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 除了国际金融中心模式之外,自由贸易区作为备受期待的新型经济模式,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突破口。这也解释了为何当前多地政府纷纷谋划发展自由贸易区。
多地谋划建设自由贸易区
庆和省是最新一个宣布筹建自由贸易区的地方。在2025年企业与投资者见面会上,庆和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陈国南透露,该省正在研究建设庆和自由贸易区,旨在打造联通高端国际服务的海洋经济发展门户。项目拟选址为该省重要增长极——云峰经济区。
河静省同样展现出建设自由贸易区的雄心。2025年7月中旬,该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永昂自由贸易区建设方案,目标定位为印度支那市场的国际物流中心。根据安排,河静省财政厅将牵头制定具体方案,并于8月10日前提交省委常委会审议。
除庆和、河静外,越南多地正积极争取设立自由贸易区。其中,同奈省正推进与隆城机场及周边交通基础设施联动的自由贸易区项目。初步规划显示,该项目将划分为四大功能区:生产制造区、物流仓储区、金融商贸服务区,以及研发创新与数字经济区,预计总投资约160亿美元。
巴地-头顿省也在筹划与盖梅港联动的自由贸易区项目。规划占地面积超过3749公顷,将以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为发展核心。
目前,全国仅有岘港和海防两地的自由贸易区获得国会批准试点,并享有特殊政策支持。其中,岘港自由贸易区已于2025年6月获批成立,规划面积逾1880公顷,定位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将成为带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发展的战略增长极。
从长远看,岘港自由贸易区将发展成为连接全球和亚太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形成集生产制造、国际货物中转于一体的综合枢纽,并与莲炤港、岘港国际机场和东西经济走廊实现协同发展。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政府明确提出了2026年起实现经济两位数增长的目标,今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8.3%-8.5%。除传统增长动力外,政府特别重视培育国际金融中心、自由贸易区等新动能。
财政部长阮文胜在向国会提交关于海防市特殊机制提案时强调,自由贸易区特殊机制将为海防打造新的增长极奠定基础,在红河三角洲地区形成辐射带动效应,助力实现2026-2030年两位数增长目标。

阮文胜指出,海防自由贸易区将通过外汇、土地租赁等特殊政策,吸引投资建设国际中转枢纽。"该模式有望使越南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中转、包装和连接中心,显著提升外汇收入和中转能力。"他同时表示,所有优惠政策都将审慎实施并严格监管,试点成功后将考虑扩大范围并推动立法。
岘港自由贸易区获批当日,政府副总理阮和平强调,该区建设成功后将成为连接全球经济的驱动力,不仅促进岘港当前发展,更将为区域和国家长远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目前,岘港正加快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重点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值得关注的是,Sun Group、Terne Holdings等多家企业已签署投资意向备忘录,Amata 越南、Green Ipark等企业也获准开展投资研究。
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海防、岘港以及未来的胡志明市、庆和等地自由贸易区建设,将成为推动越南实现经济两位数增长目标的强劲引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