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棉族青年创造就业的职业培训基地——洞寺

越南茶荣省周城县周城镇磅清莱寺(Kom Pong Chray,意为榕树码头)又称洞寺,十分优美,以高棉族佛教南宗传统建筑而著称。

越南茶荣省周城县周城镇磅清莱寺(Kom Pong Chray,意为榕树码头)又称洞寺,十分优美,以高棉族佛教南宗传统建筑而著称。

值得注意的是,这座寺庙的后面设有木雕厂,而艺人就是寺里的僧侣。13年来,木雕厂为进寺学道的数十名高棉族青年创造了稳定的就业。

不仅洞寺,茶荣省的所有高棉族寺庙都是建在平地上且周围古木环绕。过去,古树用于建寺后,树根一般丢弃不用,或用于烧火。洞寺第23代住持石创回忆说,10年前,一次到永隆省弘法,偶然看见一件用天然树根制作的作品并留下很深的印象。于是,石创就说服永隆省艺人传授技艺并在洞寺成立木雕厂,一直发展到今天。

石创高僧说:“我想,让被丢弃的树根变得有价值只有做木雕才行,这样才能作成有价值的产品。通过雕刻,树根就成为能在寺庙展示的木雕产品。另外,寺里的僧侣也学会一门手艺,还俗后可以一技傍身。”

2005年,石创高僧成立洞寺木雕俱乐部,俱乐部共有10多名成员,都是高水平的木雕能手。成立俱乐部不仅让高棉族青年学到技艺,而且还有利于推介产品。从此,洞寺木雕声名鹊起,并吸引很多爱好者前来学艺。

家住朔庄省的山竹在洞寺学习已有半年多了。他说:“过去,我在寺里修行,偶然在报纸上看见这里的木雕产品介绍,其中有很多精巧的产品。树根制作的许多灵物看着很有意思,所以我决定申请到这里学习。”

洞寺木雕俱乐部的一个特别之处是,学习者完全免费。俱乐部采用上届教下届的方式。产品销售所得一部分交给寺庙建设基金,一部分用于支付艺人和尚的工资和购置木料的费用。

目前,这所“职业培训学校”已经帮助省内外数百名高棉族僧侣和青年在还俗之后找到稳定的谋生职业。很多人学成后回家开办木雕厂,月收入500至700万越盾。

周城县和利乡村民石雏菲是洞寺培养的优秀木雕匠之一,现在他已经成家,并靠木雕业过上了好日子。他说:“种地用不完精力,空闲时间很多。另外木雕业也非常符合我的能力及水平,手巧就能制作出好产品,价格也高,收入就多一些,生活好多了。”

10多年来,洞寺木雕俱乐部不仅制作了数千件描绘南部高棉族同胞日常生活生产的独特精巧的产品,如四灵、九龙夺珠、双凤、双鱼、12生肖等,而且还成为希望开办木雕厂的高棉族寺庙学习观摩的教学基地。

推广洞寺模式,目前,茶荣省140座高棉族寺庙中有8座成立了木雕厂,为近一百人创造经常性就业。此外,金瓯、坚江和朔庄等省的寺庙也派人来借鉴经验,并为寺里的僧侣成立木雕厂。

茶荣省劳动荣军社会厅副厅长杨光玉表示:“今后,我们将与省民族委员会、僧侣团结协会研究这一模式,不仅木雕业,我们也研究开展其他行业。比如在其他寺庙开展面向企业的工人培训,发展家庭经济等模式。”

木雕俱乐部不仅帮助高棉族青年,特别是特困者学会木雕业,享有更好的生活,而且还为维护和传承南部高棉族文化做出了贡献。来源:《越南之声广播电台》(越通社-VNA)

更多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自人民报

2025年第四届亚欧新音乐节即将举行

由越南音乐家协会同中央各部委、行业与河内市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亚欧新音乐节将于2025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在河内市与富寿省举行,吸引国内外近300名代表和艺术家参加。

法国专业航空网站air-journal.fr屏幕截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旅游业实现突破性增长 法国客源市场表现强劲

法国专业航空网站air-journal.fr最新报道显示,2025年成为越南旅游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十年前,越南每年仅接待国际游客约800万人次;如今,这个“S形国度”已跃升为亚洲增长最快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广宁省下龙湾。图自越同社

传承与弘扬文化遗产 共建可持续的未来

四千多年的历史为越南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不仅是民族的无价之宝,还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全球化、城市化加速的背景下,保护和弘扬文化遗产成为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

2025 年河内木偶舞节吸引众多民众和游客关注。图自越通社

越南优先发展10个支柱文化产业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签署第2486/QĐ-TTg号决定,批准《至2030年越南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及2045年愿景》(以下简称《战略》)。战略中确定优先发展电影,美术、摄影与展览,表演艺术,软件与娱乐游戏,广告,手工艺品,文化旅游,创意设计,电视与广播,出版等10个支柱文化产业。

嘉来省民族乐器演奏。图自越通社

保护文化特色 打造可持续未来

80年前的1945年11月23日,胡志明主席签发第65/SL号法令——越南关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第一部法令,成为越南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坚实基础和指南针。基于第65/SL号法令的历史意义,2005年2月24日,政府总理颁布了第36/2005/QĐ-TTg号决定,将11月23日定为“越南文化遗产日”。

代表们参加专题展“国家宝物——岘港心中的遗产”剪彩仪式。图自越通社

岘港向公众展示16件国家宝物

值此越南文化遗产日(11月23日)20周年之际,19日下午,岘港占婆雕刻博物馆举行专题展“国家宝物——岘港心中的遗产”开幕式,同时向公众介绍该馆经过一段时间升级和陈列空间改造后的新面貌。

活动上的文艺节目。图自越通社

越南传统文化亮相中国香港亚洲文化艺术节

由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与各国领事团联合举办的亚洲文化节吸引了来自本地区及世界各地的30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参加。今年越南的参与还因人民艺术家邓泰山与香港越南人协会的精彩表演而给当地民众和国际友人留下深刻印象,打造出一个多元而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舞台。

越武道在法国蓬勃发展,逐渐成为法国乃至欧洲广受欢迎的体育文化项目。。图自越通社

越武道成为欧洲的越南“文化使者”

2025 年陈辉方锦标赛暨国际武师考试近日在法国举行,再次肯定了越武道作为连接越南与国际社会的重要文化桥梁的地位。该活动吸引了来自法国、比利时、荷兰及多个欧洲国家的 320 名学员和 31 位武师参加。

越南驻法国大使丁全胜、AVSE Global主席阮德姜教授、越南电影发展促进协会主席吴芳兰共同主持新闻发布会。图自越通社

“越南电影周——光影之旅”:法越文化的桥梁

“越南电影周——光影之旅”将于2025年12月5日至12日在欧洲最大的电影院Le Grand Rex举办。活动将展映17部影片,包括长篇故事片、纪录片及短片,这些作品均为1975年后制作,其中部分作品将在欧洲首次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