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社迎象节

富寿省清水县不仅以“山水有情”的风景,而且还以具有水稻文明特征的独特节日吸引游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社迎象节 ảnh 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社迎象节。(图片来源:互联网)

越通社河内——富寿省清水县不仅以“山水有情”的风景,而且还以具有水稻文明特征的独特节日吸引游客。

陶社村庙会又称迎象节历时三天,从农历正月27至29举行,其中正月28为正日。早晨,许多人聚集在陶社亭周围,向东西南北方上供。4个祭品盘和五果盘得到精心准备。铜盘上,各种水果摆成9层塔型,周围装饰鲜花,高1米多。祭品包括糯米饭、煮熟的公鸡、甜品、蜜饼,摆盘精美。特别是,熟公鸡摆成飞翔状,鸡皮黄灿灿的。

陶社乡14区居民阮文节说:“上供用的公鸡要煮得好看,就不能煮太快或用大火。煮时要保持水温,煮6、7个小时。这样煮,鸡皮就不会破,把鸡提出锅外时,其体内流出清清的汤水,鸡就熟了。”

陶社村村民庄严、虔诚地举行仪式,缅怀村城隍雄海公的功德。相传,雄海公是第18代雄王的弟弟,掌管陶社、兴化、寿川三乡所在的三江区,指导当地居民治水耕种。雄海公与庄花姑娘结婚后,生下达公龙王、满公龙王和渊功龙王等3个孩子。庄花逝世后,雄海公把孩子抚养成人,并把这块土地交给3个孩子掌管,自己回到今日的海阳省掌管二河。

陶社迎象节主祭陈文床说:“雄海公打败敌人后,雄王赐其2头大象。后来,陶社居民铭记雄海功的功劳,封他为村城隍,并在村庙会上举行两头大象恭迎活动。”

祭拜部分结束后,迎象仪式就开始了。参加仪式的代表团共有120人,走在前头的是两头大象,随后是乐队;代表团抬着八人大轿和文轿等两乘轿,然后是祭祀班,走在最后的是村民和游客。大象是该庙会的典型特征,其形状、尺寸、颜色如同真的大象,其脚、牙、鼻子、耳朵、眼睛等均栩栩如生。每头大象由两名青年操作,一个人扮作大象前脚,操作鼻子和耳朵,另一人扮作两只后脚,操作大象尾巴。

大象由领象人带领。陶社迎象节领象人阮春科表示,在大象与参与者交流时,持旗者在两乘轿周围跑来跑去,一边跑一边高喊,营造热闹气氛。就这样,迎象团把大象从亭送到庙,然后从庙送回亭。

 “迎象仪式开始时,为了让大象走起来,扮作大象的人要齐,并尽量把大象的气质和神态表现出来。4位老人祭祀完后,大象就开始跟居民一起玩耍,但最重要的是领象人的指挥。”

有多项传统仪式的礼仪部分结束后,包括很多与当地风俗息息相关的游戏在内的娱乐部分就开始了。其中,煮饭比赛是充满吸引力和最吸引观众的活动。陶社村庙会的煮饭比赛十分独特,因为,参加者要自己舂谷、簸谷,然后才能煮饭。4个参赛队代表东西南北四方。每支队有4个男人,每个人负责一项具体工作,如担水、点火、舂谷、簸谷、杀鸡、煮饭等。

陶社乡14区参赛队队员阮忠科说:  “每逢村庙会,我区都派队参加比赛。虽然,每年的比赛内容都一样,但气氛这么热闹,每名队员都感到兴奋。”

陶社村庙会反映了稻作农业的历史、文化价值、居民生活习惯、信仰及当地居民祭祀水神的信仰。这是当地居民缅怀建国、建村有功的前辈,祈求幸福、吉祥、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国泰民安的机会。(​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

更多

《延续:越南》摄影展再现越南三十余年的变迁

《延续:越南》摄影展再现越南三十余年的变迁

11月4日上午,英国摄影记者安迪·所罗门(Andy Soloman)的摄影展《延续:越南》在河内正式开幕,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该展览是“Photo Hanoi 25”国际摄影展框架内的的亮点之一,呈现越南三十多年来深刻变革历程的独特视角。

中部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焕发新生光彩

中部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焕发新生光彩

中部这片细长的土地,蕴藏着越南民族灿烂而独特的文化积淀。顺化古都遗迹群、会安古城与美山圣地——三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瑰宝,正以崭新的姿态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焕发勃勃生机。

越南木偶艺术展区。图自越通社

越南木偶艺术展区——秋季博览会的文化亮点

在2025年秋季博览会上,越南木偶戏剧院以“缩小版水亭”为创意设计,推出别具一格的木偶艺术展区。展区位于河内东英国家会展中心,成为数百个商业展位中最具文化魅力的亮点之一,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欣赏。

电影——2025年秋季博览会上的文化创意亮点。图自越通社

电影——2025年秋季博览会上的文化创意亮点

经过一周的开放迎客,正在河内东英国家会展中心举行的国家级经贸与文化促进盛会“2025年秋季博览会”依然人潮涌动,观众前来参观、购物、体验文化与美食等活动络绎不绝。

在第一届河内秋季博览会上,数百个展位色彩斑斓,其中印有“一乡一品”(OCOP)标签的产品依然以独特方式脱颖而出。图自越通社

2025年秋季博览会:当文化成为经济价值

在第一届河内秋季博览会上,数百个展位色彩斑斓,其中印有“一乡一品”(OCOP)标签的产品依然以独特方式脱颖而出。其不仅拥有优良的品质和精美的设计,而且每件产品都蕴含着一段文化故事。每一件商品的背后都是人的智慧、地方的特色与文化的积淀。

本届展会汇聚了来自越南各地的数十个扁米品牌,通过产品展示、制作体验等环节,向国际游客展现越南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图自越通社

越南秋季博览会:扁米承载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饮食文化

在2025年首届越南秋季博览会上,越南乡村的传统美食——扁米(cốm)成为吸引众多消费者的焦点。这种以未成熟糯稻精制而成的时令美食,不仅展现越南独特的饮食智慧,更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金秋时节的民族符号。

“保留嘲剧”是由一群Z世代发起的传播项目,旨在保留嘲剧艺术的精髓,并在现代生活中传播传统舞台艺术的价值。图自nhandan.vn

Z世代为传统嘲剧注入新活力

当Z世代的年轻人热情投入、不断探索与革新传统嘲剧艺术时,这不仅是可喜的信号,而且是民族传统艺术生命力持久不衰的生动证明。

山罗省展位。图自越通社

西北风采闪耀2025年首届秋季博览会

在越南国家展览中心举行的2025年首届秋季博览会现场,山罗省展区以泰族柔美婉约的群舞舞姿、苗族悠扬委婉的芦笙声和西北地区同胞的绚丽服饰而变得格外热闹亲切、引人入胜。

游客参观美术展览。图自越通社

“遗产的心跳”国际艺术展开幕

10月27日下午,越南美术协会、岘港美术协会与亚洲艺术联络组织(Asia Art Link)联合在岘港美术博物馆举办了“遗产的心跳”(Heartbeat of Heritage)作品展览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