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目前唯一演奏交响乐的竹乐团《新活力》

在越南,竹子已被载入史册并写进神话传说。生活在越南这片土地上的几乎所有民族都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竹子,不少民族还制作竹制乐器。
越南目前唯一演奏交响乐的竹乐团《新活力》 ảnh 1越南目前唯一演奏交响乐的竹乐团《新活力》(图片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河内12月28日——据《越南之声》, 在越南,竹子已被载入史册并写进神话传说。生活在越南这片土地上的几乎所有民族都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竹子,不少民族还制作竹制乐器。因此,每当提起竹制乐器,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民族音乐。然而,有一个乐团怀着把民族乐器推向世界并让古典音乐日益走进越南公众的渴望而使用竹制乐器演奏交响乐,这在越南可算是破天荒了。

一位外国男士在观看表演后说:“很有意思,确实是一种新颖的音乐表演形式。确实好听。”

越南司法学院学生阮氏红表示:“我觉得非常有趣。尽管早就知道特龙琴了,但没想到竟然能把西方音乐与这些东方乐器结合起来。做到这些非常有助于提升越南乐器和音乐等级,使它更具价值。”

荷兰听众丽雅也认为:“太棒了。我从没听过也从没看到过这样的乐器。非常有意思。” 

只用四张特龙琴、一把排笛和一具竹排琴,曾在中国上海音乐学院攻读了9年指挥专业并以优异成绩毕业的优秀青年指挥家童光荣和《新活力》竹乐团其他五名成员却在河内歌德学院2016年圣诞音乐晚会上为听者献上了世界著名音乐家舒伯特的名曲《圣母颂》。表演不仅赢得了满堂喝彩,更使不少观众惊叹不已。

《新活力》竹乐团于3年前成立,目前成员只有6人,但所演奏的乐器数量却不止这些,而是更多,这要看曲目的表演需要。更特别的是,乐团的全部乐器都由童光荣的父亲——优秀艺术家童文明亲手制作并加以改进,以符合高雅艺术舞台的表演要求。

童光荣表示:“‘新活力’使用的是越南传统乐器,当然要做些改进,因为它们不按平均律调音。因此这些乐器将被西化、古典化。也就是说,我们依然保留越南少数民族特有的各种乐器,但也有改进乐器。举个例子,6孔竹笛是传统乐器,10孔的是改进型,一张特龙琴是传统表演方式,三张同时使用的是改进形式。”

越南目前唯一演奏交响乐的竹乐团《新活力》 ảnh 2越南目前唯一演奏交响乐的竹乐团《新活力》(图片来源:越南之声)​ ​

说起今天的“新活力”不得不提于1993年由童文明一家成立并曾先后在世界多个国家表演的竹乐团“越竹”。珍惜父母昔日的成就,怀揣向世人推介早已渗入血液并可随时如泉涌般喷发天籁之音的民族乐器强烈渴望的童光荣用交响乐使“越竹”重现生机并焕发新活力。如今的“新活力”竹乐团是古典与现代、西方和音与越南竹乐器之间的创新巧妙结合。

敢为人先等于愿意接受挑战。为能献上高质量和华美的表演,指挥家童光荣不知度过了多少个辗转反侧的夜晚,每个音符、每版配器改了又改,甚至全部废掉重来。此外还有乐团成员的无数次排练。多个音乐项目持续一年,甚至数年。

童光荣说:“难就难在为竹乐器谱曲,没人给我们配器。而配器和创作对我来说确实很难,因为自己要创作没人做过的新东西。每一个音符写了又删。有些旋律费了好大劲儿才能写出来,但不得不废掉,因为衔接不上。甚至有些作品写了,但一年或数年后又觉得不行只好忍痛割爱。第一个困难就是写出一部合理、有主题、有思想,旋律美、和声优良、适合竹乐器演奏的作品。”

但再难也难不倒“新活力”。正是配器、和声上的与众不同和巧妙构思,“新活力”一直深受法兰西学院、歌德学院等各国驻越文化中心的追捧。每场演出都座无虚席。

河内歌德学院院长埃克斯坦谈到邀请“新活力”在该学院表演的初衷时表示:“这是将我们国家与你们的国家——越南联系在一起,并形成尽可能多的文化对话的一种有效方式。对我们来说,这是与越南乐器和传统实现互动的较为典型和简单的做法。我们确实喜欢和热爱这种音乐表演。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这不仅是西方音乐表演,更是与越南传统互动的方式。”

新颖独特是乐团成员与其分不开的原因所在。从越南国家音乐学院的一名学生到现在已经当上了河内文化大学老师的张秋香三年来一直跟着乐团到处表演。

说起童光荣成立乐团的构想时,她满怀激情地说:“我觉得,这一构想非常奇特。现在,大家几乎都选择走流行音乐及其他市场化音乐这条路,而童大哥却坚持用民族竹乐器演奏西方古典音乐作品和交响乐的想法,这太新鲜了。因此,我想试试,并跟着他学习。”

