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部沿海地区自然灾害的预防能力

因自然条件因素,中部沿海地区是频繁遭受各种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其中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多和强度更高。最近,2021年11月底,暴雨和洪灾导致该地区数十人死亡和失踪。
提升中部沿海地区自然灾害的预防能力 ảnh 1提升中部沿海地区自然灾害的预防能力。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因自然条件因素,中部沿海地区是频繁遭受各种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其中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多和强度更高。最近,2021年11月底,暴雨和洪灾导致该地区数十人死亡和失踪。

越南政府总理于2021年3月17日签发了关于批准2021-2030年阶段和远期展望至2045年自然灾害预防战略的第379号决定(以下简称“战略”)。为深入了解该战略的落实情况以及中部沿海地区自然灾害预防工作的现状和措施,越通社记者对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自然灾害防灾总局灾害安全控制司司长曾国政进行了采访。

曾国政指出,战略中已确定了中部沿海地区自然灾害预防的任务和措施。具体是主动防控与适应自然灾害,其核心任务是主动防控台风、洪灾、内涝、干旱、山体滑坡以及河岸、海岸侵蚀等现象。其中,集中提高自然灾害预报工作,尤其是早期预报,以主动应对自然灾害。

因此,中部沿海地区应建立与巩固自然灾害预警系统,暴雨、洪水、山体滑坡和内涝观察系统,将其与现有基础设施体系、观测系统和降雨预警相结合;引导建设房屋和工程,确保自然灾害发生前疏散人民群众,并确保他们的安全; 助力贫困户和优抚家庭建设防止台风和洪水的房屋。

提升中部沿海地区自然灾害的预防能力 ảnh 2中部沿海地区是频繁遭受各种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图自越通社

与此同时,该地区应做好风险区分类工作,绘制详细的灾害预警图;严格管理房屋和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居民区、旅游度假区、沿河沿海旅游度假区和交通工程;加强森林管理、保护与开发工作;保护沿海天然沙丘;调整动植物结构,确保适应自然灾害的特点。曾国政认为,中部沿海地区需要实施紧迫和长期的措施。首先加强健全与提高各级自然灾害防控机关的能力,调整部分政策、机制和法律文件,动员社会的参与。

从长远来看,该地区应重组国家管理机构以及咨询机构,确保一致性;着力培养从事自然灾害防控工作的人员的培训工作;对严重洪水发生的原因进行全面评估,并本着洪水综合管理方向提出基本和长期解决方案。

此外,中部沿海地区应核查与调整流域水库间调节过程,加强各地方国家管理机关的作用,继续对防护林管理与保护工作进行投资,同时应用科学技术、数字化转型,建立自然灾害防控数据库等。(完)

更多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出席乂安省那外寄宿学校开工仪式。图自越通社

全国17个省市同步开工建设边境乡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

11月9日上午,全国17个省市同步举行陆地边境乡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开工仪式。该项目由越南教育与培训部主办,与越南国家电视台、越南邮政电信集团、越南军队工业与电信集团以及17个陆地边境省市配合展开,开工仪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

第13号台风“海鸥”致逾2.6万间房屋损毁。图自越通社

第13号台风“海鸥”致逾2.6万间房屋损毁

根据农业与环境部下属堤坝管理与防灾局统计,截至11月8日8时,第13号台风及其环流已造成245间房屋倒塌、26226间房屋受损或屋顶被掀翻,房屋损毁数量较7日下午增加8664间。

从以拾荒为生的妇女,如今她们已成为运用科技的“绿色战士”。图自越通社

顺化市塑造垃圾循环经济

顺化市的“科技拾荒合作组”模式正在为城市垃圾管理带来积极变化。从以拾荒为生的妇女,如今她们已成为运用科技的“绿色战士”,通过mGreen应用与再生供应链实现连接。不仅改善了成员的生计、提升社会地位,还助力构建可持续的垃圾循环体系,彰显顺化在建设绿色、清洁、循环城市中的先锋作用。

研讨会现场。图自越通社

东南亚地区网络犯罪防治对策建议

11月7日,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人文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Tech for Good Institute,简称TFGI)在河内联合举办题为“公众对话——增强东南亚防范诈骗与欺诈的韧性:以越南为重点”的国际研讨会。

国际劳工组织资助越南开展交通安全项目。图自越通社

国际劳工组织资助越南开展交通安全项目

国际劳工组织(ILO)近日宣布,越南有三家工厂在“零愿景基金交通安全挑战赛”中获得资助。该赛事旨在鼓励各工厂提出创新且切实可行的方案,以提升服装行业工人的出行安全。

越南教师的数字化转型能力成为“亮点”。图自越通社

越南教师的数字化转型能力成为“亮点”

11月6日,越南教育与培训部表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日公布了2024年国际教学与学习调查(TALIS 2024)结果,其中越南是被OECD承认为受调查的55个国家和地区中比例高、实施效果好的典型国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