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陶瓷村

坐落在秋盆河岸,距会安古城以西3公里的清河坊清河陶瓷村,以其淳朴美点缀了广南省会安市的独特美。清河陶瓷业始于15世纪。
清河陶瓷村 ảnh 1清河陶瓷村。(图片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河内——坐落在秋盆河岸,距会安古城以西3公里的清河坊清河陶瓷村,以其淳朴美点缀了广南省会安市的独特美。清河陶瓷业始于15世纪。踏访会安,国内外游客或热爱陶瓷的人都不忘来这里游览。

走进清河陶瓷村,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铺满煅烧过的砖的村路,以及村里陶瓷工匠亲手建的瓦顶住宅。一个挨着一个的陶瓷专卖店,陈列着清河村丰富的陶瓷产品,如:手工艺品和家用品。清河村整天顾客盈门。

如果说北江省土河陶瓷所用的原料是绿黏土,河内市钵场陶瓷是白黏土,北宁省扶朗陶瓷是黄黏土,那么清河陶瓷的主要原料就是采自秋盆河的高黏度褐色黏土。

取土后,陶瓷工匠要把土搅拌、踩、沤,直至细腻如饼粉。每一块黏土放上转盘后,要经过多次搅拌、踩才能进行捏制。

清河陶瓷村 ảnh 2清河陶瓷村作品。(图片来源:越南之声)

凭借黏土加工技术和修削操作的特殊技巧,清河陶瓷有很强的耐用性,尽管只是原瓷但却如搪瓷一般光滑。值得注意的是,清河陶瓷比其它地方的轻,因此更受青睐。

清河村黎德俊陶瓷生产厂的阮氏碧线表示,无论生产大或小的产品,最重要的工序都是黏土加工。

阮氏碧线说:“一车黏土卸下来后要有一个人负责津土,喷水,沤一天。第二天,用专用工具切成小块,反复用力打,直至黏土变得细腻即可。这个工序要花2、3天时间。这种土要泡水,要选水选土,放进大桶里泡,用打土器打稀,用网过滤砾石。框子又薄又细,一粒砾石就可能弄坏产品,因此要很仔细地过滤”。

今日的清河村仍使用传统方式生产陶瓷,如用脚转动转盘,以修削产品。清河村老陶瓷工匠阮文御说 ,村里几乎所有人都懂得村业,但要熟练就得学很久。

阮文御表示:“小时候,看爷爷奶奶做也能看熟了。长大了以后,要做,就得经过技术培训,有人领着才行。以前是脚踩,现在也是脚踩。捏土不能用机器,因为机器只有一个速度,想捏慢一点就不行。一人转盘,另一人捏土,两人互相配合”。

陶瓷工匠做好造型后,等它微干,手摸不粘了才拿去晒干、煅烧。产品在窑炉里要妥帖摆好,既不能相互干扰,又要尽量利用空间。不同的产品煅烧时间不同,1至3天不等。

阮文御告诉记者:“每个窑炉在15个小时内可放500个产品。火要稳定。产品质量要好就要调整合理的火。1000摄氏度就是准1000摄氏度,800度产品就不达标了。只要看最上面的火,高到最上层了就是达到1000度了。要煅烧15个小时火才高到最上层”。

在陶瓷工匠灵巧的双手下,石灰瓶、水壶、缸,或牛、鸡、猪等煅烧产品显得更生动。陶瓷工匠不仅捏土、修削,还将自己对该行的热爱吹入了产品中。他们正是将灵魂吹入土里,以通过每个产品创造生活价值。

清河村年轻陶瓷工匠黎氏贤珍表示:“我们在土上创造构想丰富和夺目的产品,因此为本村村业而感到骄傲。我做很多东西,除了面塑外,我还捏动画片中的人物。我妈修削,而我则装饰产品。我要发挥观察能力,加以思考,如何让瓶子、鸡等产品更加美观,花纹精致,引人注目”。

