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专家表示,越南在人工智能领域上被列入东盟的“新兴潜力”组别。然而,在对人工智能领域进行投资的差距仍是一大挑战。
在2025年9月26日下午举行主题为“越南参与全球人工智能竞赛”的越南人工智能日(AI4VN 2025)活动上,专家们对越南在全球人工智能版图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越南面临的挑战、机遇以及实现突破的路线图。
越南被列入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兴潜力”组别
据FPT智能云首席执行官黎鸿越表示,全球人工智能竞赛正日益升温,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AI基础模型的开发和学术研究。
黎鸿越援引IDC和PwC的报告数据透露,预计到2035年,人工智能将为全球经济贡献19.9万亿美元,并对全球GDP增长率贡献15%。
“在这一格局中,越南被列入东盟的‘新兴潜力’组别。”黎鸿越指出。然而,投资差距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越南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总投资额远远落后于美国和中国(相差56倍),甚至不及本地区的新加坡。
除了投资差距之外,越南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高素质人才短缺、研发投入不足,以及人工智能相关法律框架仍在完善之中。
越南军队电信集团人工智能技术总监阮黄兴表示,Meta、Microsoft、OpenAI等全球顶尖科技集团已经投资数百亿美元甚至上千亿美元,来发展数百万个图形处理器(GPU)。
训练Meta的Llama 3模型需要高达3084万GPU小时,如果依靠国内的小型服务器集群来完成,可能需要长达55年。这一数字表明了越南在基础设施方面与世界的巨大差距。
针对这一趋势,越南并未置身事外。政府出台了雄心勃勃的战略,目标是到2030年使越南跻身东南亚前三、全球前五十的人工智能研究强国。然而,越南国内的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与本地区其他国家相比仍然相对有限。阮黄兴明确表示:“这既是挑战,也是巨大的机遇。”
尽管如此,专家指出,越南仍有一些值得肯定的亮点。根据WIN(全球独立市场研究网络)的报告,越南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准备度方面在40个国家行列上排在第6位。
越南本土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也正在迅速升温:2024年投资额达到8000万美元(增长8倍),科技从业人员约50万人,人工智能的接受度较高(42%的人口以及65%的中小企业已开始应用AI)。
据专家表示,越南的优势在于成本具有竞争力、政府积极推动以及经济增长迅速。相反,需要克服的固有弱点包括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高质量AI人才短缺、法律框架尚未健全,以及研发投入仍显不足。
越南构建“主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路线图
阮黄兴强调,掌握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不仅仅是企业的事情,更是国家数字化转型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这正是越南实现技术自主、推动革新创新并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数字未来的坚实基础。”Viettel AI技术总监强调。
从越南的实际情况来看,“AI Agent”(人工智能助手)正被广泛应用于改变企业的运营方式。FPT智能云已为客户部署了1500多个AI Agent,帮助客户服务中心的46%工作量实现自动化,使电话销售渠道的收入提升20%,并以超过95%的准确率每年处理超过4亿份文档。
上述分析结果显示,黎鸿越提出了一项2025—2030年的战略路线图,旨在使越南不仅能够追赶,还能在区域内实现引领。该战略名为构建“主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重点聚焦于四大支柱:人才、数字基础设施、产品与生态系统。该路线图分为三个主要阶段:2025年:奠定基础与做好准备;2026—2027年:实施与扩展;2028—2030年:在区域内实现引领。
专家们认为,基础设施的不足正是促使越南探索自身发展道路的动力,例如利用成本竞争优势、大量年轻的科技劳动力以及政府主动支持。如果坚持实施系统化的投资战略,越南有望缩短与人工智能强国之间的差距,并越剧成为本地区新兴的AI中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