取早期防范措施,努力将损失降至最低。
顺化暴雨致逾5.46万栋房屋受淹,多地发生山体滑坡
目前,香江金隆段水位已回落至三级警戒线以下0.07米,而葡河水位虽呈下降趋势,仍超出三级警戒线0.3米。
广治省集中力量克服道路塌方与洪涝影响
连日来的强降雨使广治省多条国道、省道以及乡村道路出现多处塌方、积水,交通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