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春福出席玉回-栋多大捷230周年纪念典礼

2月9日上午(即己亥年大年初五),玉回-栋多大捷230周年纪念典礼暨“栋多丘”国家级特别遗迹区证书受证仪式在河内市栋多区光忠坊栋多文化公园举行。
阮春福出席玉回-栋多大捷230周年纪念典礼 ảnh 1阮春福出席玉回-栋多大捷230周年纪念典礼。(图片来源: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2月9日上午(即己亥年大年初五),玉回-栋多大捷230周年纪念典礼暨“栋多丘”国家级特别遗迹区证书受证仪式在河内市栋多区光忠坊栋多文化公园举行。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总理阮春福,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常务书记陈国旺,河内市委书记黄忠海以及中央领导和河内市领导代表出席活动并上香。

河内市人民委员会主席阮德钟重温了民族布衣英雄光忠-阮惠的显赫战功,并强调,1789年大街已被载入越南的史册,象征着越南民族的坚强意志以及大团结的力量。

[政府总理阮春福出席纪念玉回—栋多大捷229周年的栋多丘庙会]

玉回—栋多大捷已展示了西山义军卓越的军事艺术。从该大捷,越南民族在光忠—阮惠皇帝的杰出领导下已击败清军,解放国家,维护民族独立。玉回—栋多大捷是越南民族数千年的爱国主义、热爱独立和自由等传统的结晶,充分体现越南民族团结、勇敢、不屈不饶的精神。

栋多丘遗迹区被视为西山义军胜利的象征,充分体现越南人民爱国传统以及团结精神和坚强意志,是国家历史上的不朽之歌。

阮春福出席玉回-栋多大捷230周年纪念典礼 ảnh 2阮春福出席玉回-栋多大捷230周年纪念典礼。(图片来源:越通社)

值此之际,阮春福总理向河内市和栋多区领导代表授予“栋多丘”国家级特别遗迹区证书。

阮春福出席玉回-栋多大捷230周年纪念典礼 ảnh 3阮春福总理向河内市和栋多区领导代表授予“栋多丘”国家级特别遗迹区证书。(图片来源:越通社)

据记载,226年前,1789己酉年正月初五,越南民族英雄光忠阮惠已带领士兵们神速进军升龙京城,打败了29万名清军、击退了清朝侵略者,为人民带来和平生活。因此,每逢农历正月初五,人们均举行各项活动,纪念玉回—栋多大捷。(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梁强在胡志明主席香案前鞠躬敬香,缅怀越南民族伟大领袖的伟大功劳。图自越通社

越南国家主席梁强造访胡志明主席遗迹区

越南国家主席梁强于4月28日上午率团前往主席府内的胡志明主席遗迹区67号故居上香。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梁强在胡志明主席香案前鞠躬敬香,缅怀越南民族伟大领袖的伟大功劳。

电报员正在收发信息。图自越通社

战地记者与1975年春季大捷

在1975年春天总进攻和起义中,越南通讯社和解放通讯社的记者们已走进各信息战线,及时报道了从中部、高原到东南部、九龙江三角洲地区等各解放区的信息和图片。这些通讯战士充满战斗热情和对胜利的信心,紧随解放军的步伐,进入西贡,参加最后的战斗。

越南南方解放50年后国内外前战地记者重聚。图自越通社

越南南方解放50年后国内外前战地记者重聚

值此庆祝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之际,4月27日,胡志明市外事局举行了曾参加越南抗美战争报道的47名外国战地记者和海外越侨记者及部分国内前战地记者见面会。

《国际领域》指出,1975年4月30日的胜利不仅源于越南人民的奋斗,也离不开国际朋友的支持。(屏幕截图)

越南国家统一50周年:拉美媒体盛赞“以血肉写就的英雄史诗”

值此越南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1975年4月30日-2025年4月30日)之际,拉丁美洲知名国际媒体《国际领域》(Ámbito Internacional)和《全球ABC》(ABC Mundial)纷纷发表题为《越南——英雄史诗与迈向未来之路》的长篇报道,高度赞扬越南民族的历史性胜利及半个世纪以来在国家重建中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

越南国会主席陈青敏在广治省敬香缅怀英烈。图自越通社

越南国会主席陈青敏在广治省敬香缅怀英烈

值此越南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1975年4月30日-2025年4月30日)之际,4月27日下午,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会主席陈青敏率工作代表团在广治省长山国家烈士陵园和9号公路国家烈士陵园敬香献花,深切缅怀英烈。

苏林总书记夫妇与日本首相石破茂夫妇合影。图自越通社

苏林总书记会见日本首相石破茂

4月27日下午,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在越共中央驻地会见了正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的日本自由民主党总裁、日本首相石破茂时强调,石破茂首相此次访问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开启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的发展阶段。

越南全国正沉浸在北南团聚50周年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喜悦之中。图自越通社

国家统一50周年:有关1975年春季大捷的研讨会在法国巴黎举行

4月26日下午,值此越南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之际,法国殖民和后殖民历史协会、越法友好协会、旅法越南人协会联合在首都巴黎越法友好协会驻地举行了有关该事件的研讨会,一起回顾那些难以忘却的记忆,并共同思考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