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随着2025年夏季旅游高峰的到来,旅游人力资源短缺这一话题再次升温。在游客需求、旅游趋势以及社会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背景下,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紧迫。
旅游人力资源缺乏实践能力
据越南旅游协会下属旅游培训分会的数据,每年越南旅游行业的人力需求高达4万人,但现实中,人力供应仅能满足约2万人。
在现有的旅游从业人员中,仅有43%接受过专业培训。但即便是这部分受训人员,在进入企业后也普遍需要重新接受实践操作方面的培训。
因此,培训项目亟待更贴近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培训内容应当包含约70%的实践环节,以确保学生毕业即可上岗。
人力短缺的另一个原因是,新冠疫情后,一部分旅游业优秀从业人员选择转行,且无意回归旅游业,这进一步加剧了人才紧缺的局面。由此,各大高校在高质量人才培养方面所面临的压力也日益加大。
转变观念,改变做法
实践技能是旅游行业三大核心能力(服务态度、实践技能、外语能力)之一,为解决旅游毕业生实践技能缺乏的问题,需要整个系统在宏观层面上进行改革,以应对持续火热的市场需求。一些高校正在主动寻找解决方案,勇于创新,开辟新路。
Netspace职业培训机构就是一个成功典范。该校提供短期培训课程(仅16周),其品牌影响力不仅在越南国内广受认可,同时也获得国际肯定。许多毕业生能够直接赴海外就业,甚至吸引外国学员前来就读。
在Netspace,课程中95%的时间用于实践,理论部分仅占5%。课程内容紧凑、重视越南饮食文化,因此广受社会关注,学习需求旺盛。

越南多地推出暑期旅游新产品 提升暑期旅游“热度”
在越南旅游业强劲复苏和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全国各省市正在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推出新产品、举办丰富多样的活动、签署多方面合作协议,迎接国内外游客的到来。
为了最大限度提升学员实践经验,帝国国际酒店管理学院Imperial采用“校内酒店”模式。学员在酒店工作,同真正员工一样,并受到资深教师亲自指导。
该校的课程规定70%为实践课程,30%为理论学习。理论内容也与实际紧密结合,构建成应用型教学模型,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掌握知识。
此外,越来越多的高校引入人工智能(AI)辅助教学,旨在优化外语培训、构建虚拟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可以看出,各所旅游培训院校在培训方式上的创新已取得初步成效,部分满足了市场对人力资源的迫切需求。然而,必须承认,这些创新模式普遍需要较高的投资成本,难以在所有院校全面推广。因此,专家指出,要解决旅游人力资源短缺问题,仍需政府、企业、高校、教师乃至学生自身等多方协力合作,提升学生面对职场的适应能力与专业素养。
河内文化大学国际语言与文化学院院长黎俊英表示,除了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还要让学生参与自主学习技能培训课程。因为只有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才能在未来职业道路上真正稳步前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