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主题为“提升世界遗产城市可持续性与宜居性策略”的专家研讨会日前在越南顺化市举行。该活动是世界遗产城市组织(OWHC)亚太地区第五次会议框架下的活动之一。
此次研讨会为亚太地区各遗产城市的专家和市长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以增进对世界遗产保护与价值提升的理解,并探讨切实可行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
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秘书长米凯尔·德·蒂斯(Mikhael De Thyse)介绍说,参与该组织网络的城市已确定四大优先方向:住房、公共空间、交通出行与城市属性,以重塑生活空间。各城市正携手合作、互学互鉴,寻找共同解决方案,提出涵盖上述领域的综合战略与项目,并推动基于团结精神与地方智慧的“城市外交”。
与会代表分享了各遗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包括气候变化、快速城市化、环境污染及保护资源有限等。顺化市的困难主要是资金不足,过快的旅游增长导致遗产超负荷运行,以及在保护与开发之间存在法规重叠。菲律宾维甘市则因缺乏修复资金、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兴趣下降、宵禁规定影响城市活力而面临困难。

会议还听取了多篇重要报告,其中包括越南文化遗产协会副主席黎氏明李的《根据2024年修订〈文化遗产法〉为遗产城市带来的新机遇》,以及可持续城市景观建筑设计公司(UALS)董事长洪承模(Seung Mo Hong)的《信息技术在遗产保护、管理与发展中的应用——数字遗产与智慧城市方法》。
顺化市文化体育局局长潘清海表示,顺化正朝着“绿色—智慧遗产城市”模式发展,通过综合规划将遗产与生活空间及自然相结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三维空间(3D)和人工智能(AI)进行遗迹管理与监测;发展遗产经济、文化与创意产业;以社区为中心,加强遗产教育与传播,并扩大与区域遗产城市的国际合作。
韩国与马来西亚专家强调,遗产管理者在协调、动员与管理世界遗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韩国汉阳大学副教授金智弘(Ji Hong Kim)指出,保护与发展并不相互排斥,而应通过平衡政策和遗产管理者的中介角色加以融合。遗产管理者需深刻理解全球与地方价值,遵守相关政策,同时兼顾游客体验与居民生活质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