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越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化根脉的人

在河江省,每次提到搜集和研究民间文化,人们常想到黄氏级、盘氏波、梅玉向、鸿廷贵等很多人的名字和他们曾荣获的越南民间文艺协会、少数民族文艺协会的文学奖与许多研究课题。
“如果没有人投身于研究民族文化,也许下一代就不会了解自己的根”。这是很多人对越南少数民族文艺协会会员做的表示。这些默默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不久前在河内举办的越南少数民族文学协会大会上提出了“把所有的生活烦恼放在一边,怀着深深的痴迷,一点一滴日积月累探索研究本民族文化价值”的主张。

在河江省,每次提到搜集和研究民间文化,人们常想到黄氏级、盘氏波、梅玉向、鸿廷贵等很多人的名字和他们曾荣获的越南民间文艺协会、少数民族文艺协会的文学奖与许多研究课题。其中,瑶族民族文化研究学者盘氏波搜集和整理的《瑶族古代传说》和《瑶族叙事诗》荣获了越南民间文艺协会颁发的奖项。

盘氏波的搜集方法是对越语诗歌和文学作品进行录音,然后翻成瑶族语。因为瑶族人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每一个人的搜集和记录都有不同。20多年来,盘氏波奔波于各个村庄,与村里的每一位老人见面、交谈,并记录下老人们偶尔想起的文句或诗词。

盘氏波说:“在搜集时,记录的时间各有不同。比如说,同是瑶族人,但有的录音是这样,有的录音则是那样。岱依族有文字,而莫侬族、瑶族与其他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记录工作较为困难。目前,针对少数民族同胞的以本民族语言书写的民间文艺作品非常少”。

越南少数民族文艺协会薄寮省分会的石陀尼则是另一种情况,他不仅在报上写文章,还创作越语、高棉族语双语诗歌,希望以此肯定本民族诗歌的价值。

实际上,许多用高棉族语创作诗歌和短篇小说的人不具备将本民族语言翻成越语的能力,而石陀尼则能把自己与朋友所创作的诗歌作品翻成越语让很多人阅读,使他们更了解高棉族文化。

对石陀尼来说,这份工作确实有吸引力,因为高棉族有很多人搞文化创作。

石陀尼说:“高棉族人很热爱文学,自己创作、自己阅读并共同分享,但他们从不了解分会与协会的活动。每座高棉族寺庙至少有5至10人懂文艺创作,其中包括诗歌创作。在南部平原地区有近500座寺庙,算一算就知道有多少人了。我计划召集薄寮省所有文艺工作者,其余省份由当地分会召集,这样创作活动会更活跃”。

义安省桂峰县芒农乡隆孔村村民崇纳颐是少数民族文艺协会会员,他用大量时间和精力搜集、整理和编辑出版泰族语和越语双语版泰族俗语和民谣书籍。他担心很多文化价值正在渐渐湮没,如果不尽快抢救,那么下一代就什么都没有了。

崇纳颐说:“别人走一条路,而我要走两条路。如果只懂得一种民族语,那么也算好走,现在要把民族语翻成普通话,这样才能被更多的人接受。从泰族语翻成京族语,有时只是翻出表面意思,词语中的深刻内涵不能完全翻出来,有些意思只能用民族语表达,翻译过来就失去了文学韵味”。

搜集和传播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价值是越南少数民族文艺协会的重要任务之一。与文艺创作力量一样,村庄文化研究学者的工作也有助于维护和推广全国各兄弟民族的文化价值,为丰富越南民族文化做出不小的贡献。(来源:越南之声广播电台-VNA)

更多

艺人氏梅传授贡普拉克演奏技艺。图自《越南之声》

贡普拉克——莫侬族的宝藏

与西原地区其他原住民一样,莫侬族也有多种类型的铜锣,用于村庄和氏族的节日和活动。在莫侬族的锣钲中,贡普拉克(Gong Prak)是一种非常独特且罕见的锣。他们只在重要场合或社区的大型节日才会使用这种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演进,目前在林同省乃至整个西原地区,贡普拉克锣已所剩无几。

亚太地区UNESCO协会联合会秘书长铃木裕司发言。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日本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合作

越通社驻日本记者报道,10月17日,越南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协会联合会在东京举行主题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动力》的国际研讨会。

越南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团长阮氏云英大使在会上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UNESCO通过越南关于“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十年”倡议

越南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团长阮氏云英大使在会上介绍了该倡议。她强调,该倡议的总体目标是发挥文化在促进各国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极为重要作用,同时为应对时代复杂挑战作出贡献,确保所有人拥有安全繁荣的未来。

春曲的曲调多样,皆带有清新明快、充满民间气息的旋律,极易打动人心。图自越通社

春曲——源自祖地的非遗瑰宝

在越南民间艺术的宝库中,富寿省的春曲(Hát Xoan)是一种与雄王祭祀信仰——民族建国的根源紧密相连的独特艺术形式。以质朴的旋律、朴实而富含文化意蕴的歌词,春曲不仅反映了祖地居民的精神生活,还为越南在世界遗产版图上确立文化身份作出了贡献。

首都河内解放71周年:河内不断融入与发展

首都河内解放71周年:河内不断融入与发展

1954年10月10日,河内正式解放,这一天成为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里程碑。历经九年艰苦的抗法战争后,首都河内张灯结彩、旗帜飘扬,热烈欢迎凯旋归来的解放军。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是越南民族争取独立征程上的辉煌篇章,更开启了河内建设、革新、融入与发展的新时期。

河内首届世界文化节将于10月10日晚在河内升龙皇城正式开幕。图自越通社

河内首届世界文化节即将举行

首届河内世界文化节开幕式预计将于10月10日晚在河内升龙皇城举行。这是由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同外交部及河内市人民委员会联合举行的一项具有全球规模的对外文化盛事,旨在弘扬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并加强各国民间交流。

参加“探索遗产-传播精华”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图自广宁报

2025年安子秋季庙会——禅意与遗产交融的旅程

2025年安子秋季庙会近日在安子名胜遗迹区竹林宫热闹开庙,主题为“禅定秋色”,向游客呈现一场融合佛教精神与文化遗产的盛会。该活动不仅帮助人们了解竹林安子禅宗的核心价值,更是弘扬被誉为“交州第四福地”的历史文化底蕴。

得乐省注重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图自越通社

推动旅游发展与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并行

近日,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在林同省大叻市春香坊举行了题为“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的第6号项目实施5年总结会议。该项目属于2021—2025年“少数民族与山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目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