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最东端土地上独特的石琴音色

多乐省绥安东乡(原富安省绥安县)居民用毫无生气的石头,制作出一种名为"石琴"的特殊乐器。绥安的这种新乐器不仅延续了著名古石琴的音色,也成为游客探索祖国最东端土地文化遗产之旅的一大亮点。

游客们远远就能听到用石琴演奏的各种类型音乐 。图自《越南之声》
游客们远远就能听到用石琴演奏的各种类型音乐 。图自《越南之声》

越通社河内—— 多乐省绥安东乡(原富安省绥安县)居民用毫无生气的石头,制作出一种名为"石琴"的特殊乐器。绥安的这种新乐器不仅延续了著名古石琴的音色,也成为游客探索祖国最东端土地文化遗产之旅的一大亮点。

在多乐省绥安东乡石盤滩(Gành Đá Đĩa)国家级特殊名胜遗迹区,一个充满怀旧气息的空间里,游客们远远就能听到用石琴演奏的各种类型音乐。从《锐化尖桩的女孩》、《塔卢琴声》、《帕古女孩》等传统歌曲,到新兴的流行歌曲,姑娘们都演绎得炉火纯青。优美的石琴声与现代音乐的交融,让听众兴奋不已。河内游客阮文山兴奋地分享道:"我远远听到琴声,就告诉孩子,那是石琴的声音。石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乐器,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这种乐器也源于他们日常的田间劳作。"

熟练地用两把木锤敲击长短不一的石条,奏出质朴却动听的旋律。石盤滩国家级特殊名胜遗迹区的工作人员梅氏姮分享道,四年来,她被许多游客称为"石琴艺术家"。她从最初的好奇,到如今的热情投入,每天都花时间练习和探索这种特殊的乐器。她表示:"我们既自学,也请私人老师教授,我能演奏很多歌曲,包括西原地区的音乐,还有现代音乐。我们通常专注于西原地区音乐,但现在我们也练习很多现代音乐来服务游客。我们上午工作,下午有时间练习弹奏、检查音色,并自己创作音乐。"

不仅在石盤滩国家级特殊名胜遗迹区,在多乐省绥和坊燕塔遗址,年轻的艺术家——大多是女性,也为石琴的推广普及做出了贡献。多乐省绥安东乡的范氏美玲表示:"学会演奏一首石琴乐曲大约需要5-6个月。在这段时间里,前两个月要大量练习手部动作。开始学习石琴时,最重要的是熟悉琴槌。用食指和拇指捏住琴槌,其他手指放松,这样演奏时,琴槌就能有力地抬起,让石琴的声音更加清晰。"

vov5-smdt-anh21-iwlj.jpg
从传统歌曲到新兴的流行歌曲,姑娘们都演绎得炉火纯青。图自《越南之声》

据科学家鉴定,石琴是越南最古老的打击乐器,属于史前时代类型,音色洪亮清脆。富安博物馆收藏着一套1992年发现的绥安石琴,目前作为珍贵文物进行保护和展示。这套石琴距今约2500至3000年,由于保存完整、音阶齐全,音色远胜其他石琴。富安博物馆工作人员离歌女士表示:"绥安石琴组套于1992年在富安省发现,由波西亚流纹岩制成,一套8根石条,这些石条有长有短,因此发出不同的声音。"

原有的琴套组最初只有8根石条,后来艺人们将其发展出许多更大的石条音节,有的多达35个石条音节,可以演奏低音深沉、节奏复杂的音乐。昔魂旅游景点老板阮明业先生是一位利用绥安石材制作石琴和创新的先驱。他说,2013年,他开始研究学习绥安古石琴,并收集和制作新的石琴。阮明业表示:"我了解了石头特性后,就研究古老的绥安石琴,寻找其石质材料,以重新制作符合现代乐理的石琴。我找到一块粗糙的石头,做了一些雕琢,使其像绥安石琴一样整齐,当时只有十几根音条,但我将其发展到二三十根以上。目前,我制作的最多的一套有35根音条。如果石条少,低音区就无法演奏;音条越多,低音区就越丰富。"

绥安石琴不仅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如今已成为越南祖国最东端地区独特的文化旅游产品。粗糙的石块经过人类的灵巧双手,变成了音色清脆的精美乐器,不仅吸引着众多游客,而且与今天多乐省绥安地区的生活、艺术和地方特色紧密相连。(图自:《越南之声》)

越通社

更多

代表们参观D67房屋和防空洞。图自大团结报

一系列特别展览在升龙皇城开幕

8月19日上午,升龙皇城遗产保护中心与相关单位在河内升龙皇城遗产区隆重举行了一系列特别展览开幕式,庆祝八月革命胜利暨越南国庆80周年。

安子山。图自越通社

广宁省正式公布世界遗产“安子 – 永严 – 昆山劫泊”的普世价值

8月17日下午,广宁省人民委员会在安子竹林宫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安子 – 永严 – 昆山劫泊”遗迹与名胜群的普世价值。这是继该群体于2025年7月12日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活动。此次认可不仅是广宁、北宁和海防三地的自豪,更彰显了竹林佛教的独特价值与全球意义。

《桃花、河粉与钢琴》放映活动。图自越通社

越南电影在2025年东盟电影节上备受瞩目

由香港—东盟基金会与东盟各国驻香港总领事馆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东盟电影节2025”于8月7日至31日举行,免费放映来自东盟十国及四个“一带一路”国家的24部电影,进一步促进文化联系与人文交流。其中,越南电影《桃花、河粉与钢琴》于8月15日晚放映,给国际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传承与弘扬威任民歌守护民族文化瑰宝

传承与弘扬威任民歌守护民族文化瑰宝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4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乂安威任民歌,不仅是淳朴深情的旋律,更是这片土地与人民的灵魂。面对时代的变迁,乂安省众多艺人、俱乐部和文艺团正不懈努力让这种古老而珍贵的民歌焕发生机。

构造独具匠心的西宁圣座 。图自《越南画报》

构造独具匠心的西宁圣座

位于西宁省范户法路的西宁圣座是高台教的著名文化工程,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

文化外交助力越南稳步迈入奋发图强新纪元

文化外交助力越南稳步迈入奋发图强新纪元

多年来,除自2010年起由越南外交部举办的“海外越南日”年度活动外,海外越南人社群鲜有机会参与由国家主办的传统艺术与文化活动。然而,2024年标志着一个重大转折。

参山主处圣母庙是安江省的著名旅游景点。图自《越南画报》

安江参山主处圣母庙会:独特的民间盛典

参山主处圣母庙会的历史源远流长,带有浓郁南部水乡居民的民族文化特色。根据参山陵庙管理委员会的记载,大约在200年前,主处圣母雕像原本端坐于参山之上。

芒族人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图自越南画报

芒族人的独特竹历

竹历是芒族古老的历法,是一项独特的文化遗产,反映着其与自然、农时和民间信仰紧密相连的知识和世界观。