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宁省顺城县裴舍村炒米粉裹蒸肉

从5月3日起,本台中文网页将有新的页面,以方便大家浏览和查找信息。
北宁省顺城县裴舍村炒米粉裹蒸肉 ảnh 1北宁省顺城县裴舍村炒米粉裹蒸肉。(图片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河内——​坐落在祥和的墩河岸边的北宁省顺城县,以拥有越南佛教最古老中心——延应寺(或称法云寺)、被尊称为越南始祖的泾阳王陵等,被视为京北地区的文化摇篮之一。顺城县还以传统美食而闻名远近。除了茶林豆腐、胡镇鸡、亭祖模子米糕外,与众不同的裴舍村炒米粉裹蒸肉也不能不提。
距河内30多公里的裴舍村坐落在绿油油的稻田及褐色的屋宇之间。更令人一看就印象深刻的是代表这块土地依靠发展传统祖业而走向富裕的一块挨着一块的“裴村特产炒米粉裹蒸肉”广告牌。

迎接客人的不仅有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人情,还有香味扑鼻的炒米粉味道。
当地居民陈氏午表示:“我出生的时候就有该行了,也不知始于何时。很久以前的前辈留给子孙后代,就这样传承了下来。”
乍眼看,裴舍村炒米粉裹蒸肉的外观与其它地方的差别不大。但吃进嘴里,食客就立即被其与众不同的味道所征服--肉的甜而肥嫩,与聚果榕叶和炒米粉一起吃的肥香可口,还有蘸着吃的鱼露和辣椒酱的微辣。
来买炒米粉裹蒸肉的客人刘伯享表示:“我吃了10年了,家里有活动就来这儿买。我们那儿也有人做,但味道没有这里好。人家肯定有秘诀。”

做出裴舍炒米粉裹蒸肉独特味道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原料要经过精心选择和加工。裴舍村炒米粉裹蒸肉生产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家庭的女儿阮氏莲告诉记者:“凌晨人家杀猪,我们就上门订购了。猪得是村里养的,少喂工业饲料的传统猪种。我们选择肉色鲜红的后腿瘦肉,这样,肉才柔软、干燥。做炒米要用康民米。每次只能炒两公斤米,花一个多小时。这样下功夫才好吃。”

北宁省顺城县裴舍村炒米粉裹蒸肉 ảnh 2 北宁省顺城县裴舍村炒米粉裹蒸肉。(图片来源:越南之声)​


按民间经验,肉要切成薄如纸的大片,按纹路纵切,若横切肉片会碎。用一点鱼露腌肉然后蒸至略熟即可。

米炒之前要泡在水里约30分钟,然后在炭炉或柴炉上炒,直至米粒松脆、呈黄色才行。碾米得碾到米变成细粉。

将蒸好的肉与米粉一起搅拌,用手压紧成方形,然后用香蕉叶包起来。三天后,炒米粉裹蒸肉自己就熟了。把香蕉叶打开,方形的炒米粉裹蒸肉呈鲜红色,香味迷人。

俊莲炒米粉裹蒸肉生产户老板黎登俊表示:“搅拌原料的比例要合理,肉蒸多少就包多少,这样才能保障肉的新鲜。现在市场很重视食品安全,因此从选肉到选叶都要讲究。例如,我们用的香蕉叶是林里长的,灰尘较少,但回来还得洗净擦干。村里找的聚果榕叶原本就很干净。”

有的季节香蕉叶少一些,裴舍村居民就用尖黄精叶来代替,但炒米粉裹蒸肉的外形没有香蕉叶包的好看。也是因为从事该行,裴舍村几乎每户家庭都种聚果榕树。哪户家庭地少才要去买,或到水池边的聚果榕树摘叶子。

“聚果榕叶包裴舍炒米粉裹蒸肉
边吃边想家思念无穷”

涩、酥、咸、甜、酸、辣,裴舍肉粽里有着生活的诸般滋味。当初,炒米粉裹蒸肉被用在婚礼和村庙会等场合。如今,这不仅是当地特有的美食,还走遍了周边多个省份,也是京北人送给远近朋友的一份礼物。(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

更多

顺化市富春郡委书记武黎日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国际专家共议寻找遗产保护与发展平衡之道

文化遗产不仅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更是塑造身份认同、激发自豪感、促进社区凝聚力的基础。遗产旅游助力文化价值的传播,提高了公众对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意识。

绚丽的烟花照亮河内统一公园的天空,庆祝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图自越通社

“凯歌永响”电视文艺专题节目:传递1975年春季大捷的气势和历史意义

值此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1975年4月30日—2025年4月30日)之际,4月27日晚,在越共中央宣教与民运部的指导下,越南电视台在胡志明市、河内和广治省三地举行题为《凯歌永响》的电视文艺专题节目。越南国家主席梁强、政府总理范明政、国会主席陈青敏分别在胡志明市、河内市和广治省出席活动。

越日友好音乐会吸引了近500名观众参加。图自越通社

越日友好音乐会在福冈举行 弘扬和平价值

最近,由越南国家交响乐团同日本九州交响乐团联合在福冈市举行的越南-日本友好音乐会取得圆满成功。越日友好音乐会吸引了近500名观众,其中包括许多旅居福冈和周边地区的越南人。

附图 图自越通社

创作数字内容 传播爱国情怀

为纪念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1975年4月30日—2025年4月30日),越南电信集团(Viettel)旗下的数字内容平台TV360于4月25日在河内发起“以你的方式爱国”活动。

4月22日至28日,题为“竹子制品”的藤竹编手工艺展览将在金银祠堂(行银街42-44号)举办。图自越通社

河内老城区举办多项精彩活动纪念重大节日

据河内市文化与体育厅消息,还剑湖与河内老城区管理委员会正与多个单位和个人联合举行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 响应全国纪念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1975年4月30日—2025年4月30日)、国际劳动节139周年(1886年5月1日—2025年5月1日)、奠边府大捷71周年(1954年5月7日—2025年5月7日)。

IDECAP剧院话剧《佳人荫下》中的一幕。图自人民报

胡志明市的文学艺术烙印

经过50年的建设与发展,胡志明市的文学艺术始终维护和弘扬优良传统,在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始终走在前列,并创造了诸多成就。

祭祀仪式通常在天教堂举行。图自越南之声

天金邦节—莱州省白泰族独特的文化节

天金邦节是越南最大的泼水节,通常于每年农历三月初十,在莱州省风土县孔老乡—白泰族文化发源地举行。当地人认为这个时间天地和谐、气候温暖、适合农业活动,特别是泰族人非常重视的水稻种植。

2025年海防书街活动首次举行。图自越通社

“2025年海防书街”活动展出逾一万种书籍

4月19日晚,海防市文化体育旅游厅举行“2025年海防书街”活动开幕式。据组委会介绍,2025年海防书街设有16个展位,展出、介绍和销售来自全国15家大型出版社和书店的约一万种图书,涵盖儿童读物、科学书籍、文学艺术作品等多个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