多个世纪以来,清河陶瓷村仍在秋盆河岸边过着平安生活,清河陶瓷工匠仍天天默默地按传统方式创造出陶瓷产品。也是从这个地方出发,数百万产品随着游客的脚步走向了全国各地和世界。(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

更多

文艺表演节目。图自越通社

永隆省高棉族拜月节隆重举行

11月5日晚,在永隆省月化坊的国家级遗迹与名胜区——欧婆池(Ao Bà Om)名胜遗迹隆重举行拜月节。这是高棉族同胞的传统节日,被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延续:越南》摄影展再现越南三十余年的变迁

《延续:越南》摄影展再现越南三十余年的变迁

11月4日上午,英国摄影记者安迪·所罗门(Andy Soloman)的摄影展《延续:越南》在河内正式开幕,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该展览是“Photo Hanoi 25”国际摄影展框架内的的亮点之一,呈现越南三十多年来深刻变革历程的独特视角。

中部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焕发新生光彩

中部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焕发新生光彩

中部这片细长的土地,蕴藏着越南民族灿烂而独特的文化积淀。顺化古都遗迹群、会安古城与美山圣地——三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瑰宝,正以崭新的姿态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焕发勃勃生机。

越南木偶艺术展区。图自越通社

越南木偶艺术展区——秋季博览会的文化亮点

在2025年秋季博览会上,越南木偶戏剧院以“缩小版水亭”为创意设计,推出别具一格的木偶艺术展区。展区位于河内东英国家会展中心,成为数百个商业展位中最具文化魅力的亮点之一,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欣赏。

电影——2025年秋季博览会上的文化创意亮点。图自越通社

电影——2025年秋季博览会上的文化创意亮点

经过一周的开放迎客,正在河内东英国家会展中心举行的国家级经贸与文化促进盛会“2025年秋季博览会”依然人潮涌动,观众前来参观、购物、体验文化与美食等活动络绎不绝。

在第一届河内秋季博览会上,数百个展位色彩斑斓,其中印有“一乡一品”(OCOP)标签的产品依然以独特方式脱颖而出。图自越通社

2025年秋季博览会:当文化成为经济价值

在第一届河内秋季博览会上,数百个展位色彩斑斓,其中印有“一乡一品”(OCOP)标签的产品依然以独特方式脱颖而出。其不仅拥有优良的品质和精美的设计,而且每件产品都蕴含着一段文化故事。每一件商品的背后都是人的智慧、地方的特色与文化的积淀。

本届展会汇聚了来自越南各地的数十个扁米品牌,通过产品展示、制作体验等环节,向国际游客展现越南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图自越通社

越南秋季博览会:扁米承载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饮食文化

在2025年首届越南秋季博览会上,越南乡村的传统美食——扁米(cốm)成为吸引众多消费者的焦点。这种以未成熟糯稻精制而成的时令美食,不仅展现越南独特的饮食智慧,更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金秋时节的民族符号。

“保留嘲剧”是由一群Z世代发起的传播项目,旨在保留嘲剧艺术的精髓,并在现代生活中传播传统舞台艺术的价值。图自nhandan.vn

Z世代为传统嘲剧注入新活力

当Z世代的年轻人热情投入、不断探索与革新传统嘲剧艺术时,这不仅是可喜的信号,而且是民族传统艺术生命力持久不衰的生动证明。

山罗省展位。图自越通社

西北风采闪耀2025年首届秋季博览会

在越南国家展览中心举行的2025年首届秋季博览会现场,山罗省展区以泰族柔美婉约的群舞舞姿、苗族悠扬委婉的芦笙声和西北地区同胞的绚丽服饰而变得格外热闹亲切、引人入胜。

游客参观美术展览。图自越通社

“遗产的心跳”国际艺术展开幕

10月27日下午,越南美术协会、岘港美术协会与亚洲艺术联络组织(Asia Art Link)联合在岘港美术博物馆举办了“遗产的心跳”(Heartbeat of Heritage)作品展览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