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宁省顺城县裴舍村炒米粉裹蒸肉

从5月3日起,本台中文网页将有新的页面,以方便大家浏览和查找信息。
北宁省顺城县裴舍村炒米粉裹蒸肉 ảnh 1北宁省顺城县裴舍村炒米粉裹蒸肉。(图片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河内——​坐落在祥和的墩河岸边的北宁省顺城县,以拥有越南佛教最古老中心——延应寺(或称法云寺)、被尊称为越南始祖的泾阳王陵等,被视为京北地区的文化摇篮之一。顺城县还以传统美食而闻名远近。除了茶林豆腐、胡镇鸡、亭祖模子米糕外,与众不同的裴舍村炒米粉裹蒸肉也不能不提。
距河内30多公里的裴舍村坐落在绿油油的稻田及褐色的屋宇之间。更令人一看就印象深刻的是代表这块土地依靠发展传统祖业而走向富裕的一块挨着一块的“裴村特产炒米粉裹蒸肉”广告牌。

迎接客人的不仅有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人情,还有香味扑鼻的炒米粉味道。
当地居民陈氏午表示:“我出生的时候就有该行了,也不知始于何时。很久以前的前辈留给子孙后代,就这样传承了下来。”
乍眼看,裴舍村炒米粉裹蒸肉的外观与其它地方的差别不大。但吃进嘴里,食客就立即被其与众不同的味道所征服--肉的甜而肥嫩,与聚果榕叶和炒米粉一起吃的肥香可口,还有蘸着吃的鱼露和辣椒酱的微辣。
来买炒米粉裹蒸肉的客人刘伯享表示:“我吃了10年了,家里有活动就来这儿买。我们那儿也有人做,但味道没有这里好。人家肯定有秘诀。”

做出裴舍炒米粉裹蒸肉独特味道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原料要经过精心选择和加工。裴舍村炒米粉裹蒸肉生产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家庭的女儿阮氏莲告诉记者:“凌晨人家杀猪,我们就上门订购了。猪得是村里养的,少喂工业饲料的传统猪种。我们选择肉色鲜红的后腿瘦肉,这样,肉才柔软、干燥。做炒米要用康民米。每次只能炒两公斤米,花一个多小时。这样下功夫才好吃。”

北宁省顺城县裴舍村炒米粉裹蒸肉 ảnh 2 北宁省顺城县裴舍村炒米粉裹蒸肉。(图片来源:越南之声)​


按民间经验,肉要切成薄如纸的大片,按纹路纵切,若横切肉片会碎。用一点鱼露腌肉然后蒸至略熟即可。

米炒之前要泡在水里约30分钟,然后在炭炉或柴炉上炒,直至米粒松脆、呈黄色才行。碾米得碾到米变成细粉。

将蒸好的肉与米粉一起搅拌,用手压紧成方形,然后用香蕉叶包起来。三天后,炒米粉裹蒸肉自己就熟了。把香蕉叶打开,方形的炒米粉裹蒸肉呈鲜红色,香味迷人。

俊莲炒米粉裹蒸肉生产户老板黎登俊表示:“搅拌原料的比例要合理,肉蒸多少就包多少,这样才能保障肉的新鲜。现在市场很重视食品安全,因此从选肉到选叶都要讲究。例如,我们用的香蕉叶是林里长的,灰尘较少,但回来还得洗净擦干。村里找的聚果榕叶原本就很干净。”

有的季节香蕉叶少一些,裴舍村居民就用尖黄精叶来代替,但炒米粉裹蒸肉的外形没有香蕉叶包的好看。也是因为从事该行,裴舍村几乎每户家庭都种聚果榕树。哪户家庭地少才要去买,或到水池边的聚果榕树摘叶子。

“聚果榕叶包裴舍炒米粉裹蒸肉
边吃边想家思念无穷”

涩、酥、咸、甜、酸、辣,裴舍肉粽里有着生活的诸般滋味。当初,炒米粉裹蒸肉被用在婚礼和村庙会等场合。如今,这不仅是当地特有的美食,还走遍了周边多个省份,也是京北人送给远近朋友的一份礼物。(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

更多

2025年首届秋季博览会于10月25日至11月4日在越南河内东英越南会展中心(VEC) 隆重举行。图自组委会

2025年首届秋季博览会——让文化融入经济空间

以“连接人与生产、经营”为主题的2025年首届秋季博览会于10月25日至11月4日在越南河内东英越南会展中心(VEC) 隆重举行。这不仅是一场经贸盛会,更是一次文化与经济的深度对话,在全球化浪潮中展现越南的创造活力与独特魅力。

2025年河内国际摄影双年展从2025年11月1日至31日在河内市举行。组委会供图

Photo Hanoi’25 ——连接创意与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年河内国际摄影双年展从2025年11月1日至31日在河内市举行,吸引来自21个国家的170多位艺术家、摄影师、策展人和专家参加。在双年展框架内,组委会将举行22场个人和集体摄影展以及29场相关活动,包括电影放映、研讨会、专题座谈会、艺术之旅和新书发布会等。

胡志明市推出丰富多样的美食推广计划

胡志明市推出丰富多样的美食推广计划

为了丰富专为"美食爱好者"打造的新旅游线路系列,10月22日,胡志明市旅游局正式推出胡志明市美食旅游活动。这是将该市定位为全国及地区领先"美食天堂"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用楮纸制作的产品的销售空间。图自《越南画报》

安泰村:重现河内楮纸记忆

安泰村被誉为升龙地区楮纸制造业的“摇篮”。昔日,捣碎构树皮的槌声,以及纸张滤槽中潺潺的水声,曾是耳熟能详的声响,与昔日河内几代人的生活紧密相连。

“遗产豪气——点亮未来”的2025下龙演唱会的海报。图自互联网

下龙演唱会将融合实景表演、艺术演出、纪录片与交流互动

在10月21日举行的主题为“遗产豪气——点亮未来”的2025下龙演唱会新闻发布会上,广宁省文化、体育与旅游厅副厅长阮氏清水表示,该活动将作为广宁省2025年第四季度旅游刺激活动系列的开端,旨在落实越共广宁省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决议精神中的重点突破,即发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产业、遗产经济、夜间经济与城市经济建设。

卡特节于10月20日下午在庆和省福友乡友德村体育场正式开幕。图自越通社

2025年卡特节展现占族绚丽色彩与团结精神

2025年占婆族婆罗门教同胞的卡特节于10月20日下午在庆和省福友乡友德村体育场正式开幕。成千上万的占族同胞、当地民众和游客齐聚一堂,共同沉浸在充满民族文化特色的热闹节日氛围中。

艺人氏梅传授贡普拉克演奏技艺。图自《越南之声》

贡普拉克——莫侬族的宝藏

与西原地区其他原住民一样,莫侬族也有多种类型的铜锣,用于村庄和氏族的节日和活动。在莫侬族的锣钲中,贡普拉克(Gong Prak)是一种非常独特且罕见的锣。他们只在重要场合或社区的大型节日才会使用这种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演进,目前在林同省乃至整个西原地区,贡普拉克锣已所剩无几。

培养新时代越南妇女 使其真正成为发展的动力

培养新时代越南妇女 使其真正成为发展的动力

1930年10月20日,越南妇女联合会正式成立。2010年10月15日,越共中央书记处签发第382/TB-TW号通知,正式承认10月20日为“越南妇女节”,体现党对妇女作用及妇女组织在国家革命事业中所作贡献的重视。

亚太地区UNESCO协会联合会秘书长铃木裕司发言。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日本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合作

越通社驻日本记者报道,10月17日,越南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协会联合会在东京举行主题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动力》的国际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