今天能有把东西方音乐完美结合的“新活力”竹乐团,对童光荣来说,家庭背景和学习环境至关重要。“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能生在一个音乐世家,父母都从事音乐活动,一个专攻西方音乐,一个表演东方音乐。我也很幸福,因为能在上海音乐学院读书。在这里,走在校园里,你随时都可以碰到东方和西方音乐大师。我经常有幸见到小泽征尔或里卡多·穆蒂,因此总觉得东西合璧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我对自己也能有这种结合的能力感到非常高兴。”

将越南民族乐器与古典音乐作品细腻结合的“新活力”竹乐团给国内外观众和听众献上了新颖、纯粹和充满感触的音乐盛宴,给在越南一直被认为是高雅音乐和对听者很挑剔的古典音乐吹来了一股新风并带来了一种新看法,同时为推介并提升越南竹乐器在国际友人和音乐界中的价值做出了贡献。(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展览汇聚了九位来自国内外摄影师的作品。图自人民报

“河内啊”——九种视角 一份首都之爱

一个宁静而深邃、生动而沉静的河内,透过35幅精彩照片和对首都生活的细腻刻画,在名为“河内”的摄影展中展现出来。该展览在 Hanoi Studio Gallery 举办,恰逢同名图书发行之际。展览是作者们以影像向千年文化古都河内致以的诚挚谢意。

附图。图自越通社

庆和省首次举办海洋文化旅游节

5月9日,庆和省人民委员会在芽庄市公布了2025年海洋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主题为“芽庄say Hi!”该活动将于2025年6月7日至7月9日在海滨城市芽庄举行,有望为国内外游客带来多样而精彩的体验。

会安沉船呈现东南亚传统船舶结构。图自年轻人报

会安沉船呈现东南亚传统船舶结构

5月7日下午,广南省会安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主任范富玉表示,初步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12月26日被海浪冲击部分显露于会安市锦美海滩(锦安坊)的古代沉船,具有多项典型的东南亚传统船舶结构特征。

今日奠边府市中心的一隅风貌。图自人民报

奠边省的发展之路

自1954年5月7日那个历史性的夏日下午以来,已过去整整 71 年。 那片曾见证“煊赫五洲、震动地球”的奠边府大捷旧战场,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在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持续奋进、努力实现发展目标,切实维护国防安全,并不断巩固与国内外友好省份紧密合作关系的活力之地。

数千人前来参拜释广德菩萨心舍利。图自越通社

数千人前来参拜释广德菩萨心舍利

释广德菩萨心脏舍利供奉瞻礼从5月6日至10日在胡志明市第十郡越南国寺举行。这是2025年联合国卫塞节框架内的活动之一,吸引数千名僧尼佛子和群众前来参拜。

河内冯兴壁画街。图自互联网

河内呼吁参加创意文化空间网络

近年来,河内市创意社区和创意空间蓬勃发展,成为设计、艺术、手工艺和创业的亮点。创意空间不仅是新设想的孵化器,而且还成为传统与现代、地方社区与国际之间的桥梁。

越南驻法国大使丁全胜和巴黎博览会组委会主任斯蒂夫·阿巴佐立参观越南展位。图自越通社

越南环保产品亮相2025年巴黎博览会

在今年巴黎博览会框架下,越南空间聚集了近40家国内企业。除了手工艺品、民族服饰、果酱、茶叶、水果等传统产品外,越南首次向参观者展示了独具特色和环保的“越南制造”手工艺品。

2025年联合国卫塞节新闻中心剪彩揭幕。图自越通社

2025年联合国卫塞节举行多项佛教文化活动

在2025年联合国卫塞节期间,5月3日,组委会在胡志明市越南佛教学院周边地区举行了佛舍利供奉瞻礼、佛教文化展览、美食节等佛教文化活动。释广德菩萨心舍利迎请、供奉及瞻礼活动将暂缓举行。

克劳迪娅·奥皮茨女士是“越南 75”展览的组织者之一。图自越通社

纵观越南战争的“越南 75”展览在德国开展

值此越南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之际,“越南 75——越南战争的历史记忆”展览在德国举行,让旅德越南人和国际友人更加了解越南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独立的历史阶段。

释迦牟尼佛舍利来越供奉迎请仪式在胡志明市举行。图自越通社

释迦牟尼佛舍利来越供奉迎请仪式在胡志明市举行

5月2日上午,越南佛教教会在胡志明市新山一国际机场隆重举行释迦牟尼佛舍利迎请仪式。释迦牟尼佛舍利是印度国宝,这次由印度议会事务与少数民族事务部部长基伦·里吉朱(Kiren Rijiju)陪同印度军机带到越南供奉的。

国际友谊标志落成仪式。图自越通社

胡志明市国际友谊标志落成

为纪念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胡志明市于4月29日下午在第一郡边白藤公园举行国际友谊标志落成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