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阴阳五行原理为本的越南饮食文化

据古代哲学观念,天地万物被分为阴阳五行属性,其相生相克,造成宇宙的平衡。在东医学理论中,人们的体质也能以此标准区分,身体健康表明体质的平 衡。

据古代哲学观念,天地万物被分为阴阳五行属性,其相生相克,造成宇宙的平衡。在东医学理论中,人们的体质也能以此标准区分,身体健康表明体质的平衡。

东医将谷物、蔬菜、肉类等食物视为保健养生的药品,因此有 “ 药补不如食补 ”的说法,又有 “ 病从口入 ” 的说法。阴阳五行原理应用的目的是确保各类食物之间的营养平衡。补养食品应多吃是一种饮食误区,因为摄入过多“ 有益 ” 的就产生 “ 有余 ” 的,而多余是失衡的根源,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最好的是保持平衡、阴阳的平衡、性味的平衡。

“ 性 ” ,即寒、凉、温、热等四种性质; “ 味 ”,即酸、苦、甘、辛、咸等五种味道。在吃寒性食物时应吃热性食物以制约寒性,多吃甜食时应配吃酸食,多吃辛食时应与苦食同食。这就是五行生克乘侮规律在食物性味理论中的运用。

越南粽子的原料包括糯米、猪肉和绿豆,以尖苞柊叶包裹。煮熟后,剥去粽叶,粽体呈绿色,味道清香可口。粽子应搭配炝拌苤蓝和炝拌胡萝卜食用,这有助于促进消化。煮鸡是祭祀祖先时不可缺少的菜肴。食用美味的鸡肉时应佐以胡椒盐、柠檬汁和柠檬叶丝。鸡肉虽然补养好吃,但是容易 “ 动风 ”,柠檬叶却可缓解该食物的风性。此外,鸡肉不宜与穗状香薷同食。

春节期间,我们可用猪肉做成许多美味佳肴,诸如:烤猪、干笋炖猪脚、红烧肉等。具有甜腻之味的该食物应与酸葱果儿配食。葱果还有葱白之称,具有行气道滞之功,有助于加速新陈代谢过程,不让脂肪和辛辣停留在肠内,而容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因此,古人们在春联中将 “ 酸葱 ” 同 “ 肥肉”连在一起是完全有道理的。细炖后,浸润着肉香的猪舌笋片吃起来的感觉真的好极了。竹笋不仅对身体健康没有危害,而且有利于消化。除了清淡微甜的木耳猪皮汤之外,春节餐桌上摆着用鸡肉、牛肉、猪肉等原料做成的各种扎肉,每道菜吃一点点 , 既美味又养生。 只不过应记得勿吃太饱。

春节期间,很少人杀山羊做饭,但是在年里,路过宁平省的任何游客都留步品尝当地闻名的山羊肉。据古书记载,羊肉味甘性大热 ,补脏虚寒,形体羸劣安心止汗 ,益肾壮阳,坚骨节;骨治寒中头退热;血止诸血病。食用山羊肉时应注意的是:羊肉其有宿热者,不可食之;羊肉不可共鱼露和乳汁食之;羊蹄甲中有珠子白者 ,食之令人癫;白羊黑头 , 食其脑 ,易得肠痈。羊肝共生椒食之,破人五脏;孕妇亦不可食,皆以其热也。对于妇女产后血虚之体,古人却常用 “ 当归羊肉汤 ” 来补血,功效显著。

春节期间非谈到酒不可。过去,最普遍的是平原地区的米酒和高山地区同胞常以玉米和木薯为主要原料酿出的酒精,而目前,市场上最普遍的又是各种洋酒。酒属于平性,有行血之功,少饮则颇有益处,促进消化,有利于壮神。最难的是要知道何时应停止喝酒。 “ 酒逢知己千杯少 ” ,意思是每逢高兴的事,性情相投的人聚在一起喝酒总会喝多。然而,喝醉时也很烦恼:头疼得很厉害,浑身没有力气,胡言乱语等,这样容易使春节成为没有意思的节日。古人云: “ 三杯通大道 , 一醉解千愁 ”,意思是三杯酒下肚,心情就会好,喝个大醉,什么忧愁都烟消云散了,因此只该喝三杯就足够了。我顺便给你们介绍几种解醉酒方法:喝醉时,尖苞柊叶柄或黑豆加甘草煎服,很快醒酒。 ( 来源:越南《人民报》 )

