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近三周来,越南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省—乡两级地方政府架构,撤销县级行政单位。各地充分发挥主动性,迅速完成机构调整,同步推进各项工作,确保行政运转平稳有序,持续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和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以首都河内为例,两级政权模式已初显积极成效。126个坊、乡的行政机构朝着精简、高效、职责明晰的方向重新调整,减少了工作重叠与交叉。基层政府在指导管理与群众服务方面展现出更强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河内市民反映,行政手续处理更加快捷,有效节省时间与精力。数字化转型的应用也使得群众反映更快被接收与处理。金莲坊(前栋多郡)居民阮文情表示,现在可在线提交户籍手续并查询办理进度,大大便利了居民和干部。
永绥坊人民委员会主席武文活表示,"两级地方政府架构的实施不仅没有弱化监管职能,反而实现了行政效能的全面提升。决策机制更加集中统一,政策执行更为迅速有力。"
河内市信息传媒厅指出,两级地方政府有助于更好地控制和分析数据,提升公共政策的科学性与透明度。数字平台连接市、坊、乡的数据,有效减少失误、提升透明度。
在九龙江三角洲,两级地方政府模式被评价为“基础扎实、逐步完善、稳定运行”。
范明政在芹苴市宁桥坊公共行政服务中心调研时指出,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点推进数据互联共享,强化政策宣传解读;设立数字服务小组,为特殊群体提供技术指导;推行延时服务、错峰办理等便民措施,切实解决群众办事“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难题。

新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部分干部存在专业能力不足、管理经验欠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等问题;服务群众意识仍有待加强。以北江省北宁市新设立的北江坊为例,该行政区户籍12.3万人口,其行政服务中心日均接待量逾500人次,高峰时段突破700人次,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针对这一问题,当地政府已加大财政投入,增派工作人员,确保行政审批高效顺畅;组织青年志愿者协助群众开通电子身份账户(VNeID),并指导使用各类数字政务服务。
北江坊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梁文辉表示,目前系统运行已基本稳定,但在业务高峰时段仍存在网络拥堵问题,部分事项尚未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为此,中心采取灵活方式,接收纸质材料并协助群众完成线上申报,确保服务不间断。因此,为提升服务效能,需尽快完善软件系统并提高访问速度,确保系统运行顺畅无阻。
北宁省人民委员会主席王国俊强调,全省各地应继续完善各级行政服务中心运作机制,明确每位干部的职责,提高手续处理效率,并配备专职技术人员保障新软件系统的运行。各有关单位及地方需主动核查设备设施情况,及时提出补充方案,确保群众和企业服务不受中断。
面对初期挑战,政府总理近日签发第111号通知,要求集中解决运行初期遇到的四大问题:设施设备薄弱、信息系统故障与联通性差、制度不够完善与人力配备不合理、宣传指导不到位。

范明政就责任分工作出明确部署,要求各部委与地方政府须于2025年7月至8月期间完成一些重点任务,包括:推进技术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确保系统24小时稳定运行;全面排查修复软件系统漏洞,实现户籍数据实时同步更新;进一步简化优化办事流程,配齐配强基层工作力量;消除通讯信号盲区、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坚决整治"中介"乱象;全面推广智能虚拟助手应用。
随后,政府于7月18日发布第66.1/2025/NQ-CP号决议,解决在进行行政区划调整与两级地方政府建设过程中规划审批和调整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越共中央第十二次会议初步评估显示,全国34个省市的3321个乡、坊、特区已试点新模式,整体运作基本顺畅,无重大障碍,干部逐步适应,业务流程较为通畅,公共服务效率明显提高,群众普遍支持并寄予期望。
中央将继续完善相关指导规定,制定联通业务流程,适时调整职责划分中的不合理之处,加强基层干部培训,强化督导评估,确保新模式持续高效运行。
可以说,党和国家正同全国人民一道,齐心协力推进两级地方政权新模式建设。从“边跑边排队”到“队伍整齐,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向前迈进”,整个政治与行政体系正朝着简化组织结构、科学管理、提高效率、贴近群众的方向发展,致力于消除冗余环节、提升服务水平。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这一举措为国家发展开辟新空间,标志着民族步入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这是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前行的坚实政治与社会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