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领导革新开放事业35周年:对外为巩固和平环境以发展国家作出重要贡献(第五期)

从35年前越共六大作出全面革新的历史性决定,对外工作也快速、灵活革新,为革新开放、建国卫国事业作出务实贡献。
党领导革新开放事业35周年:对外为巩固和平环境以发展国家作出重要贡献(第五期) ảnh 1附图 图自baoquocte.vn

越通社河内——从35年前越共六大作出全面革新的历史性决定,对外工作也快速、灵活革新,为革新开放、建国卫国事业作出务实贡献。

对外已发挥先锋作用,为提升越南与各国的互利合作,为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打下牢固基础。

截至目前,越南已与联合国189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与30个国家建立战略和全面伙伴关系,跟35年前相比,越南外交已迈出了大发展步伐。这些数字里面就是越南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威望日益提高。

回顾革新开放事业35年历程就看出越南对外在扩大关系,维护和建造和平以发展国家中所作出的先锋努力。战争后集中计划经济模式不再符合了,使越南陷入严重的经济、社会危机。1986年,通货膨胀达774.7%,人民生活非常困难。此外,越南还被外国包围禁运,使困难和挑战更为加重。面对此情况,越共六大确定:“把民族力量和时代力量相结合,为了民族事业和国际义务。本着和平共处原则扩大与所有国家的关系。”这是党在对外路线上的突破性决定,越共十二大决议和党中央的各项决议已改变外交政策,主动推进和扩大与世界所有国家的关系,不分政治-社会制度,实行友好、合作、和平共处政策以发展国家,符合越南的利益和世界趋势。

越共六大决议已明显确定越南与中国等邻国的关系:“本着平等、保障独立、主权和相互尊重的精神,愿谈判解决越南和中国关系中的问题,正常化并恢复两国友谊关系,为了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与东南亚和世界的和平。”对于柬埔寨问题,越南寻找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措施。另一方面,经多年谈判后,1991年,越南和中国关系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式得到正常化。两党关系也在独立、自由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上得到恢复。这是积极的起头,有利于建造和平并为越南打破包围禁运打下基础,因为,在1986年以及同中国正常化关系的时候,越南仍遭受美国和东盟各国禁运的消极影响。因此,若建立与东盟各国关系并正常化与美国关系,包围禁运之势将被打破。

东盟各国领导人访越以及部长会议主席武文杰(1991年和1992年)与越共中央总书记杜梅(1993年)对泰国和新加坡的正式访问有助于加强各方的相互了解。1995年7月,越南加入东盟,推动东盟从对峙转为对话,从疑忌转为互信,从分裂转为团结。对于美国,越共六大强调:“我国政府继续与美方谈判解决战争遗留的人道性问题,愿改善与美国的关系,为了东南亚和平、稳定的利益。”落实这一主张,政治局一些决议确定要对美国实行全面政策,旨在争取美国人民和世界舆论,为我国致力于维护和平与发展经济的战略创造便利条件。越南在解决美国失踪人员(POW/MIA)与其他一些人道性问题中的善意已促使美国解除对越禁运政策中的一些内容。经双方的努力和善意谈判过程,1994年2月,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宣布解除对越南的贸易禁运令。1995年7月,美国和越南宣布两国外交关系正常化。包围禁运之势已被打破,为国家开辟新的发展阶段。

扩大外交关系与国际经济融入

改革而被改色,融入而不融化,越南坚信继续扩大与各国、各国际组织的关系,为促进国际经济融入创造便利条件。加入东盟后,越南继续加入亚欧峰会(1996年)、亚太经济合作论坛(1998年)、世贸组织(2007年)等地区和国际重要组织。越南加入这些组织出于党领导定向中的主动性。越共六大政治局1988年5月20日的十三号决议强调:“凭借强经济体,够强的国防以及扩大的国际合作关系,我们更有条件维护独立与进一步成功建设社会主义。”对外思维从此也得到更强劲、更明显地革新。到1991年越共七大,对外主张明显指出越南愿作世界各国的朋友和伙伴,扩大、多样化国际经济关系。继续一贯落实这一主张,2003年越共九大八中全会提出关于合作与斗争的新观点,让越南加强共同点,化解差异,大力促进与各国的关系,尤其是建立战略伙伴和全面伙伴关系网络。

革新开放以来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基础设施质量得到提升,其已证明党关于对外工作的一贯主张和定向的正确性。从一个农业落后国家,越南已成为国际企业投资的目的地,带来经济发展机会,巩固国防、安全,保卫国家民族利益。成功接着成功,2006年4月,越共十大政治报告继续肯定:“进一步推动对外经济,通过各全球、地区和双边经济体制更加全面地深入国际经济,以服务于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在1996年到2010年阶段,在维持好和平,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互信的同时,越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的亮点,世界经济的一个现象。

