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士村——越南北部平原的传统打铁村

多士村是一块多位历史名人出生和长大的人杰地灵的土地。该村还以我国北部平原地区历史悠久和著名的打铁业闻名。
多士村——越南北部平原的传统打铁村 ảnh 1多士村村口牌楼。(图片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河内6月26日——多士村是一块多位历史名人出生和长大的人杰地灵的土地。该村还以我国北部平原地区历史悠久和著名的打铁业闻名。

据史料记载,多士村又称瑟村、丹溪村、玄溪村和丹士村等,自18世纪中叶被命名为多士村。多士村打铁业在十八世雄王时期就有了。当时,村民打的是较为简单的武器,如:长矛、刀和剑。这些武器主要供给朝廷将领维护江山稳定,并服务劳动生产。13世纪初的陈朝时期,阮术和阮纯从清化省北上向村民传授祖业时,多士村才正式成为专业打铁村。

2017年手工艺村展览会在胡志明市举行

今天,多士打铁村建了坊,称建兴坊,属河内市河东郡。尽管面貌有所改变,但仍带有昔日传统手工艺村的风貌。老一辈的优秀铁匠去世了,但新一代的铁匠依然继承着祖业。
         
多士村手工业协会副主席丁功断表示:“现在,打铁成为了各个家庭的主要手工业。目前,约80%的家庭从事这一行。每名铁匠,每户家庭都有自己的秘诀,因此村民做不同的产品。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叫‘能手’。他们可以满足客户的所有要求。全村‘能手’约有20人。”
         
多士村打铁产品种类丰富,款式多样,比北部平原地区任何地方的产品都耐用、锋利和坚硬。正因此,该村的产品不仅闻名南北各地,还出口到国外。
         
过去,有一段时间,印度支那三国越老柬曾大量销售多士村的打铁产品。此外,该村产品还进入了德国、法国、美国市场。多士村打铁产品之所以耐用得益于铁匠熟练的淬铁技术。村民一直为能打出“铁也能砍”的刀子而感到骄傲。

家里五代从事该行的铁匠阮鸿奋告诉记者:“多士村的特色是淬铁和刀刃技术。这是教了也不容易掌握的秘诀。数千个刀刃做出来要一模一样,薄如纸,毫不弯曲。做出好产品的关键因素是淬铁。达到标准的产品必须保障硬度、耐用和锋利。淬铁的经验没有哪本书总结过,只是上代传给下代。淬铁时间以‘秒’算,甚至精确到十分之一秒。有的铁要用水、风、专用油和橡胶树身来淬。”
         
踏访多士村,游客对村里男女老幼都能熟练地操作需要体力的各个打铁工序十分敬佩。锤子声、焊机声和铁匠交流声驱散了劳动的辛苦。
         
在工业化、现代化趋势中,目前村里的多个生产户投资进口了机械,减少劳动力和提高劳动效率。多士打铁业也得到河内市政府规划保留和发展。

多士村手工业协会副主席丁功段艺人说:“我们刚开展手工艺村工业小区建设项目,面积13.2公顷。同时,检查各个生产户的情况并将生产迁到新区。该项目有助于减少居民区的环境污染,为居民发展科技创造便利。每年,我们还举办旨在提高居民打铁技艺的培训班。”
         
多士打铁村被越南手工艺村协会公认为越南代表性手工艺村。多士村民仍天天热心于传统祖业。每年农历3月27和8月25师祖阮术和阮纯的忌日,村民都会举行祭祖仪式,缅怀创业并为村民带来今天平安、温饱生活的人。(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

更多

切实筹备纪念八月革命胜利80周年和9·2国庆节各项活动。图自Vietnam+

切实筹备纪念八月革命胜利80周年和9·2国庆节各项活动

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在纪念八月革命胜利80周年暨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庆(1945年9月2日-2025年9月2日)活动筹备计划中强调:制定纪念大会、阅兵和群众游行的组织方案,举办文艺演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宣传画创作比赛等将是系列纪念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佛迹寺坐落于赛色塔县,其七层佛塔尤为引人注目,每一层都安置一尊安坐于莲台上的佛像,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图自越通社