更多

位于河内市怀德县的 “蕉园”考古遗址于1969年被发现。图自越通社

首都河内近四千年历史的古老村落

位于河内市怀德县的 “蕉园”考古遗址于1969年被发现。这里生动反映了古代居民在升龙—河内地区近四千年间持续居住与发展的过程,贯穿冯元—铜逗—丘门—前东山—后东山等多个文化阶段。

与会演讲者和专家在研讨会上重点分享了在构建电影制作环境方面的国际经验、各地方对摄制组的支持政策、电影产业的国际合作趋势等。图自越通社

让越南成为国际摄制组的理想目的地

11月23日,在2025年第24届越南电影节框架内,越南文化体育旅游部电影局与胡志明市文化体育局、胡志明市发展研究院在胡志明市联合举行主题为“吸引摄制组前往各地方拍摄的现状与措施”的研讨会。

各式花样诱人的螺类美食,吸引食客品尝。图自越通社

跻身米其林“美食版图”的魅力目的地

为落实《至2030年胡志明市旅游业发展方案》中关于发展美食旅游的目标,胡志明市旅游局持续携手企业,推动旅游产品与美食文化深度融合。胡志明市正逐步成为米其林“美食地图”上的亮眼坐标,朝着建设国际美食旅游中心的目标不断迈进。

法国钢琴家达娜·乔卡利。图自因特网

法国钢琴家达娜·乔卡利在越南巡演

11月29日至12月7日,法国著名钢琴家达娜·乔卡利(Dana Ciocarlie)将在越南展开特别巡演,携演出项目“跨越两条河流、两种文化与两种感知的音乐对话”。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自人民报

2025年第四届亚欧新音乐节即将举行

由越南音乐家协会同中央各部委、行业与河内市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亚欧新音乐节将于2025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在河内市与富寿省举行,吸引国内外近300名代表和艺术家参加。

法国专业航空网站air-journal.fr屏幕截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旅游业实现突破性增长 法国客源市场表现强劲

法国专业航空网站air-journal.fr最新报道显示,2025年成为越南旅游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十年前,越南每年仅接待国际游客约800万人次;如今,这个“S形国度”已跃升为亚洲增长最快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广宁省下龙湾。图自越同社

传承与弘扬文化遗产 共建可持续的未来

四千多年的历史为越南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不仅是民族的无价之宝,还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全球化、城市化加速的背景下,保护和弘扬文化遗产成为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

2025 年河内木偶舞节吸引众多民众和游客关注。图自越通社

越南优先发展10个支柱文化产业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签署第2486/QĐ-TTg号决定,批准《至2030年越南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及2045年愿景》(以下简称《战略》)。战略中确定优先发展电影,美术、摄影与展览,表演艺术,软件与娱乐游戏,广告,手工艺品,文化旅游,创意设计,电视与广播,出版等10个支柱文化产业。

嘉来省民族乐器演奏。图自越通社

保护文化特色 打造可持续未来

80年前的1945年11月23日,胡志明主席签发第65/SL号法令——越南关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第一部法令,成为越南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坚实基础和指南针。基于第65/SL号法令的历史意义,2005年2月24日,政府总理颁布了第36/2005/QĐ-TTg号决定,将11月23日定为“越南文化遗产日”。

代表们参加专题展“国家宝物——岘港心中的遗产”剪彩仪式。图自越通社

岘港向公众展示16件国家宝物

值此越南文化遗产日(11月23日)20周年之际,19日下午,岘港占婆雕刻博物馆举行专题展“国家宝物——岘港心中的遗产”开幕式,同时向公众介绍该馆经过一段时间升级和陈列空间改造后的新面貌。

活动上的文艺节目。图自越通社

越南传统文化亮相中国香港亚洲文化艺术节

由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与各国领事团联合举办的亚洲文化节吸引了来自本地区及世界各地的30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参加。今年越南的参与还因人民艺术家邓泰山与香港越南人协会的精彩表演而给当地民众和国际友人留下深刻印象,打造出一个多元而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