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胡志明市——胡志明市是越南最大的经济、工业和服务中心,在南部重点经济区中发挥龙头作用。市中心区域优先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原平阳地区成为工业和高新技术重镇;原巴地头顿地区发展为海洋经济中心。新一代工业将成为引领胡志明市迈入新时代发展的支柱。
潜力巨大但瓶颈不少
在合并之前,胡志明市率先发展工业区,集中于守德、平新、新富和平政,定位于清洁工业和高新技术。平阳以加工制造业和物流闻名,拥有VSIP、宋神、美福等工业区。巴地头顿则凭借港口和能源基础设施优势,吸引重工业和石化产业。
据胡志明市经济大学专家指出,合并前的产业结构较为分散:胡志明市侧重轻工业和高新技术;平阳在加工制造和配套工业方面领先全国;巴地头顿突出重工业、石化及港口。此种分工虽利于专业化,但缺乏联动,未形成区域合力。
合并后,胡志明市成为全国最大的综合工业经济区,拥有61个工业区、加工区和产业集群,形成规模、功能和战略位置多样化的网络。加工制造业占全国30%以上,经港口货运量每年超过2.5亿吨,2020-2024年平均增速8%。累计外资超过900亿美元,占全国的约50%。这是越南东南部区域发展重构的战略转折点。
胡志明市工贸局局长裴佐黄宇表示,工业是经济支柱和带动作用的动力,但仍面临瓶颈:物流成本占产品价格16-20%,高于地区平均水平;清洁工业用地有限,难以吸引大规模高科技投资;自动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工业城市的60%。部分企业仍落后,尚未准备好数字化转型、绿色和可持续工业。在美国对多种越南出口商品加征关税的背景下,胡志明市必须加快创新,提高竞争力和产品质量以灵活适应。
“分工明确” 新一代工业成发展支柱
据富布赖特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专家杜天英俊表示,要成为南部重点工业引擎,胡志明市需在三大区域明确分工:原胡志明市为工业研发、创新与技术商业化中心,汇聚研究院、初创企业、实验室和数据中心;原平阳是智能制造带,发展新一代工业区、配套工业、半导体、精密机械与自动化;原巴地头顿是后勤、重工业和清洁能源中心,拥有深水港、燃气电厂、基础化工和国际物流服务。

为破解瓶颈并规划到2030年、远景2050年的工业发展,东部国际大学阮清仲建议构建新的工业空间,发挥合并后的胡志明市潜力与优势。工业用地大幅扩展,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新一代工业区需遵循绿色、智能、生态并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的标准。
同时,胡志明市将重点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体系,推动新一代工业发展。
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禄河强调,现代工业、创新和新一代工业必须成为引领城市迈入新时代发展的支柱。为尽快克服限制、将潜力转化为现实,城市需继续发挥“国家-学校-企业”三方联动作用,形成突破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