全面融入国际社会 发挥核心作用

对外不仅紧抓国家发展目标,而且还对巩固和平环境以推进国家发展发挥先锋作用。2011年越共十一大已将国际社会融入迈上全面“主动和积极”的新台阶。据此,在主动建立与各国的外交关系的同时,越南已建成了包括各大国的30个战略伙伴和全面伙伴网络。主动、积极融入国际社会还充分体现于越南主动开展多项贸易协定的谈判,其中有跨太平洋全面和进步伙伴关系协定、越欧自贸协定(EVFTA),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于东盟,越南早在加入该协会时肯定自己的作用和责任,尤其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越南已成功担任2020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

2016年1月,越共十二大强调对外是一项重心任务:“扩大和深化各对外关系;争取机遇,越过挑战,有效实现新条件下的国际社会融入,继续提高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威望”,同时提出“主动和积极参加建设和推动各多方机制定型”的主张。2018年8月8日中央书记处的第25号指示已具体化该方针,并强调致力在符合能力和具体条件下,对各重要的多方论坛、机制扮演核心、引领、和解作用。有不少例子来证明越南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日益提高。担任2020-2021年任期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第一年中,越南对各国际和地区问题的声音和观点一向得到高度评价。从2014年以来,越南已派遣53名军官以及二号野战医院的126名医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肯定越南主动履行对国际社会的责任。

党的一贯领导就是指南针,对对外工作的成功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为35年来胜利实现革新开放事业作出贡献。在此过程中,越南对外不愧为巩固和平环境,为国家强大发展创造机会的先锋队伍。后续时间,党在对外领域的正确路线和主张将会继续发挥其积极、重要作用,带领国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动越南的地位和威望迈上新台阶。(完)来源:越南《人民军队报》

越通社

更多

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与美国总统乔·拜登于2023年9月10日下午在河内举行会谈。图自越通社

越美关系正常化30周年:续写成功的故事

2024年9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发表政策演讲时,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强调:2023年越美联合声明已明确了十个全面且重要的合作支柱。我们的任务是坚定不移地落实这些合作领域,特别是在经济—贸易—投资合作、以创新为基础的包容性经济增长等核心基础领域,以及数字领域中的科技与创新合作等两国关系中的新突破。

越美关系正常化30周年:搁置过去的历程

越美关系正常化30周年:搁置过去的历程

从过去的分歧出发,今天的越美已经成为彼此信赖的伙伴,携手迈向繁荣与可持续的未来。这一历程生动体现了和平渴望、宽容精神、远见卓识和双方不懈努力的伟大力量。

越南驻美国大使阮国勇与各位美国前驻越南大使。图自越通社

越美关系正常化30周年:从昔日的敌人到今日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美国前驻越南大使克里滕布林克表示,他经常思考美越关系走过的历程——从半个世纪前那场惨烈的战争,到今日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他说:“我曾对美国首任驻越大使彼得·彼得森说,我们取得的成就是个奇迹。但他纠正我说:‘这不是奇迹,这是非凡的成果。这一成果并非偶然,而是双方展现出的善意、胆量和不懈努力的结晶。’”

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裴青山主持第十三次湄公河—韩国外交部长会议。图自越通社

开启湄公河—韩国合作新阶段

7月11日下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会议中心,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裴青山与相关方共同主持第十三次湄公河—韩国外交部长会议(FMM MKC 13)。

越南国会副主席武鸿青发言。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科特迪瓦推动双边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在对科特迪瓦进行正式访问期间,越南国会副主席武鸿青与科特迪瓦国会副主席沃伊·梅拉·加斯东(Woi Mela Gaston)于7月10日共同出席题为“越南—科特迪瓦经济政策与合作:成就与前景”的研讨会。

越南与丹麦举行第三次政治磋商

越南与丹麦举行第三次政治磋商

2025年7月9日,越南外交部副部长黎氏秋姮与丹麦外交部国务秘书莉娜·甘德洛斯·汉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共同主持举行第三次越丹副部长级政治磋商。

参加座谈会的与会代表合影。图自越通社

越美建交30周年:保持发展动能 迈向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前锋报》总编辑冯公赏表示,三十年不仅是时间的积累,更是一段携手构建互信、持续对话与合作的历程。他引用美国首任驻越大使皮特·彼得森的话说:“我曾两次来到越南,一次是为了参展,一次是为了和解,而第二次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旅程。”

越南—中国:75载人文交往,厚植友谊根基,共创美好未来

越南—中国:75载人文交往,厚植友谊根基,共创美好未来

越中关系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间的友好合作交流是越中两国弘扬传统友谊、增进两国人民友好感情的重要纽带。值此越中建交75周年之际,越中两党、两国一致决定将2025年定为“越中人文交流年”,其充分体现了在从民心深处推动双边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