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会安之怀江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越南广南省会安古街是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交汇处。
越南会安之怀江 ảnh 1美丽的会安古城和宁静的怀江(图片来源:人民报)

越通社河内​——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越南广南省会安古街是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交汇处。经过多年的历史变迁,会安古街遗产群正在面临中部地区恶劣天气的挑战。为了保存和发挥这座古城的价值,许多会安市民日夜守护着这里的既古老又独特之美,团结塑造出这座古城的精神。

会安灯笼

只有来到会安古城亲身感受当地居民的生活节奏,才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如此迷恋会安。也许是,这种爱来源于这里的日常生活,来自于本地风俗习惯、民间艺术、文化节日等等,这一切汇聚在一起,成为了会安建筑、会安形象的活生生的博物馆。

坐在秋盆河的支流——怀江边上,所有会安的居民都无法记得这条江为什么叫做“怀江”,也不知道是谁给它命名的。但是他们相信,来到会安的人,是为了怀念当时越南中部最繁华的商港,为了欣赏这种古老与现代建筑的碰撞之美,这一切都真真实实地倒映在怀江的水中。

越南现代著名作家阮遵曾这样赞美过坐落在怀江边的会安古街: 哎呦,一个叫“怀”的小镇(怀念),竟靠近在一个叫“待”的港口(大门港),我们的祖国为何有这么多触动人心的代名词呢?。想起这段笔录,我明白为什么作为国际商港的会安是最具代表性的不同时期多种文化的交汇地,为什么作为传统亚洲港市的会安是最具代表性的古街了。

越南会安之怀江 ảnh 2越南优秀艺人黄文波与他的徒弟(图片来源:人民报)

会安灯笼,在16世纪末中国人和日本人来这里做买卖和定居时出现。几白年以来,会安的华人、日本人和越南人会馆的门前都挂着灯笼,使其成为这座多文化古城的让人难忘的象征。在几十年战火中被遗忘的灯笼,终于在一位当地手工艺人的妙手下复活了,他是获越南优秀艺人称号的黄文波先生。

当初,黄文波先生用宣纸自制传统灯笼。到了1990年,他是第一位恢复失传几百年的越南式灯笼制作技艺的民间手工艺匠,他制作的灯笼使用木框架、布料并且可以折叠。至今,会安灯笼共有12种形状以上,使用材料丰富多样。黄文波先生制作的灯笼现在不仅是著名商标,还向世界多国出口。

深情厚谊之地

在会安古城,这里的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当一名旅游大使。85岁的范氏梅老太太住在锦河鱼市场,她就是地地道道的一位旅游大使。她说,她自小就在锦河鱼市场做买卖,与他的丈夫养了8个孩子。年纪大了的时候她来到古街,在一条街上摆了一个面塑小摊,转眼间40年过去了。为了与外国游客沟通,她学一些简单的英语句子,还可以用英语讲讲12个生肖的名字。范氏梅老太太站在面塑小摊旁的照片在许多游客的照相机里保存,也曾经登在多本国外杂志上。

问她对会安的最深印象,范氏梅老太太表示那就是人情,会安古街的人非常善良好客,也很热情。她说,几十座百年古宅,家家都挂着灯笼,一切塑造了古街永久之美。但是,若少了古街的居民,或没有怀江这片宁静的江水,就没有古街的生活节奏。

夜幕降临时,几百盏灯笼照亮会安的每一条大街小苍,似乎有一首民歌的曲子在怀江轻风中隐隐约约地传出。会安居民的小船开始带着游客观光古街夜景,在水上放花灯的时候,怀江的江面在安静中闪亮起来,既神秘又有一种时尚感,十分动人。