佛迹寺:万象中心的越南灵魂

在老挝现代而热闹的首都万象,有一方宁静之地,悠扬的钟声自多年前便回荡于此,成为无数在异乡越南人熟悉的声音。这正是佛迹寺,一座承载着故乡灵气的古刹,是在“万象之国”老挝,越南人社群守护文化、心灵与深厚情谊的精神家园。

第47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现场。图自越通社

第47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开幕

越通社驻法国记者报道,当地时间7月7日,第47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开幕。本届大会将审议30项申遗项目以及2项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地边界重大调整提案。

贯真寺夜游项目“镇武钟声”正在吸引广大公众的关注。(人民报)

激活遗产资源的动力源泉

河内是全国在挖掘遗产价值、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领先地方。该市拥有丰富的有形与无形文化遗产体系,并通过多种形式加以开发,打造出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

升龙皇城竖幡竿仪式。图自越通社

越法遗产领域合作的鲜活见证

在2022年设立升龙皇城推广空间的基础上,河内升龙遗产保护中心近日更新并补充了以“古螺——传奇之地”为主题的展览内容,通过图片、视频、二维码互动展示等方式,生动再现古螺的非物质文化价值,包括节庆、饮食、风俗习惯,令观众耳目一新。

附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12大文化产业展预计将于8月底开展

按计划,题为“创意与设计”的12大文化产业展将于2025年8月28日至9月5日在河内举行。这是在庆祝越南国庆80周年之际举办的越南经济社会成就展览框架内的一项活动。

越南卷粉。图自越通社

越南企业家激励人心的旅程

Nahji Chu(娥朱)是澳大利亚当代美食界的杰出人物,尤其在旅澳越南人社群中拥有广泛影响力。她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创业成功的旅程,更是坚韧不拔、不断创新与弘扬越南文化自豪感的象征。

第二届“Star Nhà Ease”越南电影节近日在英国伦敦肖尔迪奇区的Rich Mix影院拉开帷幕。图自越通社

越南电影节在英国举办:用电影讲述民族文化

第二届“Star Nhà Ease”越南电影节近日在英国伦敦肖尔迪奇区的Rich Mix影院拉开帷幕。这是目前越南在英国唯一的电影文化活动,旨在推介越南电影遗产,增进旅英越南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同时为国际观众提供了解越南的独特视角。

嘲剧在激烈的电子音乐中演出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图自Entropy

文化遗产与当代韵律的一次相遇

“爱龙地”是由Entropy团队发起的一个实验性艺术项目,它不仅仅是一个艺术活动,更是一次努力尝试,让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特别是在年轻人充满活力的生活节奏中焕发新生。

屏幕截图

澳大利亚摄影师“痴迷越南”的旅程

7月3日,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刊登了澳大利亚记者兼摄影师罗南·奥康奈尔撰写的一篇文章,其中盛赞越南的自然风光与美食,并表达了其对被誉为“亚洲最具吸引力目的地”的越南众多著名景点的深刻印象。

国际学生体验越南传统刺绣技艺。图自越通社

在文莱推广越南文化与手工艺产品

为加强文化外交,推广越南国家形象,越南驻文莱大使馆近日与文莱国际学校(International School Brunei - ISB)联合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旨在介绍越南文学作品和传统刺绣艺术。

越南驻瑞士大使梅潘勇发致开幕词。图自越通社

在联合国举办的越南图片展吸引国际友人关注

越南政府人权指导委员会常设办公室与越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于6月30日在瑞士日内瓦联合举办了题为“越南——本色、人文与融入”的图片展。此次展览不仅突显越南文化之美,还生动呈现了保障基本人权的努力。

资料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队和中国队跻身2025年岘港国际烟花节决赛

6月29日下午,2025年岘港国际烟花节(DIFF 2025)组委会召开会议,公布即将在7月12日晚举行的决赛中开展角逐的两支优秀烟花队伍分别为越南的Z121 Vina Pyrotech队和中国的Jiangxi Yanfeng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