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广南海洋岛屿文化的特质

广南是中南部地区沿海省份,拥有长达125公里的海岸线和很多海滩、岛屿和沿海岛屿群,其中就包括生态体系丰富并被公认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占婆岛。
探索广南海洋岛屿文化的特质 ảnh 1占婆岛。(图片来源: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广南是中南部地区沿海省份,拥有长达125公里的海岸线和很多海滩、岛屿和沿海岛屿群,其中就包括生态体系丰富并被公认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占婆岛。这一自然条件使广南海洋岛屿文化元素极其丰富。

广南省每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都充满着海洋岛屿元素。其中包括考古遗址,海洋岛屿记录文件,海产捕捞、手工业、加工业、贸易、服务的相关知识、经验。特别是,关于海上航线、河渠、海产捕捞区的知识表明,生活在越南中部沿海地区的先辈们很早以前就了解海洋,积累了很多知识,形成了海洋传统文化,同时,杨帆前往新加坡、马六甲、中国进行贸易交流。

广南博物馆实物展示和搜集处主任陈德说: “一位英国学者在《南河四面之行》一文中认定,大占海口在与世界各国进行的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占婆岛沉没的船只肯定了占婆岛在海上陶瓷走廊上具有的连接性作用。此外,广南海洋岛屿文化遗产还反映在蜂滩、村滩的考古遗址中。”

目前,广南博物馆和会安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保存了数千件有关广南海洋岛屿文化的资料,如地图、渔网、海上捕捞工具、岛上和海底考古实物等。其中,很多与多个世纪前的海上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实物已在美国、日本展出。

在历史上和现在,海洋岛屿与广南居民的联系都十分生动。广南的民间文艺形态和类型都表明,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充满着海洋岛屿元素。海洋对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生产巨大影响,在民谣、俗语、故事中都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更具体和明确的印记则体现在有关气候、医药、饮食、航海技能、船只制造和维修技术,特别是有关习惯、习俗、信仰及其他非物质文化形态等的民间知识宝库中。

陈德说:“民间海洋知识是对海洋的意识,是对水、河渠、雨、风暴的认识并明确体现在民歌中。民歌中说道:‘午后云盖山茶,浪击大门午时雨下’。这一民间知识是居民在出海过程中的体验的总结,有助于他们合理应对天气,怎样的天气能出海,怎样的天气要待在家里。这是很贴近生活的民间知识。”

广南的农业节日、宗教信仰节日也充满海洋岛屿元素。最典型的是秋盆婆节、龙舟节、渔翁祭祀仪式等。其中,渔翁祭祀仪式是沿海地区渔民最典型的节日。该祭祀活动于每年求渔时节举行。参加者一边跟着领唱者演唱特殊民间文艺类型——伯赵调子,一边在岸上做划船的动作,展现渔民在水上的生活。这些歌曲、舞蹈表达了对渔翁帮助渔民脱离危险的感恩。
    
拥有众多充满海洋岛屿元素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价值,今日的广南省真正成为了越南地方文化总体版图中极富特色的文化次区域。正因如此,广南一向是值得探索的理想目的地。(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

更多

首都河内解放71周年:河内不断融入与发展

首都河内解放71周年:河内不断融入与发展

1954年10月10日,河内正式解放,这一天成为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里程碑。历经九年艰苦的抗法战争后,首都河内张灯结彩、旗帜飘扬,热烈欢迎凯旋归来的解放军。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是越南民族争取独立征程上的辉煌篇章,更开启了河内建设、革新、融入与发展的新时期。

河内首届世界文化节将于10月10日晚在河内升龙皇城正式开幕。图自越通社

河内首届世界文化节即将举行

首届河内世界文化节开幕式预计将于10月10日晚在河内升龙皇城举行。这是由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同外交部及河内市人民委员会联合举行的一项具有全球规模的对外文化盛事,旨在弘扬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并加强各国民间交流。

参加“探索遗产-传播精华”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图自广宁报

2025年安子秋季庙会——禅意与遗产交融的旅程

2025年安子秋季庙会近日在安子名胜遗迹区竹林宫热闹开庙,主题为“禅定秋色”,向游客呈现一场融合佛教精神与文化遗产的盛会。该活动不仅帮助人们了解竹林安子禅宗的核心价值,更是弘扬被誉为“交州第四福地”的历史文化底蕴。

得乐省注重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图自越通社

推动旅游发展与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并行

近日,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在林同省大叻市春香坊举行了题为“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的第6号项目实施5年总结会议。该项目属于2021—2025年“少数民族与山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目标计划”。

越南特产吸引国际游客。图自越通社

欧洲天空下的越南韵:从家乡味道播撒和平的种子

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微凉的秋风中,糯米的清香、火龙果的甘甜、粉红瓤绿皮柚的清润,以及一盏热腾腾的越南茶,似乎都在悄然诉说着来自南方的故事。那一缕缕熟悉的香气,穿越千山万水,把越南的温情与气息带到了欧洲的天空。

越南和斯里兰卡的少年儿童热情参与灯笼制作和五果盘装饰比赛。图自VOV

南亚绽放越南中秋情

灯笼流光,鼓声欢腾,孩子们笑靥如花——今年中秋的喜悦,在印度与斯里兰卡的越南社区中温暖洋溢。

音乐会:民族精神力量与文化产业发展

音乐会:民族精神力量与文化产业发展

近年来,越南观众见证了大型音乐会的蓬勃发展。从纪念国家重大事件的主题音乐盛典,到充满当代气息的音乐节,这些活动不仅是艺术的高光时刻,更成为文化的桥梁,汇聚民族精神、创造渴望与社区力量。

在匈牙利,10月4日晚,匈牙利越南人协会在布达佩斯升龙商业中心隆重就中秋晚会。图自越通社

海外越南人欢庆中秋

10月6日是越南传统节日中秋节。在佳节来临之际,全球多地的海外越南侨胞以各种方式提前共度中秋。

“圆月之夜”灯笼游行活动吸引数万名儿童和市民参与。图自越通社

越南数百万名儿童期盼着中秋节

连日来,数百万越南儿童正满怀喜悦地期盼中秋佳节的到来。这个节日既是孩子们尽情玩耍、品尝美食、手提灯笼游行的欢乐时刻,也是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的温馨契机。作为越南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秋节承载着世代相传的美好价值,历久弥新。

越南记者协会主席、《人民报》总编辑黎国明与越通社社长武越庄为陈进颁授“热爱河内”大奖。图自越通社

陈进获2025年裴春派大奖

10月3日晚,第十八届裴春派奖颁奖典礼在河内市钱场街45号展览馆举行。本届活动由越通社《体育与文化报》主办,共颁发出5个奖项,其中最受瞩目的大奖由音乐家陈进获得。

天曲俱乐部。图自越通社

守护天曲之魂弘扬越南京北文化特色

数十个天曲、天琴培训班相继开设,吸引近200名学员;山洞、陆岸乡一些学校还将天曲纳入教学和课外活动。目前全省共有20个天曲、天琴俱乐部,成为推动传承的核心力量。天曲逐渐与山洞、安世等地的社区旅游发展相结合,带来生计改善并提升民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