很多人到了会安之后感叹说,在这里的每一次体验都带来惊喜,却还是感觉不够的。会安像是一部超长篇的小说,每一篇都给探索人惊叹不已。(来源:《人民报网》)
越通社

更多

越南卷粉。图自越通社

越南企业家激励人心的旅程

Nahji Chu(娥朱)是澳大利亚当代美食界的杰出人物,尤其在旅澳越南人社群中拥有广泛影响力。她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创业成功的旅程,更是坚韧不拔、不断创新与弘扬越南文化自豪感的象征。

第二届“Star Nhà Ease”越南电影节近日在英国伦敦肖尔迪奇区的Rich Mix影院拉开帷幕。图自越通社

越南电影节在英国举办:用电影讲述民族文化

第二届“Star Nhà Ease”越南电影节近日在英国伦敦肖尔迪奇区的Rich Mix影院拉开帷幕。这是目前越南在英国唯一的电影文化活动,旨在推介越南电影遗产,增进旅英越南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同时为国际观众提供了解越南的独特视角。

嘲剧在激烈的电子音乐中演出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图自Entropy

文化遗产与当代韵律的一次相遇

“爱龙地”是由Entropy团队发起的一个实验性艺术项目,它不仅仅是一个艺术活动,更是一次努力尝试,让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特别是在年轻人充满活力的生活节奏中焕发新生。

屏幕截图

澳大利亚摄影师“痴迷越南”的旅程

7月3日,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刊登了澳大利亚记者兼摄影师罗南·奥康奈尔撰写的一篇文章,其中盛赞越南的自然风光与美食,并表达了其对被誉为“亚洲最具吸引力目的地”的越南众多著名景点的深刻印象。

国际学生体验越南传统刺绣技艺。图自越通社

在文莱推广越南文化与手工艺产品

为加强文化外交,推广越南国家形象,越南驻文莱大使馆近日与文莱国际学校(International School Brunei - ISB)联合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旨在介绍越南文学作品和传统刺绣艺术。

越南驻瑞士大使梅潘勇发致开幕词。图自越通社

在联合国举办的越南图片展吸引国际友人关注

越南政府人权指导委员会常设办公室与越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于6月30日在瑞士日内瓦联合举办了题为“越南——本色、人文与融入”的图片展。此次展览不仅突显越南文化之美,还生动呈现了保障基本人权的努力。

资料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队和中国队跻身2025年岘港国际烟花节决赛

6月29日下午,2025年岘港国际烟花节(DIFF 2025)组委会召开会议,公布即将在7月12日晚举行的决赛中开展角逐的两支优秀烟花队伍分别为越南的Z121 Vina Pyrotech队和中国的Jiangxi Yanfeng队。

前国会主席阮氏金银参观展览。图自越通社

17件国宝首次亮相胡志明市

6月29日,由胡志明市文化体育厅承办的 “国宝——胡志明遗产杰作”专题展在胡志明市历史博物馆开展,向胡志明市公众介绍17件国宝。

越南和法国儿童一起表演Bonjour Vietnam。图自越通社

越南你好2025:全球越裔青年讲述民族文化的舞台

从6月28日至29日,位于法国首都巴黎的越南文化中心成为一股充满活力的文化汇聚之地。该活动由ART SPACE协会与法国越南文化中心联合举行,吸引数千人前来参加。越南驻法国大使丁全胜和越南旅游大使阿诺娅·苏珊·杜索尔·佩然(Anoa Suzzanne Dussol Perran)出席活动。

第三届岘港亚洲电影节开幕。图自越通社

第三届岘港亚洲电影节开幕

6月29日晚,越南电影发展促进协会与岘港市人民委员会及有关单位在岘港Ariyana国际会议宫联合举办2025年第三届岘港亚洲电影节(DANAFF III)开幕式。

意大利和越南专家监督L塔群清理工作,为修复工作做准备。图自越通社

美山塔庙区的新发现

过去两个多星期,由意大利C.M. Lerici基金会主任帕特里齐娅·佐莱塞博士(Dr. Patrizia Zolese)带领的意大利与越南考古专家小组在广南省美山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的L组塔群展开科学清理和分层发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