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永远的乐趣

午后的阳光余温尚存,越南许多地方的乡下孩子就手拉着手到空地上放风筝。风筝在空中飞翔,孩子们向风筝许下自己的愿望。童年就这样过去。
放风筝——永远的乐趣 ảnh 1放风筝。(图片来源: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午后的阳光余温尚存,越南许多地方的乡下孩子就手拉着手到空地上放风筝。风筝在空中飞翔,孩子们向风筝许下自己的愿望。童年就这样过去。现在长大了,但孩子们依然想念着放飞空中的风筝。在那个地方,放风筝成为了童年的美好回忆。

在越南许多乡村,放风筝是儿童最为普遍和有趣的娱乐活动。这不仅是个人也是集体的活动,全村人都可以参加。做风筝和玩风筝更是各种年龄的人们的乐趣。不仅如此,风筝也是人人都能用家里现有的东西亲手做的玩具。几根竹竿,几张纸或一块旧衣服的布就可做成一只风筝了。

小孩做的风筝较为简单,常用两根竹竿做框,绑上线,贴上彩纸,就跟一把竹扇一样大。大人做的风筝略微复杂、讲究一些,有形状不一的竹框架,贴光滑的纸,每个风筝长3、4米。风筝的下面可带一套五、七个笛管,能发出多、来、米、发、索、拉、西等音调。风筝大小不同,声音也不同。大的笛子风筝声音低沉,小的则声音悠扬。

西贡风筝俱乐部成员郑国鸿表示:“做笛子风筝的人得对音乐和制作技术有所了解。例如,这套笛子有七根管子,共同形成一种声音,比如寺里的钟声或火车鸣笛声。”

放风筝——永远的乐趣 ảnh 2放风筝。(图片来源:越通社)

与其它只需要院子里的一角或屋檐下的小空间就可以玩的民间游戏不同,放风筝需要空旷、地面平的空间和风。过去,这种空间在越南任何乡村都很容易找到。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适合放风筝的空间越来越难找了。

胡志明市旭门郡居民张武清平告诉我们:“我小的时候,家在一个空地的附近,因此常在那里跟屯里的小朋友一起放风筝。现在长大了,家乡发展了,空地也不多了,来这里放风筝让我回到了童年,很激动。”

随着时间的流逝,纸风筝改用布或尼龙来做,五颜六色,形状为龙、凤、鲤鱼、蜜蜂、三角型等。采用新材料的风筝甚至不透水,雨天也可以放。正因此,不仅对小孩,对于老人来说,风筝也都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

北江省新安县的杨文峰大爷说:“人们常说,老杨头从没放弃风筝,大年初一也放,一刮风就放。如果没人帮拉线就绑在树根上,就这样自己放。今年77了还在玩。”

 玩风筝时,老人、小孩成为亲密的朋友。他们一起削竹皮、绑线、贴纸,甚至要几天才能做好一个风筝。人们仍能看到首次做风筝的笨手笨脚,以及亲眼目睹自己做的风筝自由自在地飞上天空的好奇眼神。杨文峰大爷表示:“有一次我放一个10米的风筝。原本飞得挺正常,突然刮起大风,把我从水池的这边拉到那边,不留神抓线的手松了,风筝就飞掉了。我站在水池边颇感无奈。丢了风筝很懊恼。”

黄昏时分,在野地里或堤岸上,放牛的孩子常约好,有的骑在牛背上,有的跑到山坡上放风筝,看到风筝飞在空中,不由得欢呼雀跃。风筝在风中飞翔,孩子们躺在地上、草上或稻草上快乐地笑着,在风声笛声中睡去。

在月光如水的夜晚,风筝如同泛着荧光的小船漂游着,如同旅客慢悠悠地在天空中漫步。像鸟儿一样,风筝也带着一个活的生物的气息和生命。起微风,它静静地飘着;刮大风,它时而在这儿时而在那儿忙个不停。可以说,风筝是越南安宁、富饶乡村的典型形象。风筝能使村庄变得祥和,人们能回到自己的童年、能发现自己的个性,使人性更加纯真。因此,它会永远存在。(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

