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胡志明市——在胡志明市正式运行两级地方政府模式一个月以来,多个坊(乡)级单位纷纷推出政务服务创新举措,不断提高行政效率,提升为民服务质效。在守德坊,从引入机器人、开设免费法律咨询服务点,到帮助老年人办理线上手续,一系列措施彰显了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方向,广受市民好评。
政务机器人上岗 提升群众满意度
自7月1日启动新政府运行机制以来,守德坊公共行政服务中心配备了两台服务机器人,进行试点运行。其中一台专责迎宾接待和引导群众办理相关手续,另一台则提供各类表格样本,同时提供糖果、饮用水并承担简单清洁任务。数据显示,这些机器人有效分担了公务员的工作压力,尤其在坊级政府接手部分原县级事务后,缓解了人力负荷。
68岁的守德坊居民阮友庆首次为外孙办理出生登记时,即由机器人全程引导。他表示:“第一次见到这种智能机器人,它不但能详细说明所需材料和流程,还直接带我到办事窗口。整个流程快速又清晰,办起事来省心多了。”
阮先生对政府引入人工智能提升服务效率表示赞赏,并肯定两级政权体制改革更贴近群众需求。
另一台机器人则具备“聊天”功能,除了分发表格和饮品,还能缓解群众等候时的紧张情绪。同时,守德坊还在服务中心引入了ChatGPT技术,群众可通过查询终端自主了解行政流程。居民谢德重表示:“我每次来都用信息查询亭,非常方便。AI技术确实帮了大忙,减轻了公务员的负担。”
他补充说:“这种自助查询方式既快捷又实用,不仅能查材料,还能指导操作流程。希望未来能在更多地方推广这种做法。”

政务服务迈向“无界”模式
除引入机器人外,守德坊及市内多地干部、公务员都保持全天候服务状态。群众不必独立完成线上手续,服务中心现场已有工作人员指导扫码、上传材料等操作,确保群众顺利完成办事流程。
守德坊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瞿话薇介绍,目前中心配备了电脑终端、意见反馈设备、非现金支付系统及身份证扫码机,力求为群众提供快速、专业、零距离的政务体验。与此同时,地方政府正加快推广“一门式”电子政务平台,鼓励市民在家办理各类手续,既节省时间,也减少交通成本。
守德坊由原灵炤坊、长寿坊、平寿坊及灵西坊部分区域合并而成,总人口近12万,辖区面积约88平方公里。目前,该坊负责办理70个领域、约360项行政事务。截至7月下旬,守德坊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共受理申请近2300件,其中约1300件为现场提交,已有超过2100件提前办结。
据统计,在新政运行首月内,绝大多数行政手续处理时间得到缩短,但户籍、司法等少数领域如认证、公证事务的处理时限略有延长。守德坊人民委员会主席阮氏梅青解释称,主要因新机制下须由坊级领导亲自签署相关文件,而此前则允许司法公务员代为签署,流程相对更快。她建议市政府尽快出台授权机制,允许基层公务员在一定范围内代签,以减少群众等待时间。
此外,守德坊还与市律师协会合作,设立了免费法律咨询服务点,为居民提供法律协助和答疑解惑。
目前,胡志明市两级地方政权建设正进入第二阶段,聚焦于完善机构设置与人员编制。市政府将重新评估各岗位职责,进行系统调整与优化,打造高效精干的政务体系。
市内务厅厅长范氏清贤指出:“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位干部都能各司其职、明确职责,便于考核评估和资源整合,从而打造一个高效、可靠、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务服务体系。”
据悉,截至目前,胡志明市设有41个政务接收与反馈点,其中38个位于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府正稳步推进年底前全面实现政务服务“无界”的目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