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榜和文学传统为傲的河内市左清威村

河内市左清威村以好学传统和诞生多位为国家立下大功的人才而被人们所熟知。这也是闻名升龙京城的多位诗人的家乡。
以科榜和文学传统为傲的河内市左清威村 ảnh 1吴时家族祭堂。(图片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河内——河内市左清威村以好学传统和诞生多位为国家立下大功的人才而被人们所熟知。这也是闻名升龙京城的多位诗人的家乡。

左清威村属河内市郊区清池县左清威乡。过去,越南封建朝廷规定,哪个村有十人以上考取进士就被称为科榜村。左清威村有12名进士,因此被称为科榜村。14至17世纪黎朝年间,左清威村还有27人考取乡贡,18至19世纪阮朝年间有10人考取举人。乡贡是越南封建时期科举系统中的一种学位,三年一考,多个省共同组织考试。到了阮朝时期,乡贡改称举人。考举人相当于考乡贡。

左清威村老人刘春龙表示:“村里 12名进士属阮氏家族和吴氏家族。吴氏家族有两位著名进士,即吴时士和吴时任,两人为祖国、家乡增添了光彩。吴时士曾经在北部边疆海岛地区任职。他的儿子吴时任博才多学,曾被黎朝皇帝交付重任。我们为自己的前辈感到骄傲”。

为鼓励人民学习,左清威村制定了合理的劝学制度,即考取进士者发田40亩。村里第一个考取进士,的是黎仁宗皇帝时期的1453年科举考试排名第二的阮旨。

左清威村阮氏家族祭祖堂看守人阮文民告诉记者:“阮氏家族有培育出第一位考取进士的人的巨大功勋。这个家族教育子孙懂得学习,有学才能成才。阮氏家族也教子孙做人道德,善良将战胜所有邪恶。该家族的子孙都有‘文’这个中间名,即‘阮文’,意味着子孙要懂得先学‘文’而不是学‘武’。后来,该家族的子孙后代中出了很多贤才”。

除了好学和考科举传统外,左清威村还以升龙京城乃至全国著名的文学村闻名。村里考取科举者创作出了不少大型文学作品,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吴家文派》。该作品以汉字撰写,种类丰富,包括诗、传、记实等。《吴家文派》共36部书,其中的《皇黎一统志》是越南著名的历史记实小说。吴时任则是吴氏家族最有文学、诗歌才华的人。

左清威村华舍亭看守人阮金氏大爷表示:“吴时任很有才华。他不仅是一名文学家,还是一名外交家、军事家。当年,吴时任曾出使中国清朝。因他口才便给、交游广泛,因此中国人很尊重他。他博学多才,给后代留下了多部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皇黎一统志》后来出版为教科书,教育后代学生”。

左清威村出版了《左清威科举村》一书,记载前辈的功勋,作为榜样供子孙后代学习。村里数十人获得博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每年不少学生考上大学。村民常说:“在左清威村,出了巷口就遇到举人”。左清威村的年轻一代正在维护、发扬本村好学传统,攀登知识高峰,为村庄增添光彩。(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

更多

旅法越南人代表在塞尔吉市文化节上表演节目。图自越通社

法越携手跨越边境 支援顺化古都克服灾害损失

在越南顺化市及中部多省正遭遇多年未遇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背景下,顺化市与法国塞尔吉市之间的合作关系已成为关键支柱。从地方政府到文化社会组织以及旅居法国越南人社群正一齐行动,及时支援顺化古都渡过难关。

救济大米被运往遭受洪水严重影响的地区。图自越通社

国际媒体:越南政府加大力度 全力应对洪灾

国际社会高度评价越南在此次灾害中的迅速反应、强有力的指导以及各力量之间的高效协同。诸多国际媒体机构和组织普遍认为,这充分展现了越南在气候变化日益复杂背景下应对自然灾害和保护人民安全的能力、团结精神和承诺。

附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将VNeID与渔船管理系统进行对接

越南农业与环境部近日致函社会行政管理警察局、边防部队司令部及越南军队电信集团(Viettel),内容涉及启用集成于VNeID应用程序的渔船与渔民活动监控系统。

附图。图自越通社

极端天气导致河内蔬菜价格大幅上涨 供应紧缺

在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的背景下,农产品市场,尤其是蔬菜成为首当其冲、受影响最为明显的行业。近日,受10月底至11月初连续强降雨和暴风影响,河内市内各大集市的蔬菜价格一律上涨,涨幅因品类不同而在30%至100%以上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