更多

2025年河内国际摄影双年展从2025年11月1日至31日在河内市举行。组委会供图

Photo Hanoi’25 ——连接创意与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年河内国际摄影双年展从2025年11月1日至31日在河内市举行,吸引来自21个国家的170多位艺术家、摄影师、策展人和专家参加。在双年展框架内,组委会将举行22场个人和集体摄影展以及29场相关活动,包括电影放映、研讨会、专题座谈会、艺术之旅和新书发布会等。

胡志明市推出丰富多样的美食推广计划

胡志明市推出丰富多样的美食推广计划

为了丰富专为"美食爱好者"打造的新旅游线路系列,10月22日,胡志明市旅游局正式推出胡志明市美食旅游活动。这是将该市定位为全国及地区领先"美食天堂"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用楮纸制作的产品的销售空间。图自《越南画报》

安泰村:重现河内楮纸记忆

安泰村被誉为升龙地区楮纸制造业的“摇篮”。昔日,捣碎构树皮的槌声,以及纸张滤槽中潺潺的水声,曾是耳熟能详的声响,与昔日河内几代人的生活紧密相连。

“遗产豪气——点亮未来”的2025下龙演唱会的海报。图自互联网

下龙演唱会将融合实景表演、艺术演出、纪录片与交流互动

在10月21日举行的主题为“遗产豪气——点亮未来”的2025下龙演唱会新闻发布会上,广宁省文化、体育与旅游厅副厅长阮氏清水表示,该活动将作为广宁省2025年第四季度旅游刺激活动系列的开端,旨在落实越共广宁省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决议精神中的重点突破,即发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产业、遗产经济、夜间经济与城市经济建设。

卡特节于10月20日下午在庆和省福友乡友德村体育场正式开幕。图自越通社

2025年卡特节展现占族绚丽色彩与团结精神

2025年占婆族婆罗门教同胞的卡特节于10月20日下午在庆和省福友乡友德村体育场正式开幕。成千上万的占族同胞、当地民众和游客齐聚一堂,共同沉浸在充满民族文化特色的热闹节日氛围中。

艺人氏梅传授贡普拉克演奏技艺。图自《越南之声》

贡普拉克——莫侬族的宝藏

与西原地区其他原住民一样,莫侬族也有多种类型的铜锣,用于村庄和氏族的节日和活动。在莫侬族的锣钲中,贡普拉克(Gong Prak)是一种非常独特且罕见的锣。他们只在重要场合或社区的大型节日才会使用这种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演进,目前在林同省乃至整个西原地区,贡普拉克锣已所剩无几。

培养新时代越南妇女 使其真正成为发展的动力

培养新时代越南妇女 使其真正成为发展的动力

1930年10月20日,越南妇女联合会正式成立。2010年10月15日,越共中央书记处签发第382/TB-TW号通知,正式承认10月20日为“越南妇女节”,体现党对妇女作用及妇女组织在国家革命事业中所作贡献的重视。

亚太地区UNESCO协会联合会秘书长铃木裕司发言。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日本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合作

越通社驻日本记者报道,10月17日,越南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协会联合会在东京举行主题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动力》的国际研讨会。

越南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团长阮氏云英大使在会上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UNESCO通过越南关于“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十年”倡议

越南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团长阮氏云英大使在会上介绍了该倡议。她强调,该倡议的总体目标是发挥文化在促进各国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极为重要作用,同时为应对时代复杂挑战作出贡献,确保所有人拥有安全繁荣的未来。

春曲的曲调多样,皆带有清新明快、充满民间气息的旋律,极易打动人心。图自越通社

春曲——源自祖地的非遗瑰宝

在越南民间艺术的宝库中,富寿省的春曲(Hát Xoan)是一种与雄王祭祀信仰——民族建国的根源紧密相连的独特艺术形式。以质朴的旋律、朴实而富含文化意蕴的歌词,春曲不仅反映了祖地居民的精神生活,还为越南在世界遗产版图上确立文化身份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