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杂货店 让绿色消费引领新风尚

最近,胡志明市开展了许多绿色杂货店,并受到广泛居民的欢迎。环保产品将在这里出售,塑料垃圾也被收集和回收。购物者携带自己的袋子或瓶子来商店,以减少塑料垃圾。这也是为盲人和听力障碍者创造就业机会的地方。

资料图。图自互联网
资料图。图自互联网

越通社河内——最近,胡志明市开展了许多绿色杂货店,并受到广泛居民的欢迎。环保产品将在这里出售,塑料垃圾也被收集和回收。购物者携带自己的袋子或瓶子来商店,以减少塑料垃圾。这也是为盲人和听力障碍者创造就业机会的地方。

踏入这家杂货店,购物者对全用环保材料制作的饭盒、水杯、刷子、剃须刀、肥皂,特别是极其独特的手提袋等感到高兴。

胡志明市第八郡居民陈南英说:“在外面买东西的时候大部分都使用塑料袋。来到这里,这家杂货店的人员将这些塑料袋编织成漂亮的手提袋,这样可以减少塑料垃圾。”

5-tap-hoa-xanh-3-4386.jpg.webp
绿色杂货店引导游客用再生尼龙制作时尚包袋。图自互联网

绿色杂货店模式是由一位90后姑娘创立的,目的在于推行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并减少塑料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塑料袋从企业的废物源中收集,经过彻底清洁后将这些原材料编织成手提袋。这些袋子编织得十分细致、坚固耐用且充满创意。

绿色杂货店创始人潘氏金恒说:“塑料是一种低价值的废弃物,大家经常过度使用塑料袋并将其乱扔,而没考虑到如何回收它,因此我们就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平均一个手提袋要用30个塑料袋制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杂货店的80%员工是盲人和听力障碍者,他们参与了经营、客户服务、营销等大部分工作。此外,他们就是给塑料垃圾一次新生命的人。

绿色杂货店管理阮氏明书说:“目前,人们一般认为残疾人,特别是盲人为弱势群体,是必须依赖家庭和社会的人群。绿色杂货店创始人潘氏金恒已经引导我们做这份工作,改变我们的思维。”

凭借携手保护环境、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为弱势群体创造就业等生活理念,绿色杂货点模式日益得到推广,在全国各省市拓展,从而为社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完)


越通社

更多

附图。图自越通社

河内为2025年秋季博览会开展交通导流

2025年10月25日17时至11月4日,河内市公安局暂时禁止以下车辆通行:核载货物3500公斤及以上的货运汽车、29座及以上的客车(公交车、垃圾清运车、应急救援车、持有安保标识车辆、公安和军队车辆及其他依法律规定享有优先权的车辆除外)。

越南国家主席梁强主持仪式。图自越通社

越南国家主席:《河内公约》是团结精神与法治至上的生动体现

10月25日上午,《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简称《河内公约》)开放签署仪式暨高级别会议在河内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会议主题为“打击网络犯罪、共担责任、共创未来”。越南国家主席梁强主持仪式,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出席并致辞。

河内市人工智能摄像头系统将于今年12月启用。图自越通社

河内市人工智能摄像头系统将于今年12月启用

10月23日上午,河内市公安局交通警察科在范雄-屈维进交叉口安装人工智能(AI)摄像头系统。共有1873个AI摄像头系统将于今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旨在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助力保障首都交通安全并减少交通拥堵。

岘港市边防部队检查渔船的证件。图自越通社

越南重点打击IUU捕捞 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越南农业与环境部渔业与渔检局副局长武缘海表示,非法、不报告、不受管制(IUU)捕捞活动是保护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最大威胁之一,对全球环境、经济与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危及粮食安全、海上安全、主权与社会公正,甚至引发跨国犯罪。据估计,IUU捕捞约占全球捕捞总量的20%,相当于1500万至2500万吨。

越南驻阿尔及利亚大使陈国庆近日在阿尔及利亚播出的电视节目中介绍两国合作关系以及越南在《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制定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阿尔及利亚积极参与《河内公约》制定进程

《河内公约》开放签署和批准仪式将于10月25日至26日在河内举行,100多个联合国成员国参加。这是自2019年以来经过6年紧张谈判的成果,旨在建立一个全面的法律框架,帮助各国在预防和打击跨境网络犯罪,为国际社会维护安全健康的数字空间中有效协调与配合。

建设部领导向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杜文战移交捐款。图自越南妇女报

逾1.066万亿越盾援助灾区民众

据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中央救援动员委员会消息,截至10月21日17时,各单位、组织和个人通过该委员会账户向受灾同胞捐款总额已超过 1.066万亿越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